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剪纸传承的实践探究

2019-01-30刘玉玲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进校园剪刀剪纸

2009年9月中国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中国剪纸的艺术魅力。

一、剪纸的发展

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在金属箔片、布帛、兽皮、树叶等薄片材料上剪镂象纹的技艺。到汉代发明纸张后,这种技艺材料就应用到纸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剪纸”,一直流传世代民间。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早有影响。早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

柔远初中剪纸,从2008年提倡剪纸进校园进课堂,2010年正式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培养了一大批剪纸优秀学生,辐射到了更多的家庭,走向了社会。

二、剪紙进校园的有利因素

1.硬件设施齐全,学校大力支持

我校有200平方米的两间大教室,桌凳齐全,专门供剪纸教学用。剪纸用的剪刀彩色纸都由学校提供,保障供给。每学期都有200多名剪纸爱好的学生参与。

2.资金到位,专家引领指导

我校被庆阳市文明办确定为乡村少年宫培训中心,每年考核合格后,有50000元的活动经费为我校开展剪纸进校园提供了经费保障。我县的赵星萍和曹永琴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非遗剪纸传承人,他们为我校剪纸进校园做到了技艺引领。

3.领导重视,时间分配合理

我校每周星期四下午五六节课时间,是专门的校本课程活动时间,为剪纸教学提供了时间保证。学校提出“普通+提高”的教学模式,每个班每学期至少上四到五节美术课,做到普遍学剪纸,每周四下午的校本课程时间有200多名剪纸特长的学生参与学习,使剪纸教学在普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制度约束,教师积极参与

我校制定了严格明确的考核机制,校本课程辅导老师的考核和学校的评优选模、职称评定联系,每位老师都愿意参与、积极参与。每学期结束都举办大型的展览,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以借鉴提高技艺。

三、剪纸进校园进课堂的优点

1.培养观察能力

艺术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必须善于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多注意多记忆,以便在创作中拥有丰富的资源。

2.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剪纸的过程看得要细,做得要准。在长期的练习中就练习了手眼协调的能力。

3.培养耐心

剪纸需要专心致志,按照提前构思画好的线条,小心刻剪,达到精益求精,急于求成容易戳破弄烂。久而久之,就练就了孩子处事沉稳、耐心细致的好性情。

4.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剪纸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5.提升智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头上。”我们也常常将“心灵”“手巧”并称,因此,不难看出,培养一双巧手也就意味着提升了智慧。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与潜能的挖掘。在剪纸中,孩子们通过眼睛的观察,大脑的构思,双手的剪裁等一系列步骤,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使大脑得到了开发与提升。

四、剪纸进校园进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不会借鉴学习

现在大多数学校以及老师和家长给孩子教剪纸的时候,都是用复印的图片让孩子剪,图案的选择也欠妥,有些图片太成人化,复制的名人肖像仕女图等等很不适合孩子,并且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临摹作品,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有童趣的,并且多鼓励孩子创作。民间剪纸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适应时代的新作品。因此,我们在剪纸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求并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民间剪纸的制作方法和创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何运剪镂空;如何折叠剪纸;如何冒剪抓形象和特征;如何剪基本特征的外轮廓线;如何剪镂形象的结构纹、动态纹、装饰纹;如何立意、造型、构图;如何运用有意味的符号、纹样镂空装饰;如何处理点、线、面造型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把民间剪纸的基本功技法学得扎实,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如何在内容、形式、材料上创新。

2.安全第一

在剪纸的过程中,都要用到剪刀,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正确放置剪刀,切忌拿着剪刀玩耍。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

3.不会创作,示范照搬

大多数孩子,看到老师剪什么样的作品就照搬过来,不会自己创新设计。主要是平时没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教师引导欠妥当,示范要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4.不会设计剪纸草图

画出简单图案后,不会描画剪纸草图,黑白层次不分明,不知道该剪掉哪些,该留下哪些。老师应该多多示范加强引导,逐步剪出不同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

5.不细心,作品粗糙

好多学生急于求成,耐不住性子,想法很好,设计新颖独特,但是剪的过程中太急躁,时不时戳破撕扯。有些孩子尽管剪完了,但是看起来很不美观。剪纸需要细心更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慢工出细活正是剪纸所需要的。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朵靓丽的花朵。剪纸必须进入校园。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抓住孩子们的心就是抓住了他们的手,抓住他们的手就是剪纸事业的未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我们的探索之路还很长。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94)“非遗剪纸传承的实践探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玉玲,女,汉族,生于1976年2月,甘肃华池人。1998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美术教师,被华池县教育体育局聘为华池县教师培训专家。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华池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进校园剪刀剪纸
钝剪刀
风有一把剪刀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剪纸
小小金剪刀
剪纸鉴赏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