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在中医稿件网络平台评审过程中的作用探析

2019-01-31赵允南成建军孔旭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联络稿件投稿

赵允南 成建军 孔旭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355)

笔者为《山东中医杂志》编辑,目前,我们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通过“《山东中医杂志》编辑中心”(http://sdzy.cbpt.cnki.net,以下简称“编辑中心”)进行稿件采编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编辑们已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进行工作,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以下拟就编辑在稿件投审工作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1 甄别稿件

1.1 剔除不合格稿件 我们编辑部采取作者投稿→编辑初审→专家审稿→主编终审的投审稿件流程。《山东中医杂志》(以下简称《杂志》)作者投稿量平均每年为5000 余篇,进行稿件初审的编辑有5 名。编辑们除了日常的稿件编辑出版工作外,稿件的初审工作也是比较大的一部分工作量。在作者投稿中,约有18% 的稿件是纯属西医内容的文章,另有3% 的稿件是中医教育类和政策类文章,还有2% 的稿件是护理类文章。这些文章均不符合《山东中医杂志》的办刊宗旨,不宜在《杂志》发表,需要首先进行剔除。

同时,对文字复制比>10% 的稿件进行剔除。文字复制比是所投稿件与已发表的文章的文字重合率。中国知网是一个包罗7900 多种学术期刊、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重要会议论文的大型综合数据库[1]。作者通过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到我刊的稿件,首先由系统自动将稿件内容与数据库中文章内容进行比对,并显示出投稿的文字复制比及详细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系统的这一功能极大程度地杜绝了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为编辑的初审工作提供了极有力的依据[2]。我们最初将投稿通过初审的文字复制比定为20%,后来又升到15%,最终确定为10%。可以说,对文字复制比要求的每一次提升,都是对投稿进一步的严格要求,在此情况下,必然会有更多的稿件不能通过初审。本着对投稿负责任的精神,如果投稿的文字复制比在12%~10%区域内,初审编辑宜将稿件退回作者修改,使其文章的文字复制比降低到10% 以下,然后再进入初审阶段。

初审工作中,有部分中医类文章在观察药物的实验和临床疗效时,使用的是已获临床批件的市场已推广的新药或中成药。按照常理,这种文章不宜通过初审,但是,事情也不是绝对的。编辑可在审稿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这类文章,是对新药或中成药主治范围、临床疗效的扩展和深入,也可以适当通过初审,送专家审查。而此类文章如只是对新药或中成药原有功效和适应证的重复观察,则可以在初审中剔除。

1.2 选送优秀稿件 编辑在稿件初审工作中最重要的基本作用还是要选出设计合理、资料翔实、研究方法可行、结果真实、结论可靠且论证和行文严谨的优秀文章,送交专家进入外审阶段。当然了,这首先要求编辑自身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及时关注学科热点和生长点,了解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才能在众多的来稿中独具慧眼,挑出优秀的稿件[3]。由于编辑们的专业方向和所擅长的中医学学科各不相同,我们编辑部将所投稿件进行了简单分类,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即按理论研究、临床研究、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中药研究、名医经验等分类投稿,在初审时根据编辑的学科优势,分配不同的编辑负责不同类型稿件的初审。这样,既发挥了编辑的学科优势,也节省了初审时间,还有利于优秀投稿的入选,保证了审稿专家在审稿时面对的是比较合格的稿件,而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不符合条件稿件的剔除过程中。

2 提升稿件质量

在网络平台审稿过程中,编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与作者交流,反馈对稿件修改的建议,让作者及时修改稿件,有效提升稿件质量。

2.1 及时退修稿件 在稿件初审过程中,经常有作者漏写了作者、作者单位等重要信息,还有作者的文章没有英文摘要,有的文章对统计学方法的使用也不合理,有的文章则没有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陈旧,还有的文章没有按《山东中医杂志》的文章模板对文章进行处理,有的文章文字复制比偏高但还可通过修改降下来,等等。这些比较明显的不足,编辑在初审过程中很容易发现,通过系统的“退修”功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让作者及时修改稿件,提升稿件质量。

