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意象视角下李白的情感与性格分析

2019-01-3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友人李白意象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一、“月”意象下李白情感的多元化分析

1.表现豪迈洒脱的性格

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而诗人在月下独酌,醉至三分,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跳跃,语言夸张。尤褒有诗云:“呜呼谪仙,一世之英。乘云御风,捉月骑鲸。”形象地概括了李白豪迈洒脱的性格特征。

2.表现孤独寂寞的心情

李白一生不得其志,在现实中屡遭打击。《玉壶吟》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在酒后月下拔剑而起舞,高歌泪下,何等悲壮!《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则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京后的痛苦心情。又如《夜泊牛渚怀古》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诗人面对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愤控诉。

3.表现清高皎洁的品质

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即“有一种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能相契合,因而月在李白心目中是理想的化身”。《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相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尘脱俗的节操。在诗人现实的“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大概只有皎洁的明月能和他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

4.抒发纯洁的友谊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了朋友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

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洁白无瑕的品质。

5.表现离别思念之情

月在古代就是别离的意象之一。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无定,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深切同情。如《捣衣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而《关山月》则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二、“月”意象下李白性格特点分析

美学家宗白华指出:“诗人善醒,他能透澈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散布着智慧,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晶莹的智慧。但诗人更要能醉能梦。由梦由醉诗人方能暂脱世俗,超俗凡近,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惝恍的境地。”由此可知,月亮世界的李白不但能醒,凭智慧透澈人情物理,更能醉能梦,暂脱世俗,显示出特定的浪漫与超脱。

1.《把酒问月》中李白的性格分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诗开头一句便是一个千古万世之问,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神往心驰之感。那“停杯”二字,便是诗人神往无限情态的写照,分明是带有几分醉意的慨问。明月高悬青天,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当你无意追攀之时,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三、四句一冷一热,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物是人非事事休,且放白鹿青崖间,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人生何其畅达!人生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李白的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济世理想,但是在“入世”的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顺应了个性解放的召唤,在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去追求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境界,甚至,在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一些绚烂瑰丽的神仙世界。然而,人终究不能像神仙一样,所以诗人就有了时光流逝、功业无成的忧患感。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一番,去追寻短暂的欢乐。

2.《月下独酌》中李白的性格分析

如果说《把酒问月》是诗人李白对自我生命内涵的探求,对自我生存的体认,是一种不安于有限生命而向往无限时空的精神飞升的话,那么,《月下独酌》便是诗人李白在月下悟道,体验尘世孤独,寻求精神的皈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同存在,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的种种遐想。诗人分明独酌,却偏出三人,愈形其独;但诗人并没有被孤独击倒,而是以其特有的超脱高呼“行乐须及春”,并浪漫地与月结无情之游。这是一种丧我同物的宇宙意识,这种意识本是老庄思想的延续,不过由于李白将月亮作为哲理的凝聚点,表现主体与明月在精神上的契合,突出诗人超越现实、向往永恒的渴望,使诗歌于哲理中又洋溢着浓郁的自然情韵。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无情与有情、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光辉。

三、小结

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一方面诗人以月亮作为背景渲染,从而给诗歌构织了一个超逸静谧的物境,另一方面,在物境之中,又渗透着作者的“情”与“理”。正如佛雏先生在《王国维诗学研究》里所说:“任何艺术境界,作为对某种生活美、自然美的提炼、升华的产物,都或隐或显地渗透了诗人本身的意志。”“所谓‘纯客观之诗人’与纯粹‘无我’的境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肯定,李白在他的月亮诗里绝对没有单纯的以月亮本身作为全诗的主题,而是以月亮作为素材,寄托了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自己多样的性格特征。

猜你喜欢

友人李白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致友人(组诗)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意象、形神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