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论辩艺术
——《先秦诸子选读》教后感
2019-01-31周风林曹永芹
周风林 曹永芹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理论家刘勰对孟子的高度评价;郭沫若在他的《十批判书》中称孟子是“以好辩而受非难的人”: 这些评论都证明了——“亚圣辩才冠古今”。 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方式彰显了他作为雄辩家的气魄, 其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辩论是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文化。 这学期我通过教学《先秦诸子散文》,对孟子的辩论艺术有了较为系统和直观的领悟, 下面是自己的几点肤浅认识,敬请方家指教。
一、论辩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严密的逻辑性是雄辩的力量所在,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谭家健认为孟子“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 在论辩过程中, 孟子成功地运用了连环推理的方法使其论辩具有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
如《孟子·离娄上》中围绕“桀、纣失天下”的论辩中,孟子首先指出失天下是因为“失其民”,“失其民”是因为“失其心也”;接着从正面指出“得天下有道”——“从其所欲”;第三步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从其所欲”的结果——“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而桀、纣暴虐无道就是在“为汤、武驱民”;最后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比喻,来论证当今的国君如果不行仁政将会像桀、纣那样面临“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的悲惨绝境。
在以上的论辩中,孟子通过四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失天下是因为失民心,从民所欲方得天下”。 环环相扣的连锁推理方法,使其论说新意迭出,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达到了势如破竹的效果。
在论辩过程中,孟子还擅长抓住对方言语中的概念加以灵活变通、为我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偷换概念”。 比如在“庄暴见孟子”篇中,他把齐宣王要请教的“今之乐犹古之乐”,用两个设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巧妙转换成了“言乐”,成功地对齐宣王进行了一次“与民同乐”的宣讲。
二、论辩过程运用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方法是通达胜辩的桥梁,孟子的论辩中充满了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这是其论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两点东西比较突出:形象生动的比喻、寓言和旗帜鲜明的正反对比。
1.孟子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寓言来说理。 在与他人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就近取譬”,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比喻说理, 而这种有针对性的比喻往往是恰到好处。 例如在《寡人之于国》章中,孟子抓住梁惠王好战的特点,就用战争为喻,这对热衷于打仗的梁惠王来说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孟子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用“五十步”和“一百步”“是亦退也”,指出用心治国的梁惠王和不用心治国的其他君主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并借以引出梁惠王的用心治国为何是“五十步”,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又如《孟子·公孙丑上》阐述“四德”是人人都具备的,用“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来比喻,若懂得扩大充实,即“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些源自于生活的比喻形象又浅显,把高深抽象的仁义学说解释得生动易懂。
使用情节完整的寓言故事来说理, 也是孟子论辩的一大特点。 如使用寓言“揠苗助长”,生动地说明了集义养气不能违背规律助它生长的道理。 又如 “月攘一鸡”的比喻,恰到好处地指出了戴盈之行为的不当,鞭笞了为富贵利益不择手段的人, 对污浊的社会现实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2.旗帜鲜明地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古圣先贤和今人的对比,社会现实和以“虽、苟、今”等虚词领起的假设对比, 在孟子的文章中有如广袤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随处可见。 他在批评齐宣王不施仁政是“不为,非不能也”时,齐宣王狡辩说:“不为与不能之形,何以异?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正面直接回答是很困难的,孟子则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喻,将“不能”与“不为”的差别形象地摆在了对方的面前,而且孟子在选择喻体时刻意幻想夸大,使两个比喻的反差很大,这就把“不能”与“不为”的差别表现得非常突出,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论辩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借用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孟子在论辩中大量运用排比修辞,感情激昂,气势磅礴,具有令人无法阻挡的超凡气势,充分体现了孟子擅长辩论的语言风格。 在与齐宣王谈“王道”时用五句排比“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为对方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君臣同乐的前景,这对于一心想成就霸业的齐宣王极富诱惑力。 其他诸如“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章句上》)“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离娄章句上》)这样的排比句子在孟子文章中比比皆是。
2.通过引用增强论辩的说服力。孟子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善于引用熟谚俗语或圣人名言来增强说服力。如《梁惠王上》中: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引用《诗经》句:“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麋鹿攸然。 麋麋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和《汤誓》句“时日害丧,予与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来正反对比论证“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的观点。 又如《公孙丑章句上》论管仲、晏子之功篇中,引用齐国俗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来说明齐国因势利导推行王政很容易。 而在《离娄章句上》中,孟子引用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和《太甲》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来佐证同一观点,雅俗并用,使语言鲜活有力。
四、善用缜密灵活的论辩策略
1.善于把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 孟子是非常聪明机敏的,他在游说诸侯时,总是能设法将话题引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上来。 孟子去见梁惠王,王开口便问“亦有利吾国乎”,针对梁惠王急功近利的心态,孟子就极言求利的危害,以“弑其君”的严重后果警吓他,然后就大谈自己的仁义之道, 诱劝他:“王亦曰利益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上》)又如,齐宣王问他“齐桓晋文之事”,他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齐桓晋文之事者,是以事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事实上,“仲尼之徒”的《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中,都有齐桓晋文之事的记载,可见孟子的“臣未之闻也”是遁辞。 齐桓公一心求霸,所以要问齐桓晋文之事,而孟子是反对霸道的,因而避而不答,但他却随即向宣王提议:“无已,则王乎? ”宣王急功近利,马上问道:“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于是孟子就借机大谈“王道”,将宣王的问题巧妙地转移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上面来了。
2.层层设问,引君入瓮。 孟子在论辩时善于给对方下套,把对方一步步引向自己布好的陷阱,而当对方发现自己中计时,却已无路可退了。 在《梁惠王章句》中孟子用“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连续发问,在梁惠王步入陷阱给出了“无以异也”的肯定回答后,孟子直陈社会现状,痛斥了当时统治者“率兽食人,使民饥而死”的不人道行径。
3.善于发现并利用矛盾。 孟子在辩论中,善于发现矛盾, 并利用对方之矛攻击其盾, 让对方不能自圆其说,陷于被动之地。 如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对话中抓住了告子对“性”定义不明的弱点,乘势诱导:既然“生之谓性”,那么“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 告子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 答曰“然”。 孟子乘胜追击“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性与”,由告子的言论推导出荒谬可笑的结果,告子无理可申,哑口无言。
特殊的时代造就英雄,“百家争鸣” 的格局为孟子准备了一个绚丽的舞台来演绎其风采。 孟子的论辩艺术博大精深,虽历经千年,仍光华璀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幸运的是,不同于《论语》《庄子》等的古奥难懂,《孟子》的语言平实浅近,这使我们中学生能够在仰慕大师的同时,亲近大师,学习大师。 我们在学习《孟子》的同时,把所学到的加以实践运用,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