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急性期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9-01-31谢安劼张云云冯蓓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风中风气血

谢安劼 张云云* 冯蓓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上海 200082)

缺血性中风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在我国约有500万左右的脑梗死患者,他们的生活质量日趋下降,他们的家庭负担也日趋加重,对于现代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来说,所承担的医疗、经济负担是不言而喻的[1]。中风临床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能、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同时具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西医药在缺血性中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鉴于其有一定的局限性,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故许多医者从中医药方面进行探索,结合中医的辨证分型论治,来寻求相关药物及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笔者查阅近些年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1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

1.1 感受外风之邪 在唐代、宋代等时期以前,病因多主张为“外风”,常以“内虚邪中”立论。《内经》认为,人之所以会中风,是因为体质亏虚而邪气入侵所导致。东汉张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人之所以会中风,是因为体质亏虚,气血亏少,故而邪气入侵所导致。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在相同的章节中,张仲景又按照“邪中深浅、病情轻重”,首先提出中风分中“脏、腑、经、络”4大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

1.2 内风学说 从金元时期以后,医家多以“内风”学说作为主要病机。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劳累烦恼容易损耗阳气,损伤阴液,导致阴液不能收纳阳气,导致风阳上扰于头,气血逆乱扰乱神明,引发中风发病。

1.3 火热致中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提及:“阳气者,烦劳则张。”欲望不节制,容易损耗气血,促使心火上亢,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火不能够被水克制,就容易发动内风。体质偏阳亢的患者,若是肝气不舒发,一旦郁积日久,则会化为肝火,火性上炎,再加上肝气内风上扬,也容易引发中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诸风掉弦,皆属于肝”。近代医家张锡纯也曾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因为肝气不舒,内风引发气血逆乱,上冲于脑,也是导致中风的主要病机。张元素认为病因是心火太过旺盛,导致内热而诱发内风形成。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中风多由热起”。刘完素提倡“火热致中”学说,提示中风大多数以火热太过,诱发而形成的。现代丁元庆[2]认为,火热是引发中风的主要原因,火热它具备了速度快,容易灼伤津液,损耗气血,容易损伤阴物,从而导致了内风的引动,气血运行的逆乱,容易生痰,在上扰乱脑内神明,阻塞了气机的运行等,故而引发了中风。

1.4 内伤积损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了中风主要和“内伤积损”有关。《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说明中风主要是因为年老体弱,身体亏虚,气血不足,或者生活作息、习惯的不适宜,都可以形成该病。他还提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人过了四十岁,身体逐步开始走下坡路,年老体弱,或者是久病体虚,人体气血亏损,气虚则血流缓慢又无力,容易引起血液瘀阻,而致脑内的血脉闭阻不通,诱发中风。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也说明了人体气血虚弱,容易导致中风病的发生。

1.5 饮食不节 古代医家很早就对饮食和中风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指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通评实论》说:“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这些均说明了喜食肥甘厚腻、辛香炙慱或饮酒不节制,均能导致气血不和,故而生风,易导致中风的发生,认为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之气,注重养生之道,即使可能会有大自然的有害之气等因素危害到身体,也不至于因此受到过大的损伤。

1.6 阴阳失调 早在《素问·阴阳别论》中指出:“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素问·脉解论》中也提到:“阳尽在上脑,而阴气在下,下虚上实,故狂嶺疾。”人体因为脏腑阴阳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功能失调,出现气滞、气逆等各种病理状态,精血的生化不足或是耗损太过,也会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颅脑的濡养明显缺乏,两者一起发病导致中风。

2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形式多种多样,其病理因素不外乎风(内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虚(气虚、阴虚)等。但在临床中,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变化复杂,多个病因可能同时出现,多个脏腑同时存在病变,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经络常用的分型包括:肝阳暴亢型、风痰阻络型、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

