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应如何挂钩
2019-02-14◆
◆
(河南省鹤壁市桃源小学)
一、抓住共同点,读写挂钩
读写挂钩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读写挂钩要抓住共同点?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探索一下读书和写文章的基本路子。读书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懂得文章的内容,再从文章的内容深入体会下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读书的路子是:语言文字——内容——思想情感。而写作则是在接触客观事物的时候产生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欲望,想表达出来,然后选择最能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内容,运用语言文字写下来。所以写作的路子是:思想情感——内容——语言文字。这样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读和写两条路子的线索是一样的,只是走向不一样,这里面就必然有许多共同点。拿语言文字来说,读书的时候,要理解词句;写文章的时候要把词句用准确、写通顺。明确了读写之间的共同点,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读写共同点作为训练的重点。学生把领悟到的知识和能力,用之于读,就提高了理解能力;用之于写,就提高了表达能力。这样,可以使读写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也就做到了读写挂钩。例如,读《永远的歌声》中“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他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一句,就要引导学生体会“摸呀”“捉呀”“追呀”“堵哇”的词语的准确性,生动性,乃至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由于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方可读得有动感,读出孩子们捉鱼时的忘我,也体会到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之情。由于学生积累了这些好词句,对这些好词句有所悟,在写作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并且有效地吸收。这样引导学生在读书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写作积累了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
二、确立对应关系,读写挂钩
阅读和写作的对应关系是极为明显的,阅读中的“解题”对应于写作中的“审题”;阅读中的“重点段”对应于写作中的“详略得当”;阅读中的“主题思想”对应于写作中的“确立中心”;阅读中的“归纳主要内容”对应于写作中的“选材”;阅读中的“品词析句”对应于写作中的“用词造句”;阅读中的“写作技巧的分析”对应于写作中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以上这都是读写对应关系,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读写对应关系,才能有效地吸收与积累,运用与输出。由此可见,阅读、理解、感悟中的各个方面都是间接的影响着作文表达的各个环节的,阅读教学能够为写作教学提供许多的借鉴与帮助。如读《开国大典》,学生掌握理解了开国大典段落层次意思,自己在写《难忘的队会》时,就会巧用所学知识,读写挂钩。如下表: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时,都要有意识地突破这一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兼收并蓄。当学生进行某次写作时,就会根据写作题目回忆类似的有关文本,作为写作练习参考。此外,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务必在阅读教学课上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或者把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我评析,畅所欲言,发表见解。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读写挂钩的效率,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三、掌握观察方法,读写挂钩
观察是缩短读写距离的重要手段。掌握了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方法。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堂。如学习《张衡》第四自然段。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这幅图和文本中的哪段内容相符,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通过互说,发言,老师的引导,明白了课文是按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方位顺序写地动仪的样子。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这个地动仪构造上十分精巧,设计特别科学,作用非常神奇,这足见它的设计者张衡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这样就牵动学生的思维,把看和思结合了起来。阅读每一类文本,都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提供给学生写作丰富而宝贵的营养。学生可以运用从文本中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用来观察,认识自己的生活,让写作的源头活起来,从而丰富生活,开拓素材的来源。
四、重视模仿,读写挂钩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大都是名作,除去古诗词,都是可以称上典范的白话文的著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范文引路的作用,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寻求创新和写作的基点,进而让学生模仿练习,这样才是大有益处的!可我们又必须要做到,时刻的对学生给予提醒,“对范文的模仿,是模仿它的表达形式而不是内容”。形式的模仿是“活学活用”的,而内容的模仿就等同于抄袭。一般可模仿范文中的某个“部分”为好,如开头、结尾、段落、句式以及过渡等。模仿全文也未尝不可,如文章结构的组织,顺序条理的安排、段落层次的组合等,如写《难忘的小伙伴》可模仿《少年闰土》一文,用回忆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特点进行练习;写《校园的梧桐树》可模仿《鸟的天堂》抓住事物静物和动态进行对比描写,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再如,让学生写《校园附近的淇河水》,可模仿《桂林山水》;写景类的文章要写远景,也要写近景,还要做到写出由景物生发的联想的同时来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学生在模仿课文的基础上,写出了不少的美文。但是模仿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才是读写挂钩的最终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