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自评互评模式联合LBL和TBL教学法的应用※
2019-01-31赵欣纪孙曙霞
赵欣纪 孙曙霞 张 业
(1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46;2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999077;3 河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河南 郑州 450046)
针灸学是各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必修课,历来是中医各级各类考试考查的重点,随着国家执业中医师技能考试和笔试,以及中医研究生入学考试都逐渐加大对针灸学的考查力度,针灸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中医院校针灸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需要掌握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针灸学专业知识,这就对针灸学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针灸学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作为基础知识的经络腧穴难记,技能操作的刺灸难练,临床应用的选穴配穴难懂,学好针灸学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针灸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理论抽象,操作复杂,知识点琐碎,理、法、方、穴难以让学生融会贯通等难点,笔者在十余年针灸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LBL联合TBL教学法,并且将自评互评模式引入到针灸学实训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总结如下。
1 LBL和TBL教学法的概念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采取大班制课堂教学,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是主要以小组团队协作为基础,以学生组讨论和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任务式教学[1]。
2 LBL教学法的实施
针灸学上篇经络腧穴基础知识由于其高度专业性,加之内容抽象、难懂,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故本章节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LBL教学法。LBL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其最大缺陷是满堂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改善和提高教学的效率,扭转这种局面,在LBL教学中采用了形象生动、趣味记忆等方法。
如何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例如对于经外奇穴八邪和八风的讲授,八邪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八风在足背,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8个穴位。2个穴一个在手背,一个在脚背,位置接近,学生把位置上下容易弄错,授课时可以这样讲,因“足下生风”故八风在足背,“鞋子”本应穿在脚上,可穿错位置,穿在手上了,故八邪在手背。又如对经穴昆仑、太溪定位,因昆仑是外踝高点后方与跟腱之间,即在高山(外踝高点)之下,太溪在内踝高点后方与跟腱之间,其位置仿佛是高山之下的溪流,故两穴常被形容为“高山流水”。
另外还有趣味记忆法,例如对耳前三穴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听会(胆经)来说,需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记忆它们的定位和归经,学生记忆时容易搞混,可以编成一句顺口溜“三个胆小鬼进门到宫里去开会”;还有穴位归经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往往很难快速准确地掌握,还容易遗忘,就把每条经上归属的穴位用一句话总经,如手太经肺经穴位总结为“尺渊最缺少鱼”分别代表尺泽、太渊、孔最、列缺、少商、鱼际六个穴位,其它如足太阴脾经可总结为“二白公孙在泉海交朋友”等。还有对于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主穴的趣味记忆,可以总结为“心绞痛要谈内因”,谈—膻中,内—内关,因—阴郄。又如趣记中风闭证的主穴,即中风闭证何故?十二井水沟内臭气太冲,何故—合谷,十二井、内关、水沟、太冲。
3 TBL教学法实施
TBL教学法是2002年由Larry K Michaelsen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2],一般来说,TBL教学分为课前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和运用课程内容三个阶段。在具体实施中把全体学生分成四大组,12小组,每组5~6人组成,设一核心成员,相当于组长,每小组以十二经脉的名称命名,如手太阴肺经组,每个组员分别以本经常用经穴命名,在提问或讨论时均以经穴名称相称,并且在日常学习中随时提问各经穴的定位和主治,这种分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强化了对十二经脉和经穴归经定位和主治的记忆。
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个人预习,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参考资料或布置作业,例如教师指定下节课将学习化脓灸,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充分准备本节课的内容,指定参考书《谢锡亮灸法》《灸绳》并布置作业化脓灸的适应症等。
任务执行阶段则是在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检查作业等形式的测验后,教师布置合理的任务,例如开展组间学生讲课比赛,每组学生自愿或轮流参加,可自行准备PPT课件,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练学生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使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组中学习核心和骨干,带动全组学生共同进步;或者布置对上节实训课分组练习情况总结分析的任务,分组对练习情况进行讨论,或者是布置对以前见习时了解的各种灸法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享。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轮流由组员汇报出全组实训情况分析等讨论成果,组长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带领全组完成各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在一旁监督和观察,对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不加以任何干预,但教师可在学生汇报完后,依其表现对各团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点评与反馈,指出其优缺点,并与其他团队的成果相比较,可以增加组员的竞争意识,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运用课程内容则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在第二阶段中所衍生的种种相关的问题,如热证是否可灸,化脓灸艾绒的特点,灸疮透发后如何处理等,涉及到相关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各组运用先前所习得的知识,来讨论共同解决产生的相关问题,加强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并可以书面或口头报告等形式来对本次学习内容的进行总结。