2.1 肝阳暴亢型 在《金匮要略·中风篇论》中,有“风引汤”适用于肝风内动之中风,有重镇潜阳、清热熄风疗效。现代医家廉全荣[4]运用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该证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结果表明,加味天麻钩藤饮组患者的NHISS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加味天麻钩藤饮可以改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缓解血管痉挛、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郑兵在临床上予平肝消栓熄风汤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总疗程14 d,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可达到87.5%,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5]。李桂玲等[6]研究提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同样也取得很好的疗效,改善肢体肌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风痰阻络型 丰效杰[7]运用“涤痰汤加味”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方药组成包括法半夏9 g,制南星9 g,陈皮9 g,炒枳实9 g,竹茹9 g,人参9 g,丹参9 g,川芎9 g,茯苓12 g,石菖蒲6 g,生姜6 g,炙甘草6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共服药3个月,观察失语项目评分,结果发现服用中药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覃桂革的研究表明,化痰通络汤(组方:法半夏、陈皮、川芎、当归、党参、石菖蒲、枳壳、远志、炙甘草各10 g)可增加颅内病变周围的侧支循环,加速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8]。焦富英运用熄风化痰通络法则治疗中风,予活血化痰通脑膏(方药组成包括水蛭5 g,陈皮9 g,枳实9 g,炙甘草9 g,竹茹9 g,茯苓30 g,天麻9 g,红花9 g,地龙9 g,乌梢蛇9 g等),服用1周,患者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行走不稳症状得以改善,继续服2周,患者左侧肢体乏力明显好转,感觉轻微麻木,可依靠拐杖步行[9]。

2.3 痰热腑实型 李项敏[10]的研究结果表明,西药联合运用“化痰解毒通腑方”来治疗该证型的缺血性中风,通过观察患者的NHI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显著(P<0.05);同时,给药组患者的MMP-9及S100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钱进等[11]通过观察该证型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发现运用大柴胡汤,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P<0.05)。王珊等[12]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给予痰热腑实型脑梗死患者服用星蒌承气汤7 d,观察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的动态变化,发现通便效果明显高于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开塞露灌肠患者,其积分也明显低于未服中药患者(P<0.05)。

2.4 气虚血瘀型 杜景芳[13]的临床研究通过观察NIHSS评分等指标,发现给予芪参通络汤患者NIHSS评分(5.7±2.1) 分低于对照组(8.3±2.6) 分,观察组总有效率(92.0%) 高于对照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芪参通络汤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为治疗中风的经典方剂,至今已应用达百余年历史,李土明等[14]医生的临床研究发现,运用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中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且对患者后期的预后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实验室研究小鼠高脂饮食造模后,给予补阳还五汤后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血脂水平(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同时,小鼠TLR-4mRNA表达及血清MCP-1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2.5 阴虚风动型 镇肝熄风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治疗该证型的常用方药。陈延欣等[16]通过观察70例患者,发现它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为(8.6±1.1) 分,对照组为(13.0±2.1) 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叶红艳[17]采用自拟养阴平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用药后中风患者的NIHSS评分可改善18.0%~45.0%,肢体乏力、麻木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王帆[18]运用研究发现滋阴熄风法结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肢体瘫痪程度,对言语、感觉、头晕等也有改善作用,同时对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等阴虚火旺症状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6 针灸康复治疗 于学平等[19]基于肌张力分期,以足太阴脾经穴、手厥阴肝经穴等为主行针刺疗法,发现其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常规针刺法相比更具有疗效。唐卫华等[20]通过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第30天、90天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mRS评分,采用早期针刺疗法结合相关药物治疗,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能够有所降低,从而改善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关于中风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理解和治疗也各不相同,但历经千年的临床经验累积和实践结果,总结了中风的病因主要为风、痰、火、气逆、血瘀、虚等方面,并从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滋阴等方面着手来治疗。西药在缺血性中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阅读,发现中医药具有多样化的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内服、外用、针灸、康复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加快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能够得以提升,这不仅能够减轻病患本身的痛苦,同时能够缓解病患家属的精神及体力压力,减轻社会医疗的负担。且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中医药相比西药更有优势,能够推广,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但从客观角度来说,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差不齐,尚缺乏客观的评定指标;同时,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基础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内风中风气血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眩晕方法探析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