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结合方式的研究

2019-01-30董庆珍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校本教研

董庆珍

摘 要: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是大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其在大家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行业,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很多学校在传统教研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教研的模式,这两种教研方式有着不同的优势,合理运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提高教研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网络教研;校本教研;结合方式

教研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渐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将教研活动放在了网络平台上,而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性,也在逐渐显现了出来。网络教研方式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研方式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一、网络教研的发展要求

根据对传统校本教研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时间限制、资源不足、评论反思失效等问题,是影响校本教研成果的主要原因,而网络教研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要想很好地使用网络教研方式,我们必须做好相关的前提准备。

(一)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支撑

网络教研方式不能依靠教师个人的博客、微博等,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网络教研平台的建立,所以,学校的信息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较为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系统、办公信息平台、电子图书室、教学资源库、教学保障系统等,只有具备完整的网络校本链接,才基本具备网络教研的条件。

(二)加强教师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在网络教研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活动、记录、反思、方案设计等,都是通过网络方式来呈现的,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流研讨,也是建立在网络软件平台上的。因此,为保证网络教研的顺利开展,我们要保证教师的网络使用能力、网络教学能力以及信息数字化处理的能力。保证教师在脱离黑本和笔记本之后,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保证网络教研的全面实施。

二、网络教研在校本教研中的实施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还要有宏观的教育视野,在具备网络教研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步规划,才能正式开启网络教研的安排。

(一)建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网页

网络教研的开展,需要学校的全力支持,根据学科内容,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学科网页,并由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设计,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教学资源等优秀内容的展示和更新;各学科教师提供相关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资源;由教师年级组长负责整理、筛选和提交;信息人员负责信息化处理和上传。在板块设计上,我们可以加设精品课、论文、训练、教案设计等内容,丰富教研平台的材料。

(二)鼓励教师注册教学博客

在进行网络教研的过程中,不仅学校要设置统一的平台,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地注册个人博客,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程中遇到的经典案例、对教育问题的个人观点和感悟等,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交流,丰富自己的思维。教师个人博客可以设置“个人学习小记”“教学论文”“实用案例分享”“课堂教学趣事”“德育教育思考”等内容,可以供其他人参考研究,也可以一起进行总结分析。

(三)开设网络教学论坛

在学科网页和教师个人博客走上正轨之后,我们可以增设教学论坛,平台上设置学科分类、年级分类、内容分类等。通过教师身份认证,可以实现地区跨越互动,让相同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能够实现跨时空的教学资源整合。在论坛内容上,包括年级教学措施、学科教研活动、精品课程分享、教材及教案分析,以及教师对教学的建议、反思、疑惑等,让不同教育主体的思维和观点能够发生融合和碰撞,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网络教研的优势分析

网络教研相对于传统的校本教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优秀的课程资源、论文资料、教學案例等,是进行教研活动的重要资源,在网络教研的模式下,我们可以根据所有者的个人意愿,对资源进行整理、上传和分享,打破了资源开放性差、不能满足教研目标的困局。所有教研参与人员,都可以对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浏览,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以实现教研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主体的多样性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常常是以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学校的领导人员、聘请的专家等作为主体,对教研问题进行讲解和阐述,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接受的人群发生了变化。而网络教研讲究打破了一切主观条件进行交流,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活动中沦为陪衬,不能参与的问题。

(三)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人们在交际的时候,有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在网络上更加随意,而网络教研的活动方式,正好可以让教师在一起畅所欲言,和不愿当面点评别人的尴尬。让自评和互助的内容更加真实,让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收获。

综上所述,网络教研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的出现很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新课改的变化,通过网络平台的共享,不仅能够实现多主体的跨时空互动,而且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学习和教研活动的平等合作性,在交流上更加民主。利用网络的优势,把教师头疼的教研变成一种大众化的活动,让教学打破了固有的体制,充满了活力。

参考文献:

[1]罗晓玲.提高教师网络校本教研能力的方法[J].新教育,2017(13):57.

[2]李晓华.提高区域网络教研实效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25):38-39.

课题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校本教研中应用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GS[2019]GHB1596。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校本教研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