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真实”谈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实施
2019-01-30施岚
摘 要: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开展对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在探索有效开展活动区活动的策略和方法中,把目光投向活动区活动教学的创设、组织形式,让幼儿真正做到通过自己的探索或与同伴材料的互动中学到知识。由此,使幼儿园的活动区的活动真正有别于集中教学活动为主的常规幼儿园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回归自然;活动区创设
区域活动作为目前备受推崇的活动化、游戏化、自主性强的课程形式。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在“亲近自然,儿童为本”的办园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推进园本特色课程研究的实践。逐渐将区域活动作为串联教育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的一条主线。让幼儿园区域活动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真实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中共同游戏、学习、生活。
一、 室内活动区创设的整体思考
通常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分为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等等。也有的幼儿园把区域分成常规区域、主题区域和特色区域。其实不论怎么分类,孩子的区域活动不外乎就是两种:一种偏向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一种偏向学习性的区域活动。游戏倾向的区域活动一般是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喜欢选择的。这一类的区域一般来说具有创造性,玩起来热闹。而学习型的区域一般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幼儿操作,通过与材料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类区域活动相对来讲比较安静,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介于此我园将班级区域划分为自主性学习区和创造性游戏区两大类。在上午的集中活动以后开展自主性的学习区域如: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阅读区。时间上的安排分别是:小班30分钟,中班40分钟,大班50分钟。下午开展创造性游戏区域如: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时间上的安排分别是:小班40分钟,中班50分钟,大班60分钟,一周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少于三次。在活动的组织上,每次活动的重点指导区不同。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热闹和安静分开,游戏和学习分开,不会互相干扰。保证各区域的有效开展。
另外针对区域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园在借鉴“高瞻课程”理论和参考了多本区域活动研究的书籍后,通过实践,慢慢形成了我园特色的区域活动四部曲。即:预约环节——操作环节——整理环节——提升环节。
(一) 预约环节
我们通常在吃点心后的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进行预约区域活动。这时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结伴,自由地讨论今天想和谁玩什么区,想怎么玩,有的大班的孩子们会在前一天就约好自己几个一起玩的小伙伴,明天继续在同一区跟进之前的游戏。也有的会临时组合,商量今天想玩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对待将要进行的区域活动事先做了一个计划并自主地表达出他们在操作环节中想要玩哪个区,想要怎么玩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教师会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并表达他们关于活动的想法,积极对幼儿的想法做出回应,给出建议。在这个环节,我们的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材料提供者、组织分享者和观察者。
(二) 操作环节
主要是幼儿自主操作,这是区域活动的核心部分。这个环节,教师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和适时引导者的身份。观察不同幼儿的操作情况。重点记录重点指导区的幼儿操作情况,作为评价幼儿发展的依据。适时帮助幼儿提升,适时引导正确行为,适时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三) 整理环节
距离时间结束五分钟,教师播放音乐,提示幼儿按照材料的标识把材料进行分类摆放,物归原处,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整理,中、大班幼儿基本自主整理或和同伴共同合作整理。这时候教师扮演协助者和鼓励者,协助年龄小的幼儿整理。鼓励中、大班幼儿自己整理或者合作整理。
(四) 提升环节
提升环节是区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对区域经历或者已经实现的事情进行一个回忆的过程。这时候教师扮演回顾组织者,通过图片、视频和记录表等方式,并以追问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持续性思维,鼓励幼儿完整表达,尝试解释并拓展幼儿所说所做,帮助幼儿重整、提升活动经验。小班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以照片或者实物进行回顾,比如:“你今天和谁一起玩的?”“好玩吗?”中大班要求要遵守一定的常规,以照片视频或者口述的形式进行回顾:“你认识了哪些朋友,你们玩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样合作的?”教师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加以引导,大班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的讨论商量出解决方案。这时候教师就是一个经验提升者。
