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例
2019-03-23段雅琴
◆段雅琴
(山西省平遥县段村镇段村中心小学校)
数学意识是指能够利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它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五个方面。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缺乏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教师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数感
数感是对数的理解。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数字进行运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学生缺乏对身边数的运用,从而减少了学生对数的认识。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身边具体的事物,并运用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的含义,从而熟练掌握数的应用。
二、挖掘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可以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符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使得学生在熟知符号的前提下,引入数学符号教学。并且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潜在的符号意识,建立字母表示和符号表示以及文字表达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经历将具体事物用符号表示的过程,加深其符号印象,这样一来实现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表达公式,首先笔者将生活中的一些符号展示给学生:医院的红“十”字标记,耐克鞋的标志“√”,停车场中的“P”以及肯德基的标志“KFC”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符号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之后,笔者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并为学生解释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S代表面积,a代表底边,h代表高。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理解公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内容掌握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见,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生活经验→抽象符号→符号运用”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合理使用符号的目的。可见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挖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适度运用学具,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思维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并且缺乏空间观念意识,因此,在教学有关空间概念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将知识点加以展示,同时还要加强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和理解物体的空间模样,从而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印象,便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首先在多媒体上将长方体物体进行了展示,之后为学生分发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模型,将抽闲的空间概念教学变成了形成具体的实物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使得学生在理解课堂内容时变得更加简单。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纸片做一个长方体模型,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提高了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眼睛去观察,通过头脑去思考,通过双手去操作,从而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和空间观念的培养。综上所述,运用学具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抽象的课堂知识变得形象和具体,便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引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统计观念
游戏教学是小学学科中常常被引用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天性活泼,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引入数学游戏,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掌握和巩固统计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从而树立了统计观念,促进自身的数学学习。
例如,学完《统计》这一课后,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笔者在课堂中引入了“商场买卖”游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其中一组中的学生作为采购员给其他学生去买鞋,但是不知道每个学生的鞋码,因此需要这位学生去获知每位学生的鞋码,之后统计结果,从而便于采购。另外一组的学生是为学生去买衣服,他们需要统计的内容是每位学生的身高,根据身高来确定尺码,最终统计结果,进行采购。第三组学生采购的是书包,但是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样,有的学生想买红色的,有的喜欢买绿色的,还有的想买黄色的,这组的学生要统计出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个数,之后去商场采购。可见,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了统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巩固了课堂知识。
五、收集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将其应用,因此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树立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学习理念,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领悟数学应用过程,树立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完《百分数》这节课后,笔者让学生去查阅牛奶包装上的内容,如蛋白质含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糖类占总量的百分之几,维生素占总量的百分之几等。经过分析,学生得知牛奶的组成成分所占的比例,从而在选择牛奶时有了方向。再如,学习了《负数》之后,笔者将天气预报中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1~8℃。让学生读出来,并且解释它们的意思,以此来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见,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是搜集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将课堂知识加以巩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不断地进行探究和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数学技能。最终将学生的数学思想得以培养,数学思维得以拓展,数学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