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30谢冰洁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

谢冰洁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針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从研究氛围营造方面、实验教学设计方面、重视总结学习方面、加强教学评价方面,细化阐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研究能力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干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性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参照学生的兴趣及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因此,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结合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可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长期采用相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情况。由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专业知识较多,且种类相对复杂,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1]。第二,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欠佳。高中化学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状况,还应注意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可知,化学教师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掌握方面,未能充分重视其能力培养状况,进而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相对受限。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针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研究氛围营造方面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学习法的特殊性体现为:其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主要目标[2]。根据这种方法的特征,在整合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将课堂氛围作为重点,通过营造良好研究氛围这一途径,充分促进研究性学习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实践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变更教学场景、合理使用教具等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以激发其研究兴趣。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为例,高中化学教师可经变更教学场景这一途径,完成教学氛围的营造。如带领学生共同到操场上,引导学生找出操场中所有以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如篮球筐、健身器材等)。这一现实场景可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操场中金属材料,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及研究能力。

(二)实验教学设计方面

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相对于单纯理论知识学习而言,实验的研究属性,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利用研究性学习法教学时,可将教材中的实验部分作为重点,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储备,并促使其获得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

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离子反应实验为例,在完成Na2SO4溶液与KCl溶液、BaCl2溶液的离子反应实验前,可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离子反应知识,分析如下问题:Na2SO4溶液与KCl溶液、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关键性条件是什么?如果采用其他含CL-离子的溶液替换KCl,应更换成哪种溶液,才能确保反应产物中有沉淀产生?

基于研究性学习法的离子反应实验设计,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离子反应实验的本质,进而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实验设计形式而言,研究性学习法的引入,可充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索欲望。学生确定问题答案的过程,要求其不断分析离子反应的特征,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重视总结学习方面

结合既往高中化学教学经验可知,高中化学教学的难度主要体现为:教材涉及专业知识较多,部分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随着高中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数量、种类逐渐增加,其容易在实践学习中遇到记忆混淆的状况。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可在充分重视总结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不同知识。

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安全知识为例,为了促进学生对实验中浓碱、浓酸洒落处理方法的记忆,可采用研究性学习法进行合理引导:第一,判断实验台表面洒落化学物质的性质。第二,依据洒落化学物质的性质,借助中和反应确定其处理思路。当学生形成先判断化学物质性质、后确定处理方法的解决思路后,即可更好地理解浓酸、浓碱洒落实验台处理方法的异同点。

(四)加强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无疑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性环节。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对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而部分能够及时开展教学评价的化学教师,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未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结果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可采用加强教学评价这一途径,促进研究性学习法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充分整合。

例如,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高中化学教师可分别从问题质量、学生积极性、学习成效等方面,综合展开评价。对于评价环节发生的不足,确定可靠的解决措施,并落实于后续研究性学习中。随着教学评价的持续开展,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法的了解及学生学习兴趣等的了解不断深入,有助于教师设计出更加契合学生需求的化学教学方案。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了有效发挥研究性学习法的价值,高中化学教师可结合当前化学教学现状,采用恰当的策略,实现研究性学习法与高中化学教学的充分整合。此外,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反馈,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案,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芸.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71.

[2]刘倩仪.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56.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加强中美高校双向互动 开展深度国际教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