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你一根钓竿

2019-01-31吴艳芳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自主学习

摘 要: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必须具备发展型教育观,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指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积极思考,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尊重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经常这样问教师:“你想给学生一条鱼还是一根钓竿?”这种富含哲理的说法我们将它称为“钓鱼教育”的省思。这么简单的选择,原本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仍然徘徊在鱼与钓竿之间。试想,长期给孩子吃鱼的结果,只能让他们懂得如何吃鱼,这与笼中的宠物又有何不同呢?为何不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及难题的思考中,学会钓鱼之道呢?

我觉得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师首先要具备发展型教育观。

第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许多教师事事包办,不相信学生的理解、判断和选择能力,认为他们永远是孩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决策能力和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选择,首先是尊重,其次是支持。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因势利导,说理劝解,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善于听取学生的倾诉和意见,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朋友式的关系。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协作互动过程中,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权利,分工合作,责任明确,教师活动过程中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避免了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近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从而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搭建了平台。

第三,创造成功机会。

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更有激发力的应是“成功”。学生成功的机会愈多,就愈能显示出他的自信,愈能发挥他的才能。教师的明智就体现在怎样用成功去消除学生因失败带来的心理的失落感,细致地帮他们分析原因,鼓舞他们的士气,把失败转变为成功。

第四,倡导进取精神。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富于开拓精神,具有应变和决策能力。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不只是使社会的物质产品丰富,也给人们的思维观念带来一场变革。应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有勇于进取的开拓气魄,向僵化的传统挑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己“钓鱼”。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学生自学所作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寻找学习方法

一堂课,特别是语文课,学生预习好了,教师上起课来得心应手,所以引导学生自学显得至关重要。一开始,我运用学案,内容主要分这几块:一是有关课文的内容资料(如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二是课文生词;三是思考问题;四是疑问地带等。也就是先找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有关作品,学生查字典解决生词读音,读通课文。学生在预习时肯定会对文本有一些疑惑,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在预习阶段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思考与分析,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自然就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必然会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思考分析问题。如在教学说明文《凡尔赛宫》之前,我就准备了这样一份学案:先是向学生展示凡尔赛宫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看了以后,对凡尔赛宫的建造过程、规模气势有更深刻的了解;然后是说明文知识回顾,将说明文中要掌握的主要几种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一一列出,让学生对说明文知识作一个回顾;第三,是字词正音,将生词列出,让学生回家查阅字典;第四,读课文,思考问题。①凡尔赛宫为什么举世闻名?②如果你有机会游览凡尔赛宫,你准备游览哪些地方?为什么?③第五段插叙凡尔赛宫修建的历史轶事,其作用是什么?④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 指导学生积极思考,把握基础,理清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自己解决,凡是学生能讲能做的,均由学生去讲去做,使学生在语文能力训练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在课堂上自学指导的设计从任务、用时、方法与途径、目标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样自学,用多少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方法,自学会更有效。学生自学时,尽量不打断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经常采用“导读”“阅读”“讨论”“小结提问”四个步骤组织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明了阅读的步骤,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从逻辑上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归纳和演绎、平行和递进等方面把握文章的走向,形成正确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分四步走:第一步略读,掌握文章大意;第二步浏览,找出主题句;第三步细读,掌握细节,让学生去品读欣赏;第四步,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比如教学散文《夏》,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怎样?人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夏天持什么态度?然后仔细研读课文。《夏》在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②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学生根据我的引导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有些地方讲得不到位,再作适当地点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

三、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導学生做一些拓展延伸练习,或是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生活现实,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或是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资料;或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优秀读物;或是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的收集整理工作;或是指导学生做些小练习等。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仅读教材,不孤立地学课文,还要把课文作为一份资料,由此而做些多元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拓展他们的学习范围。比如说刚学完《黔之驴》,因为《三戒》是柳宗元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我就让学生阅读《永某氏之鼠》,还设计了一些题目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寓言的特点,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每课的拓展延伸部分布置的数量不多,但做到“细水长流”,这样,学生坚持三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 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每个人都有惰性,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对于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学生当天必须进行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大部分内容都会遗忘。而单靠老师一个人检查和督促根本来不及,所以在布置完复习的作业后,经常采取生生互查督促的方法。我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基本上每四人一个小组(师徒结对),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组长统一规划,四人相互督促检查,有效调动师傅(学习基础好的)和徒弟(学习基础差的)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说,学完古文《于园》,学生要及时复习,第二天组长就要安排抽查重要句子的翻译、加点词解释等,徒弟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利用课余向“师傅”请教。当然,师傅还要配合老师的补差工作,监督徒弟按时、独立完成练习与作业,帮助徒弟改正其中的错误,检查徒弟是否理解所学的内容等。从练习到作业,从知识的记忆到方法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师傅都会紧紧盯住徒弟,不会让他有丝毫懈怠。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和复习情况。

当然,在培养学生自学时宜因人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妥善地调解他们遇到的矛盾。学习前,为他们确立“跳一跳,摘到果”的目标;教学时注意给他们安排经过努力能解答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考查一些基础性的试题,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去年我就遇到这么一个学生,刚升初一时,默写词语全错,有时就对一两个,组长反映:“他小学基础很差,语文只考个位数,作文不会写。”对于这样的学生,不可能要求他也能将老师当天所讲全部掌握,于是我就放低要求,“每次默写默出一半”。一开始,他连一半都不能完成,但我并没有因此批评他,相反,因为他比刚开始有进步了,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学困生从未受到过表扬,他居然在课间特意来问问题,脸上写满了快乐。后来,他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作文也开始自己写几句,虽然句子不通,但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半年的努力,他的語文成绩也有所提高,在一次检测中,他居然考及格了,这使他对学好语文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类学生,我们都应该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和求知欲,去深刻理解课文,把握思想情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力。给学生一根钓竿,让他们自己去钓鱼!

参考文献:

[1]窦桂梅.触摸教育的风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2]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梦万金.协作互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吴艳芳,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