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理念下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探讨
2019-01-31谢协驹林英姿
王 晗,谢协驹,林英姿
(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二十一世纪医学的根本改变是正在从信息时代迅速过渡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新问题。新时代的新问题呼唤“新医科”建设。
作为首批加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海南医学院在1.0版期间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三段式考核”等改革,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何适应“新医科”建设思路,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服务国家战略”理念。
主动服务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医科”建设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新医科”建设就是要根据实现上述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主动布局、设置、建设和发展相关“新医科”专业,培养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医学人才。
(二)“适应医学变化”理念。
交叉学科的融入已使医学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在两三厘米见方空间内,实现犹如绣花般的精细操作,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累计4万余例;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学习68万张肺部CT影像资料,辅助医生诊断了约11000人次的CT影像资料,准确率达94%;机器人“智医助理”在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考分456分,超及格线96分。
二、新办医工交叉专业
“新医科”建设对“卓越人才计划”的最大拓展在于学科专业结构上。医科新生专业是为了满足当前医疗需要和未来发展对培养引领未来医疗人才的需要,由不同医学学科的交叉复合或由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专业。新生专业具有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医科与工科、理科、文科等其他学科的交融是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先行尝试新生专业的招生,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就通过教育部的审批,今年开始招收“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因缺乏工科师资与课程,可以与同城的大学或工科院校联合招收本科生、研究生,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制定新生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全面开展医工融合的合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在2002年就在医工、医理结合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作为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可以借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4+4”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1]。“4+4”模式从招生入手,每年从综合性大学招收优秀理工科毕业生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在原综合性大学的本科阶段四年将按照公共基础课程、理工科专业课程、生物医学基础教育课程三个层次进行培养。在医学院研究生阶段四年,按照医学预科、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医工交叉课程进行培养。在符合中国体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历学位培养要求前提下,灵活处理医学课程学习和临床科学研究、临床科室轮转和学术论文撰写等复杂关系。
四、改革课程体系
(一)适应全周期健康服务。
为了贯通预防、治疗和康养三个阶段的教育,在临床课程整合改革中,各系统除了以疾病为主体,将内科、外科、病理学、影像学等进行整合外,还要将预防、治疗和康养三阶段进行整合,树立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二)适应人工智能。
二十一世纪课程应该能够让医生在人工智能支持的大数据环境中做出决定。医学生必须接触大数据,并且对大数据的特征有明确的认识。大数据具有体积大、品种多、产生速度快、数据质量需要被评估的特征[2]。可见,以往以记忆为主的课程需转变为培养学生整合和利用信息数据能力的课程。大数据分析、手术机器人等便属于这样的课程。
作为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不具备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师资。可采取暑假集中开班,利用外校师资集中时间授课,本校工科背景的教师也可以加入团队中,并将这一改革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给予一定的课时、学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中。也可利用慕课平台实施跨校选修,学分互认。
医学生的实践教学更应该突出“新医科”的理念,为了让医学生对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有切身体会,今天的医学生应该接触到人工智能的工具,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简单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课程,引入沃森(Watson)系统类似的人工智能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展示与培训[3]。
(三)适应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与大数据交叉整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学模式,是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个体化医疗策略[4]。国内各家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与精准医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开设不多,也不系统[5]。可以尝试开设药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生物分析技术、生物材料等。
除了开设与精准医学相适应的新课程之外,也需要探讨传统课程中融入精准医学的内容。如在传统各学科的课程授课中,多引入精准医学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训练个性化、精确化诊断、分型及评估,以达到精准的预防和治疗。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中应该加入精准医学相关伦理内容[6]。另外,应减少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开设与疾病及治疗有关的分子机制创新性实验。并且,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开设虚拟仿真性实验。
五、优化考核体系
“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重视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过程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加大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而且也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另外,要重视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不仅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自由成长,更可避免埋没具有创新潜质的特长型人才。如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获奖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多元化评价还体现在除了教师的评价,来自学生的评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评价等,都应当在评价结果中占有一定的权重。
“新医科”是一个广义的、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高等医学教育顺应新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作为体量庞大的高等医学教育生力军,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应深入探讨“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等各领域的范式,保证“新医科”建设有序进行,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卓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