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在医学研究类课程融合研究的实践

2019-01-3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批判性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医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2]。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教育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3]。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现未来岗位胜任力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关键点之一[4]。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5],是本科及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本研究通过整合《医学研究方法》课程,优化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临床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医学研究能力。

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由英文Critical Thinking 一词翻译而来,又被称为评判性思维。在英文当中的意思是:能正确把握要点,善于审慎反思辨别,根据严谨思维进行合理推理的模式。自从1910年美国学者John Dewey首次提出了“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的概念, 他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反省思维,主要指审慎的接受别人的观点,深入思考是教授的前提,不迷信权威[6]。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美国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了美国教学改革的焦点,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21世纪之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领域的高层次改革目标。许多国家的大学课程已经把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程作为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7]。

医学问题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生诊治的每一位患者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代表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这样才能发现患者个体的特殊性[8],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制定满足患者个体医疗需要的最佳诊治方案,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2002年发布《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中提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各国家培养医学生必须具备七项核心能力之一[7,9]。2008年,我国教育部、原卫生部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医学院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10]。批判性思维是医学研究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进一步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是适应时代人的才培养必然趋势[11]。

2 《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构建的背景

我校于2011年,在《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中提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培养方案划分为三个教育模块:(1)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2)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3)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医学研究能力,是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中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各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拟从教学实践层面阐述《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及运行机制。提出符合我校“三导向”教学改革总体规划的《医学研究方法》课程融合实践方案,以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医学研究能力”。

《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是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面临的主要是临床研究。严谨、完整的研究方法、科学的设计方案对于能否取得可靠的研究结论起着关键性作用。探讨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研究方法》课程结构,对于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层次结构不合理,这就要求《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构建结构不能仅仅介绍科研基本设计和统计学方法,还应包括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医学信息素养,循证医学,数据分析等内容。

3 《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实践

本次研究优化医学科研方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首先,从理论层面界定医学科研方法学的概念,阐述医学科研方法学对于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医学认知能力之形成的重要作用,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按照医学科研过程建立合理的《医学研究方法》课程结构,将医学文献检索、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等医学科研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将两种以上的学科课程内容融合为课程整体,从而实现学科知识融通,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形态,使课程中分化了的知识内容有机联系起来。遵循我校提出的“三导向”医学生培养模式,为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从实践层面对《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整合的构成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寻求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根据《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采用构建团队合作教学方式,教学团队共同确定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12],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翻转课堂等授课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

4 结语

医学知识创新和医学知识发展有其特有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对包括医学创新能力在内的医学认知能力提出特有的要求,通过医学方法学课程的构建及其教学模式的更新,以促进医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和能力素养形成过程中都发挥着特定功能作用,《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有助于医学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也是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倡导、培养和应用批判性思维理论和方法,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13],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批判性医学生思维能力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分层次音乐欣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