2.2 及时外审稿件 当一篇稿件经由专家审稿后,其反馈信息发回到“编辑中心”。大部分专家都会有比较详细的专家建议,对文章的缺限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并提出“采用”或“退稿”的结论。其中,有不少稿件的专家建议是“修改后再审”或“修改后采用”。对于“修改后再审”稿件,编辑也应及时使用系统“退修”功能,让作者修改后,再送专家审稿。对修改后符合杂志出版要求,专家建议“修改后采用”的稿件则可进入终审阶段。由于专家建议是审稿专家从专业角度提出来的对文章进行修改提高的建议,一般来说,按照专家建议修改后的稿件质量较原稿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编辑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对作者修改后稿件进行审核,如果修后的稿件已解决了专家提出的问题或不足,则可将稿件再送专家审理或进入终审阶段,而对未按专家建议进行修改,文章质量也未有提高的文章,则可让作者再次进行修改或视情况直接退稿。

3 沟通联络咨询

3.1 沟通作者与专家“编辑中心”处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协同采编系统“作者中心”和“审稿专家中心”的中间环节,具有沟通联络作用。众多作者的投稿经“作者中心”上传后,首先进入“编辑中心”,经编辑初审后,部分稿件被“退稿”,部分稿件被“退修”,部分稿件则“送外审”。“退稿”“退修”的稿件归于作者,“送外审”的稿件归于外审专家,而编辑正处于作者与外审专家的中间环节,具有联络作者与外审专家的作用。编辑与外审专家的联络作用表现在外审专家的修稿建议须经编辑反馈到作者,作者的修改稿也须由编辑转送给外审专家。另一方面,稿件通过初审,进入“送外审”阶段时,编辑需要为稿件选一个合适的外审专家,要求外审专家是一个“小同行”,即外审专家的专业与所送稿件内容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在“编辑中心”里有外审专家库,有众多不同专业的专家。大部分稿件从内容反映的专业方向可以被选送合适的专家,也有部分稿件跨专业或从稿件内容不易判断出其专业取向,这时候也需要有丰富审稿经验编辑对文章内容进行判断,从而为稿件选择合适的专家。有时,专家会因所送稿件与自己擅长专业不相匹配而拒审,这时,仍需编辑再选择合适的专家送审稿件。有时,一篇稿件可能涉及两个或更多的专业,编辑还需相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专家送审。有的稿件,因涉及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复杂,编辑还得专门为稿件选一个统计学审稿专家进行审查。

3.2 联络专家和主编 编辑与外审专家的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催办”。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一篇稿件送外审后,专家在约定的审稿期限内没有完成审稿任务。这时,编辑即可通过系统“催办”功能发送邮件给专家,催促专家尽快完成评审工作,以便稿件及时处理。

编辑的沟通联络作用还体现在与主编的相互关系上。一篇稿件,通过外审专家确认可采用后,经由编辑“送外审”,即进入终审阶段,也就是主编对稿件进行最后审查,决定稿件是否被最终录用,并安排刊期。主编在终审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稿件的不足之处,就得再退回编辑,经由编辑反馈给作者,让作者修改后再送交主编决定是否录用。

3.3 咨询答疑有关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编辑还会接到很多电话,咨询“作者中心”的网址,并就如何投稿提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问题,也有作者会咨询稿件修改问题和刊期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编辑均应耐心细致地加以详尽答复,宣传推广知网投审稿系统,方便作者投稿。

总之,编辑在中医稿件投审系统中的作用相当重要,要求编辑要有丰富的初审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主动性和责任心[4]。这样,才能够及时对稿件进行初审,并充分发挥沟通联络作用,将作者、编辑、外审专家、主编就稿件的各种信息及时加以沟通联络,充分提高稿件投审的质量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联络稿件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欢迎投稿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只回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