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冷暖,无非火锅与酒
2019-01-31柴新越
柴新越
过了大雪节气,天气骤然变冷。尤其是下过一场鹅毛大雪,便分外想念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入冬的北方,雪夜茫茫。若不是约了三五好友,若不是冲着火锅,确实很少有出门的理由。
披厚衣、裹围巾,踩着薄冰一路晃悠,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一条小巷,摸到一个熟悉的馆子里。推门进去,寒风打着旋儿吹了进来,又被挡在了门外。一桌桌人大汗淋漓,大勺大碗大瓢正哗啦啦地吃着。
汩汩滚开的火锅里,肥牛肥羊舒展着身体,撒尿牛丸热情地翻滚,黄喉毛肚唱起滚烫的情歌,鸭血鸭肠辣手摧花,菠菜茼蒿洗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热水澡。此时,若不围炉涮锅、诗酒趁年华,怎对得起这热气腾腾的冬夜?
朋友举手招呼,落座,不等寒暄几句,抢筷子夹羊肉下锅烫,不等凉透赶紧进嘴,舌头一烫,嘴里赶紧“吱吱”地喘息几声。推杯换盏,紧着涮紧着吃,手舞足蹈忙得一身汗。等吃完了,面色红润,浑身通透,胸襟开阔。
待到酒饱饭足,和围炉的朋友一头钻进大雪里,嘴角隐约火气缭绕,还不忘喊一声:好雪。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火锅”的文章,文字很平淡,只有最朴素的食材和味道的介绍。看完无感。其实,火锅最像是人生,你很难在另外一种饮食中,找到爱恨情仇的全部交织。懂得了火锅,就懂得这不再是一顿美食,而是一种情感,一种治愈。
就像夏日的一瓶啤酒,秋夜的一场烧烤。食物从来是抚慰人心的一剂良药。
一人食的冬夜,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嗯,一定是,底料太辣了。
一个人端坐桌前,搅动着一个小火锅。锅周围摆了白菜、土豆、豆皮、菠菜,还有半盘肥牛。呵,一盘对我来说,可是一场奢侈。一股脑儿将菜都倒了进去,心里愤怒地喊着:全都进去吧,全都進去吧,所有的不如意,都放马过来吧,既然逃不掉,就连锅一起端上桌。
有水有食材,有锅有筷子,眼泪打着转儿,嘴角却倔强地扬起一道弧线。我记得那个冬夜,推开小饭馆的木门,我对自己说,不准哭。过了好多年,无论生活扔给我什么样的不如意,我照单全收,没有掉过一滴泪。
昨天,我的妈妈说我,倔强的要命。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
爱的人,就像火锅里的涮肉,火候,要拿捏好。
吃火锅,脾气慢是不行的,急性子也不成。这和品茶、喝酒、下棋一样,要懂得掌握好火候。脾气慢的人往往会等到食材煮烂了,急性子的会哗啦啦一盘底朝天地倒进锅里。而烫菜涮肉时,火候更为重要。
火候不够,涮肉烂熟不透;火候太过,又会使肉的鲜味顿失。
在重庆吃火锅时,店小二说,涮毛肚讲究个“七上八下”,黄喉最多十下,牛百叶煮两分钟,海带、冬瓜和尖笋要煮五分钟。
我有个朋友,连食材烫多久都精确到秒,肉怎么涮才好吃,黄喉烫多少秒才有味道,分寸拿捏得极为到位。比如说起涮羊肉,他说在沸腾的清汤里滚两下,外圈蜷缩泛白,内里还微微粉嫩时,入口,味道最鲜嫩。
这和爱情一个道理,爱情能否圆满,就看火候和分寸的拿捏。
明知道是错的,偏偏任性得要命,就像嘴皮都要辣翻,依然不肯停手。
年少时,和父亲母亲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北京。第一次走出故乡的小城市,第一次吃到炭铜火锅,虽然最后头晕目眩,有点中毒的征兆,但是不顾一切去远方的念头还是在心底扎了根。
和家人吵过、闹过,任性地选择远方的城市、任性地选择友情、任性地乱发脾气,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是不肯低头。
深夜和朋友在街头小馆吃着火锅,牛肉片被密密麻麻地裹上厚厚的一层辣椒,看着就让人望而却步,经过几个回合后,还是没能抵住诱惑,尝了一片,灼热的感觉停在嘴唇上,嘴里都是火辣辣的感觉。
舌头比头脑念旧,胃口比心忠诚,锅里的食材热热闹闹,桌旁的亲人说说笑笑。
小时候吃火锅,没有北京的大铜锅,没有重庆的九宫格,就是最简陋的一张圆桌,一个电磁炉,一口锅。
羊肉是必不可少的,然后是各种丸子,土豆和圆白菜是最常见的配菜,再泡一捆粉丝,抽一把挂面,然后就像过节一样,轰轰烈烈地涮一顿羊肉。
酱料就是普通的麻酱,配着韭菜花和豆腐乳,还少不了炸些辣椒油。没有海鲜酱、没有沙茶酱、没有牛肉酱。我最讨厌麻酱那种浓稠的感觉,所以父亲给我调上一大碗,我也只吃韭菜花和豆腐乳。
锅底是最没有看头的。切上几段葱、生姜片,放上几颗花椒大料,就成了。小时候只有几种肉类,肥牛肥羊,去了不同的城市才知道,原来还有黄喉、撒尿牛丸、虾滑、鱼滑。锅底也讲究了起来。
待一切就绪,注入热水,等开锅。此时的等待最是难熬。不解风情的热水才不管饥肠辘辘的我们,不紧不慢地变热,平静的水面下开始上浮一串串的气泡,水面的波澜越来越汹涌,等到父亲说一句“水开了”,肉哗啦啦全都倒了进去,像是把一家人的欢声笑语,统统倒入热气逼人的漩涡中。
那种滋滋冒泡的幸福感,就像一把温柔的利刃,无论闯荡生活,披上多么沉重的铠甲,一筷子丰腴的羊肉,蘸上麻酱,都能戳中你幸福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