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9-01-30刘妍兰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数学反思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能力。目前,许多高中生都存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现象,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反思能力。本文将系统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反思能力的因素及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參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一、 引言
现阶段,虽然新课改及新高考的实施改变了高中教学模式,但仍有部分教师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主要以讲授为主,再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知识。面对这样的学习状态,学生会缺乏良好的反思空间及意识,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还会影响数学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思维始终都会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提炼出思维中的核心内容,还可以有效地对思维过程进行调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反思能力的因素
(一) 教师方面
首先,目前的反思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教师的反思,即教师需要如何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状态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高中数学教师会通过反思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有益影响,若教师的反思水平较低,那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效果也会更差。
其次,虽然高中教育经历了新课改及新高考的改革,但是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反思空间。
最后,部分年轻高中数学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而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则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都会对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 学生方面
首先,大部分的高中生未能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在思考问题时也过于重视答案的对错而没有正确的数学思想。数学非常重视逻辑性,但同样也重视质疑与批判。学生的反思仅仅只能发现表面的问题,而不愿花费过多精力去思考深层次的问题。
其次,现如今的高中生易于陷入题海之中,这种盲目做题的方式显然无法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即便部分学生愿意反思考试或作业中的错题,但是反思效果欠佳,有些甚至会等待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无法自主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如学生在复习时只是简单地将知识罗列出来,而无法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最后,部分高中生缺乏反思毅力,虽然具有反思学习但是持续性较低,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放弃,尤其是遇到较难问题时过于依赖教师或同学讲解,不愿意主动反思。更有甚者会直接放弃较难问题,缺乏良好的反思毅力。
三、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一) 学会学习的需要
高中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高中生通过反思能够多角度的发现问题,进而不断优化自身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若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显然无法充分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反思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特征并积极总结归纳,将知识内化吸收。
(二) 数学抽象性的需求
高中数学抽象性很强,若要求学生将某模块知识理解透彻仍然存在困难,主要因为数学知识会涉及不同背景。每一次数学学习活动都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机会,主要因为每次的学习背景不同,若学生能够在不同背景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那么便会对知识产生新的认知,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高中数学具有许多知识点,若学生无法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将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理解数学概念需要不断更新认知,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会使得整个过程重复多次,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知识理解透彻。
(三) 全面发展的需求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时代的高中生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生活缺乏交流沟通能力、学习缺乏正确的方法等。反思能力实际上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审图与思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爱上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学生的反思是不断发现完善自我的过程,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才知道应如何学习与思考数学知识,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反思空间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具有时效性,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反思空间。否则学生的情感体验会快速消退,进而对知识产生遗忘。高中数学教师应精心备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备课阶段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推敲与研究,同时需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内容,并逐渐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诱发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三角函数知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掌握知识。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时以做题为主,他们认为当掌握基础知识概念后通过题目则可以加深印象,这种错误的认知会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课前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无法引起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预习习惯,再通过课后回顾反思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时,课前预习需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即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标记处所遇到的问题;课后回顾可以反思预习时为什么会遇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后续是否有改进措施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回顾反思习惯。
(二)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反思能力
思维导图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及创意,具有发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加深對学习过程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许多学生经常会遇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经常抱怨无法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难题却觉得并没有那么难,主要因为学生未能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导致无法灵活运用。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既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作用,只需点拨学生各级关键词即可,通过巡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构建时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完“平面向量”时,教师便可以提出以“平面向量”作为关键词,以基本概念及定理、线性运算、坐标表示及数量积作为二级关键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在构建时会通过回顾与反思探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思维导图总结自己的反思结果。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题目的变化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加强解题指导,运用反思日记
解题能力是高中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反思对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既可以提高对解题方法的认知,还会反思自己的审题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解题后进行反思活动的关键。审题应弄清楚题目各条件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已知定理将其进行转化并找出答案。其次需要重视反思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对经典题目进行深度挖掘,达到做一道题如做一类题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反思整理解题过程及方法,并探究是否有更有方案。最后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形成一题多解的良好习惯,因此面对一题多解的题目讲解指导时,教师不可直接将方法告诉学生,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他的解题方法。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反思日记,让学生对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记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反思日记并非流水账,也不是单纯地将所学知识记录下来,而需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因此需要加强对反思日记的检查及指导,通过反思日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形成因素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瑞.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4.
[2]何晴艳.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4(30):36-37.
[3]张运英,蒋美文.基于“过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反正弦函数”的教学与反思[J].上海中学数学,2018(11):36-39.
[4]吉缪明.教学想象力:高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基于对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理解[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7-8.
[5]金华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0):192.
作者简介:
刘妍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吴忠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