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01-30刘爽

教师·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

刘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构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121-02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正在逐步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参与的有效创业项目较少,无法有效积累经验。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衔接;只注重职业规范的合理性,忽略了工作岗位的创造性,导致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調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研究背景

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是高等创业教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也是评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重要指标。在大学,特别是在应用学院,创业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统计,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2016年为3.0%,2017届为2.9%,2018为2.7%。可见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并不高,还略有下降的趋势,所以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还不理想。如何避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成功学或管理类课程简单的拼凑,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将学生的需要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的有效而科学的创新教育系统方法,一直是应用大学创新企业家研究的重点。另外,从创业者的成长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满足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的学习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只有课堂没有体系

在实践中,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确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只是创立了自己的角色或多个创业课程,有些企业甚至只把合适的创业课程纳入职业指导或生活规划课程。一些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目的是为一个省的高等教育机构制定创业创新教学大纲,研究发现只有47.8%的高等教育机构有自己的创业课程和39.1%的高等教育机构有这方面的必修课程。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创业方案往往是独立的,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有限,且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教学与实践脱节

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虽然大纲里明确了实践课时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实践课与学生创业大赛、创业活动的内容相脱节,即课堂上讲一套,课下用一套,没有真正做到课堂实践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更不用说实际落实了。虽然有些机构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方案,例如大学生的创业者培训、创业者竞赛、创业者孵化器等方案,但它们往往有不同的主题和学习活动,没有统一、系统的计划与部署,且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沟通不够,以致教学教师不懂实操、管理人员不懂理论。由于管理人员与教师缺乏沟通,一些关于创新创业的专题活动往往与实际的课程活动不同,其内容与课堂内容也不一致,目标受众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群体之间有差异。

(三)没有做到整体与部分的区分与统一

有一些高校已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和学分制管理,而一些高校只是开设了创新创业的选修课。这两种情况都是比较单一的:前者只强调了面而没有针对性;后者虽然有针对性,但没有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导致一些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学生没有被引导和挖掘出来。有的同时进行但在授课对象方面往往没有明确的限定和区分,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按照一个大纲学习同一内容;在开设选修课时,对选课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筛选,既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有创业的目标和愿望,也没有考查学生对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没有关注选课的学生是否有创新创业的潜质和实践经历,没有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区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有创业目标和没有创业目标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需求程度也不同,教学实施进度和效果常常会受到影响。某高校曾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面向所有大学二年级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虽然所有学生都接受了创业教育,所有学生都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但没有区分出真正想创业和根本不想创业的学生,影响了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

(四)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参与教学、管理的工作往往由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负责,即就业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教务管理教师是兼职管理创新创业平台。这样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存在教学与管理脱钩现象;二是师资队伍理论功底不足,管理经验不够,导致有时指导学生的水平不高;三是这些教师还有很多其他业务,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导致教师和学生同时缺少动力。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大瓶颈。

三、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实用,除了理论知识,它还注重创新的创业做法。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实施标志着公立大学学生向企业家转变。创业者除了获得相应的创业知识,还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从单纯的学知识转变为“知识+技能+实践+态度+行动”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的实施必须以实际行动为基础,并以真正纳入理论和实践的实际项目为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