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31冷欣遥
◆冷欣遥
(大连前牧城驿小学)
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结合学生兴趣,寓教于乐。动画作为小学学生最喜欢的影视作品,且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并拥有审美与道德的双重教化功能。但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却微乎其微。在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我国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目标,动画电影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展,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重要意义。
一、动画电影的教学优势
“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然而,动画电影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深受喜爱。好的动画资源能够为学生净化身心,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视与听的双重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教学资源。动画电影的如下特征,已然成为开辟美术教学新路径的坚实理由。
1.传播范围广。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儿童的成长与各种现代传媒及其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动画电影通过各种媒介吸引并影响着儿童的心智发展,其衍生品也随处可见,深受儿童喜爱。电视、电脑、iPad、iPhone等产品的普遍化,使动画电影不再只是儿童放学回家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的剧集。如今,动画电影也成为在电影院荧幕上司空见惯的内容,许多家长在周末陪伴孩子的活动内容上更愿意选择一起去看一场动画电影,因为其教化功能比纸质媒介为依托的童话故事更加潜移默化、生动形象。
2.学科综合性强。电影故事片的构成元素有:剧本、摄影、声音、剪辑、导演和表演。然而动画电影有着与电影故事片相同的构成元素。由此可见,动画电影包含着文学、心理学、美术学、摄影、音乐、数字媒体等多种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很多人称动画电影为“交叉学科”,但很多投身于动画研究的学者对动画理论建设的滞后不满,因为目前的动画电影理论建设大多基于电影学与美术学中。作为一个未来的美术教育者,笔者认为动画电影的“交叉学科”的性质,恰恰是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程当中的一种优势,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美术学科与其他跨学科课程建设当中。
3.具有启发性。在动画电影中,取材于民间资源的动物故事,神奇的人物故事和魔幻的精怪故事以及以此为灵感的原创动画故事,都以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了观众的童心、童真、童趣等纯真梦境。这是对施教者(教师以及家长)的思维视角的启发。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可以以不同的视角带给学生以及施教者带来双重启发:首先,有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的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次,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成长以及道德观念的树立,以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4.具有艺术创造性。动画电影的非真人性将其与真人电影区分开来,那么动画电影的艺术创造性也是由其非真人性所成就的,使其有足够的艺术创造空间。它以多学科的理论为依托,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排斥传统,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基于真实生活,却超越了真实生活,凝聚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给学生带来无限的艺术幻想与创造性的思维体验
5.具有表现手法的多元性。动画电影表现手法的多元性具体表现在运用材料的丰富性与绘制工具的多样性。这也是笔者上一点中提到的动画电影的非真人性所决定的。当然荧幕中最常见的还是运用数字技术的动画影像,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不少动画电影出现“泛数字”(一味追求技术性,忽略艺术性)倾向。笔者认为,在动画电影资源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时,利用动画电影表现手法多元性的同时更应兼顾动画电影的艺术创造性。
二、动画电影的教学实践
1.体现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推动下,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方式更加自由多样。在这样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的综合性、多样性与创新性在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而动画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是最形象、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非常受儿童欢迎。一部好的动画电影,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丰富体验,更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能够在欣赏动画电影的欢乐气氛中引导学生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并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实现跨学科的互动性。“跨学科”,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跨越学科的体系界限进行学习,体现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动画电影作为一种“交叉学科”(包含着文学,心理学,美术学,摄影,音乐,数字媒体等多种学科内容)应用于跨学科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有效地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动画电影课的开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
3.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不仅矫正了教育目的的单一性,肯定了课程多样性和均衡性的价值,而且也为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多元智能的理论表明,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组合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要兼顾学生的多元智能,采取视觉的、运动的、音乐的等综合性强的教学方法,这样,美术课程才能在尊重学生多样性的基础上被赋予鲜明的、人性化的色彩,然而动画电影恰恰能够利用它的综合性做到这一点。
4.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无论是动画电影的实践课程还是欣赏课程的内容上,动画电影欣赏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动画电影欣赏与其他静态艺术品欣赏如出一辙的是,它们同样是一种审美再创的活动,但不同的是动画电影的情节与人物形象能够更深刻地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活动。一部好的动画电影的欣赏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现有的情感认知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而得到身心的成长,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5.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优秀的儿童动画电影从视觉上的丰富多彩,到故事情节与人物想象的童真童趣、天马行空,再到表现手法的多种多样,都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原因,学生的认同即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然条件。动画电影的课程开展,顺应了学生的身心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看动画中学习。并且,动画电影的欣赏中,学生能够以多角度多维度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学习、鉴赏、交流、创作的主动性。
三、结语
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张力,并通过其独有的审美元素与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在观看与聆听中,发现美,解读美、运用美、创造美。将动画电影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为小学美术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但由于对动画电影语言、视觉文化的理解也并不完善,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对影视文化进行更深入地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