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9-01-31刘恒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职院校现状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学生学习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狀,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探索重塑高职院校英语课堂魅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现状;对策

一、 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涉外工作机会,就这一大背景而言,高职英语教学理应更受重视,教学效果更好,然而从实际来看,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现状

(一) 学生英语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和课业负荷及其他心理因素导致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表现为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行为。其具体表现如下:

1. 上课低头族增多。除了传统的旷课、迟到早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自制力差的学生成了刷屏一族,甚至到了课堂上也是如此。英语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的高职学生在这方面表现更甚。部分学生只顾玩手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个别教师甚至连正常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

2. 口语能力差、不互动,形成恶性循环。相当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意愿淡薄,课堂态度消极,不愿意参与互动型的教学活动。口语能力差本来就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通病,再加上不愿说,直接导致这些学生的口语能力越来越差,如此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英语学习困难生扎堆的课堂,一问三不知,或者就一句“Im sorry”了事。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计划难以实施。

3. 笔试成绩差,挂科现象严重。以笔者经验来看,百分制的试卷,测试的结果不乏个位数,个别班的平均分都是不合格。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 学生对英语课程评价低,不满意度较高。学习动力不足使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继而对英语课程积极评价缺失,不满意度升高,且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

(二) 教师上课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B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工作环境中,因长期过度工作的压力,而造成心力交瘁,并在个人行为、情绪及生理上产生不良症状,降低个人工作效率及工作品质。其具体表现如下:

1. 上课积极性降低。英语课有别于其他课堂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它的互动性。而正由于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倦怠表现,教师越来越难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精心备好的教案施展不开。久而久之,也打击了教师备课和上课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态度漠然,听之任之。于是就形成了“教师课上唱独角戏——无趣;学生忙于看手机和睡觉——无聊”的怪象。

2. 去个性化日益突出。师生的互动减少后,师生间的情感也受到极大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接纳程度降低,越来越缺乏耐心和爱心,工作热情大大降低,上课只满足于完成任务,不愿意为教学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了。

3. 教师身心疲惫,成就感降低。由于在课堂上的教学屡屡受挫,教师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易疲劳、性急易怒、容忍度低。有些教师甚至有了课前综合症,快上课了心情就不好,下了课情绪马上舒缓,久而久之容易抑郁得病。

以上种种表现,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的身心健康,还影响他们个体的发展,对学生、院校和社会也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三、 对策研究

(一) 针对学生的对策研究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社会、院校、家长必须同心协力,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 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树立正能量的校风、班风,抵制歪风邪气,提倡求学上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规范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用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实施合理的奖惩。

3. 改进英语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强调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选择针对性强的教材,强调实习、实训,促进学生参与度;通过信息化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增强开放性,突出实践性;改革以分数为标准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学习效果为依据的考核模式,彰显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进步。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学生情感变化,多与学生沟通,努力构建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关注教师从而关注课堂。

(二) 针对教师的对策研究

1.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院校在管理中必须以教师为本,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关心教师成长,努力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上升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满意度。

2. 改进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院校要以教师为本,改革包括职称晋升、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等一系列制度,做到规范科学、公平合理,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归属感、认同感,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实现院校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发展。

3. 加强学习,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参加各类培训,开阔眼界,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的自我调适能力和耐压能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同时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安排充分的时间休息放松。院校也可给予教师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教师排解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学生学习倦怠、教师教学倦怠现象已非个别现象,如果再不想办法重塑高职院校英语课堂魅力,那么这种现象将会向其他学科蔓延。因此重塑高职院校英语课堂魅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郭立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2):36.

[2]李兆良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6(11):49.

[3]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

作者简介:

刘恒,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英语教研室。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高职院校现状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