4 自评互评模式在实训课考试中的应用
首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成员5~7人,设组长1人,负责分发耗材,组织实施考试过程。教师在上课前准备本次考试的试题,供考试时随机抽取使用,同时提供评分标准以及评分表,评分标准尽量细化至1分或0.5分,增加其可操作性。
考试开始后,每组成员按照1~X序号排出考试的先后顺序,1号考试时先抽题,按题目要求以2号为模特在其身上进针刺、拔罐等操作,依次类推,直到全组成员考完,组长负责主持考试,把握考试节奏,填写考试评分表等。考试内容为模拟临床进行操作,例如有腰痛病人,要求学生模拟临床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并说出腰痛的临床表现、各型腰痛辨证要点、瘀血型腰痛的主穴、配穴,并规范地在模特身上对主穴进行刺灸等操作。每个组员考试完毕,由组内其他成员对他的表现进行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互评成绩,成绩多采用10分制,同时考试者还要对自己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进行自评,自评成绩分值大约占互评成绩的50%左右。教师在整个考试教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监督,并适时加以指导,督促学生顺利完成考试过程。
考试结束后,全体成员分组进行组内点评,由其他成员对考试者在考试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进行总结,包括进针是否疼痛、针感如何、手法熟练程度等,全体成员讨论并确定其互评得分,同时考试者自评,两项成绩相加最后得出本次考试的得分并记录在评分表中。在组内点评结束后,教师根据全场考试的情况,对考试过程、效果、信度进行讲评、总结,并布置书面作业例如写出对本次考试的心得体会。
5 总结
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下篇内容是刺灸技术操作和针灸在内、外、妇、儿各科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刺灸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在针灸学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状态,对针灸技能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实训课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中引入了自评互评模式,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计入期末考试的总分。这种自评互评模式采用分组考试形式,模拟临床进行操作,可以锻炼学生临床技能,弥补临床经验不足的缺点,同时通过互评自评以及组内点评,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操作的不足和组内同学的差异、组间差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矫正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锻炼了学生诊治的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和以整体为中心的中医思维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出于同学情谊,学生互评自评成绩过高的现象,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以避免这种现象。
LBL教学法作为一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在各种课堂中普遍采用,但现代对LBL讲授法的反对声时有所闻,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灌输式讲授法多为人们所诟病。但是讲授式教学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其它各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由于针灸学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是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教师的讲授能使之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从而解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便和高效两大优点,故针灸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可以使用本法。但LBL教学法还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缺点,通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3],需要配合形象生动、趣味记忆等方法来使用,同时需要联合TBL教学法等其它方法综合应用。
TBL教学法是基于团队进行合作,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重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即任务式教学[4]。TBL教学先由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讨论,然后由多个团队共同讨论,最后由老师指导。该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又能克服小组教学师生比例小的缺点[5]。TBL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国外引进后逐渐应用于国内医学教育中,其强调的是分组讨论,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一定程度可弥补LBL教学法的不足,适合使用在对针灸学中下篇刺灸技能和临床应用的教学[6]。
笔者认为,对医学教育而言,教无定法,所以在针灸学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构成,不同素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7]。采用LBL教学法和TBL教学法二者联合,并结合互评自评模式在实训课考试中的应用,3种方法取长补短,既保证了学生对针灸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加强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值得进行相关教学研究,向更多的教师推广应用,推动针灸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