二、 户外活动区的创设
我园地处城郊靠山,环境好、空气优,占地21亩,绿化面积达3500 m2,幼儿园种植的果树、花卉种类多。幼儿园拥有草坪、山坡、树林、沙地、石子小路等多样性的大自然户外场地。依据我园得天独厚的户外场地特点,首先我们对全园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划分了自然游戏区、户外运动区、种植区、沙水区、生态水系区、装扮区、自主游戏区、半开放的户外建构区、阅读室和涂鸦区等户外活动区。幼儿以户外自然环境为舞台进行角色扮演、建构、涂鸦、沙水游戏、体育游戏等活动。大家都看到了,在户外体育运动区中我们以材料作为划分区域的标准,创设了趣味攀爬凳、有趣的轮胎、挑战油桶、百变PU管、好玩的圈、好玩的球等。挖掘这些主体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互动所产生的多种趣味性的玩法。充分做到物尽其用。我们还根据幼儿使用运动器械的特点,创设了车类区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创设了各種挑战关卡,有“过桥过饼,限宽限高门,上下坡”等。孩子们都能找到或创新出适合自己的玩法。我们还根据场地地形特点创设了树屋、绿野仙踪等自然游戏区,利用现有的大型器械创设了海盗船大冒险、蹦跳床、万能工架等大型器械活动区。以基本动作作为划分标准创设了弹跳区等等。在有些运动区我们的教师制作了任务卡,孩子们自主选择任务卡进行挑战。挑战成功后可以到老师处打一个钩,所有任务全部完成就可以兑换一个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能全面地发展走、跑、跳、钻、爬、平衡等运动技能。我们还在活动区附近设置了材料小屋,里面准备了充足的材料,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创新的游戏玩法就近取放材料。孩子们在户外草地、小木屋、小帐篷里开展角色游戏。生态艺术涂鸦长廊孩子们尽情涂色、涂鸦、创作。半开放的建构区、玩沙区中幼儿开心地进行探究、建构。亲子阅读区,生态水系区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开心、真实的笑容。自然与游戏融为一体,孩子们在天地之间快乐地游戏,在游戏中获得锻炼和成长,更在成长中体验一份童年的真、善、美。
三、 幼儿园社会实践区的活动探索
我们知道,到了中大班,班级单独的角色区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游戏的需要了。没有互动,孩子们玩着、玩着就会觉得不知道还可以玩什么。没有新的游戏主题了,没意思很无聊。因此我们大胆尝试,魔方小镇和生活体验坊就是在此思考下的产物。并且类似像魔方小镇这样的活动形式又有别于班级的角色游戏,他更自主自由更加的真实,社会化,生活化。是各种社会角色社会活动的真实实践和体验。
因此我们的中、大班在保留班级自主区域的同时,增设了社会实践区——魔方小鎮和生活体验坊。创建之初,由中、大班每个班负责创设一个游戏的主题。比如有的班级是超市,有的班级是医院,有的班级是茶艺馆,有的班级是影剧院等等。这样一个小镇和生活体验坊的雏形就形成了。孩子们在游戏区中自主选择角色,打破班级的界限相互互动游戏。但为了踏实开展好社会实践区的游戏活动,一开始我们只是先让,一个班、一个班轮流进入活动区,等到两个月左右孩子对这样的活动形式,活动材料都熟悉了,才安排进行两个班级的混班游戏。当班班混合孩子们玩得很好以后,才开始尝试一周拿出一天的时间进行中、大班的大混合。我们相信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基础,我们的游戏才不只流于形式,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才是最开心的,他们的表现才是最真实,最原始的。
另外班级的角色区和混班、混龄社会实践区如何有效融合也是我们在实践中一直纠结和研究的课题。一开始我们觉得有了这样的混班、混龄社会实践区班级就不要创设角色区了。但在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一周,甚至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两三周才会轮到一次进入社会实践区,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对角色游戏的需求。那么班级角色区的创设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并且,孩子们在社会实践区中游戏每一次都会有很多的问题,有待在游戏结束进行梳理。但是如果没有班级角色区孩子们就要等很久以后才能再一次试一试,玩一玩,看看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可能孩子们早都忘了该怎么解决了。有了班级角色区孩子们就可以在班上角色区来梳理解决问题,以便下次进入社会实践区时能玩得更好。因此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班级角色区和混班、混龄的社会实践区应该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
四、 总结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生机盎然,惊喜无限,新鲜而美丽的。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备受孩子们青睐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社会,体验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从来不认为教育是一项任务。教育应该是一种常态。每一次当我们在幼儿的游戏中静下心来倾听每一个真实的声音时,都会被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满足所触动,从此在百花齐放的幼儿教育中更坚定我们的方向,坚持我们的追求。不断了解孩子,解读孩子,踏踏实实给孩子真实的教育。也许我们做的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做的都是最真实的。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幼儿的游戏最终能回归到生活、自然和真实。
作者简介:
施岚,福建省永安市,永安市燕南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