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19-01-31张怀南
张怀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处,江苏 泰州 22530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既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文件中强调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在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交际方式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1 移动新媒体及其特点
1.1 移动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常见的有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以及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并非新兴媒体的统称,而是有着相对确切的概念。移动新媒体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应用软件普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媒体研究分支。它依托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和移动应用程序(如微信、QQ等),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泛在性、信息共享与交流互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多种互动媒体、应用软件的普及已使移动新媒体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
1.2 移动新媒体的特点
1.2.1 信息传播即时开放
移动新媒体以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处理为基础,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发布信息的固有形式。一方面,利用移动设备的特有优势为受众接受或发布信息创造了条件,将信息源、信息和受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信息发布、接收和反馈间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传播即时性;另一方面,大大缩短了信息制作和传播周期,以移动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它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信息的制作、修改、发布、推广和反馈都可以即时完成,突破时间、空间和技术的限制,促进多元传播主体的产生。
1.2.2 信息内容海量易检
以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移动新媒体既继承了传播媒介的泛在化信息传播功能,还提供了海量且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等资源形式,满足信息传播中不同受众对信息形式的不同需求。移动新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被动接受,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检索主动获取信息,更加有利于传播最新的时政信息以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有效强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思想引导[1]。
1.2.3 信息互动个性实时
多元化传播主体加之虚拟身份的掩饰,传播者和受众在移动新媒体场域中可以“随心所欲”,提供个性化信息,发表不同见解,信息互动更加灵活和自由,实现各种讨论主题、见解、观点等彼此连接。目前多种应用软件、微博、社区论坛等移动网络媒体都具有实时互动功能,信息互动由传统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信息互动主体。这意味着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是平等的而非强制的,是双向互动的而非单向的,是引导的而非灌输的[1]。
2 移动新媒体的优势
移动新媒体在传播方式和信息呈现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它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2.1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移动新媒体具有传播快、信息内容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畅通性好等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因其对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影响,多数高校将移动新媒体看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如建立“微信学习平台”,将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场所,使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传授模式逐步被全新的、多元的、双向选择、直接交互模式所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平台通过对教育对象、内容、方式和目标的研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途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有益探索。
2.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都有局限性且在传播中存在中间环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因信息逐层传递,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或变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移动新媒体支持下的传播从主体、方式上更加多元化,可实现“点到点”“广播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减少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通过调查,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移动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有近90%的学生可第一时间收到信息,这对及时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和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有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更加平等、直接、便捷、高效的途径[2]。
2.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移动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从报纸杂志、学习教材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相关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的呈现因受载体的限制,其形式和表现力都大打折扣,而移动新媒体教育形式多元,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移动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本、图片以及动态的视频、动画,可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能“晓之以理”,又便于“动之以情”。
2.4 思想政治教育易于接受
“95”后大学生是伴随智能终端普及化成长起来的一代。据调查统计,移动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对外沟通交流的手段,也逐渐成为大学生自我表现和个人信息发布的新方式。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典型代表,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思维活跃,观点多样化,开放程度高,信息接收快,主体性强,个性化明显。因此,基于移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校园文化方面更容易贴近学生,新颖的工作方法更便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对移动新媒体要善用而不滥用,要知其利也知其弊,防止出现文化“快餐化”[3]、探究问题缺乏前瞻性以及患得患失等问题。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新时期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
1) 与时俱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凝聚共识。
2) 善于探索和利用移动新媒体的功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3.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性软件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场域和技术支持,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微时代”已经来临,生活中的“微”无处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主动开辟运用移动新媒体开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如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高校应以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丰富呈现方式,构建校本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互动“微”平台,并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建设、管理和维护,为大学生创造平等讨论和充分交流的平台,也为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提供新渠道。
此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一方面,旨在利用其强大的学生用户群体,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信息的传达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微”平台的便捷性和移动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2 丰富媒体教育内容和形式
丰富的教育内容、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移动新媒体支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实现:
首先,利用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性新建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势政策、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其次,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4]。对现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重构,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移动新媒体以新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最后,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直接调用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网络资源。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信息技术优势,针对不同的教育主题,配以不同的图片、音视频以及动画等内容,动与静结合、声与情相宜,给大学生带来形象、有趣且兼具实时交互的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对形式、文化、心理的不同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艺术性。
此外,优质的移动新媒体资源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的不足。如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方便师生获取多种样式的预设资源或海量网络资源,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和现实相结合,共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空间,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3.3 提高“微”平台的使用黏合度
“微”平台构建的目的旨在提供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的沟通交流平台,“微”平台是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新媒体平台。学生利用“微”平台表达个人观点,参与多种主题讨论,在表达个人思想愿望和价值诉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人文关怀。学生基于平台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他们将“微”平台作为满足个人需求的问题讨论空间,围绕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如学习、生活、健康、交往、恋爱、求职、就业等,把握时代特征,贴近自身发展实际。“微”平台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5]。“微”平台也因其强大的实效性,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长期关注,提高了平台使用黏合度,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3.4 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而新技术、新平台只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支持工具而已。移动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自身媒介素养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媒介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主要从熟悉和掌握新媒体基本知识、工作方法入手,逐渐熟悉主流媒体的功能,并利用其功能特性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应定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媒体研讨和培训的机会,通过专题研讨和实践经验分享,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置身于知识互联时代,大学生通过智能终端可以获得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能力以及知识的获取程度可能超过教师,这对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知识能力,即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责任感。
2) 技术能力,即具有较高的移动新媒体运用能力,能够掌握和适应移动互联网互动传播特点,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及时解决新媒体传播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3.5 加强移动新媒体信息的监督和管理
发挥移动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导向功能,既是新媒体的价值所在,也是利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新媒体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也由静态被动向移动主动转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媒介与手段,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借助多元媒体的功能特性和强大的信息表现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要加强对移动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还要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监督:
首先,要通过各种平台发布正确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培养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取舍能力,防止不良信息的思想侵蚀。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移动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及其传播过程进行审核和监管,善于捕捉和分析学校的舆情和舆论[6]。应以预防和监控为主,遇事做到早发现,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解决,形成健康、和谐、稳定的移动网络教育环境。
4 结束语
高校借助移动新媒体的移动性、多样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创新和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助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