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应“以生为本”
——以《分子热运动》的实验为例

2019-01-3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硫酸铜课外物理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

一、课前,在自主实验中发现问题

教材中有关分子热的实验做如是选择,并不代表着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亦步亦趋。就《分子热》的教学而言,其中的碎小实验很多,有些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去介入,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静听状况。”如何打破“静听”,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充分渗透“以生为本”之理念,让学生在提前的自主实验中发现问题、汇聚问题、研究问题。比如,教师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提前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实验:

1.根据课文内容的有关提示,让学生在家中打碎一个杯子,再进一步“砸”使其变成更为细微的碎块,思考:经过多次“打砸”,颗粒越来越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2.在家中洒花露水,然后追问自己:闻到了什么气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你能看到跑到鼻子里的东西吗?

无论是“打砸”玻璃杯的实验,还是花露水扩散的实验,都很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中完成。当然,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和老师或其他同学互传实验图片,就实验中一些细节和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交流、商酌和分享。实践证明,课前当学生亲力亲为之时,有关分子热知识的获取呈现出非线性、非静态的特点,因而容易激起学生的经验、印象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亲自做实验时,一定会有一些操作不正确的地方,也一定会有一大堆疑问,当然也有一些意外或惊喜的收获,而这不正好为课堂的相互印证或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吗?

二、课中,在演示实验中拨“乱”反正

一些小的或简单的实验可以在课前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但一些较大的或通过家中材料无法完成的实验必须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而这恰恰是对孩子们课前自主实验进行一个大的检阅和拨“乱”反正的应有之义。

例如,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扩散实验就适合于教师在教室中进行演示实验:因为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扩散现象必须借助多媒体和显微镜形象逼真的展示,才能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才能明显地观察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细微情况。当然,这个实验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前自主实验和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孩子们的一大堆疑问上,如此才能充分关注“实验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这样的“实情”。

“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内含了减少学生犯错几率和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这样一些要素和诉求。”的确,这样的演示实验和家中的自主实验相互印证时,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实验毕竟随意性太大了,毕竟太粗糙了。其中的多样性、交互性、动态性,单凭自己那些简单的材料是无法做到的。于是,随后的“自我纠错”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对课前实验的拨“乱”反正,更是对以后课外实验的提醒和警示,而这不正是以生为本理念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三、课后,在分组实验中探究拓展

一节物理实验课结束了,但并不是谢幕,不是句号,不是圆满,而是新的开始、新的索引、新的高峰的攀登。初中物理学习更是如此。毋庸置疑,课后实验必将放在“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重要而难度比较大的环节上,因而更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指点、遥控和帮助。当然,这样的“保驾护航”必须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即必须以学生当下的真实遭遇和真实学情为基础,以此打造厚重的、精彩的、生机盎然的课外实验新时空。

仍然以《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为例,在课尾,可以进行这样的拓展实验:

怎样理解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能不能让学生在课外分组用弹簧两端挂上橡胶球进行实验呢?如果没有这样的材料,可以自行寻找或自己制作合适的实验材料。实验时,每小组推荐一名负责人把其中的关键之处拍成照片或视频,随时和老师进行远程交流,必要的时候,教师给予适当的材料、建议或协助。

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外实验得法于课内,拓展于书外,运用于课外,既注重学生自身实验的真实水平,又离不开教师适宜的有分寸的指导和帮助,因而显得具体可行、容易操作、针对性强,而且意蕴十足,或有多重发现,或有枝状发散,或有登高望远。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在这样的课外实验中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孩子们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显然,答案是肯定的,而师生一旦步入到这样的实践天地中,必将与以往不同,必将收获到沉甸甸的物理的“枝叶花果”。

猜你喜欢

硫酸铜课外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小满课外班
硫酸铜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的红外光谱*
处处留心皆物理
泼了硫酸铜死鱼,是有人投毒,还是用药不对呢?
我不是教物理的
如何安全高效配制硫酸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