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理科作业,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负担

2019-01-30席大为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减负初中生优化

席大为

摘 要: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它不仅对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且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你知道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理科生作业量大的具体表现及作业量加重学生负担为出发点,论述减轻中学理科作业负担的具体实施策略,以达到创建减负增效的优质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初中生;理科作业;减负

笔者在有关“你知道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80人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其中有15%的人认为学习负担过重是因为上课时间长,有21%的人认为学习负担过重是课程偏多所导致的,有31.7%的人认为家庭作业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另外,还有20%人认为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由于考试频繁导致的,有4.5%的人认为是由于升学压力和校外补课所导致的,还有8%的人表示,对其具体体现“说不清”。由此可见,在引起学生学习负担的诸多因素中,“家庭作业多”是最首要的。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日作业还没写”等搞笑句子,夸张但生动地写出了初中学生疲于应付作业的现状。

学生苦,学生累,早已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口头禅。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业压力的确很繁重。随着毕业升学考试越来越近,很多中学生都下了苦功夫,不止如此,任课老师也对学生寄予了厚望。“作业量大出成绩”的思想在教师和家长中屡见不鲜。每天大量的家庭作业已成为每个学生沉重的负担,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以理化作业为最。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中学生理科作业量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科生作业量大的具体表现

1.作业随意性大,重复训练、题量过大的现象严重

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学生晚上作业要到10:30以后,有的甚至11点左右才能完成。课外作业花费时间过长,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对于身体和心智处在高峰发育时期的孩子们来说,休息时间短,对身体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2.作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初中生提高成绩的策略就是刷题,大量刷题。这些题没有经过筛选,导致学生反复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让学生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题对学生成绩和能力上的进步来说有所收效甚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3.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因材施教

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而因“材”布置作业,造成理科作业没有针对性,搞一刀切。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优等生不断重复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味同嚼蜡,他们被剥夺了享受成功乐趣的权利,同时消耗了本该属于他们探索的时间。这样的作业对基础太差的孩子而言又偏多、偏难,他们即使耗费很大力气也难以完成,最后只能借助作业帮和网络勉强完成任务,只求完任务而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二、加重中學生作业负担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但与学生的作业量这个外界因素有关,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思想误区等内在因素有关,只有找到学生自身的问题,才能从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学习时间长,必然效益显著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时间是效益的保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这句古话的影响下,很多家长老师,逼着学生延长学习时间,增加作业量,并把这样的方法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其实,时间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唯一条件,学习更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时间过长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学会使用“寓教于乐”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

2.随波逐流,少数服从多数

一是教师的从众心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之下,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指标,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准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科教师之间互相攀比,运用“题海战术”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家长的刻板印象,也往往会误认为,学生在校时间越长就越能说明学校“抓得紧”,老师布置作业越多就越能说明老师“负责任”。但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其实是错误的,这样的刻板印象越深刻,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来说,就越不利。二是家长的从众心理。总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不加考虑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拿“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盲目地效仿、追随他人。长此以往,就会压抑学生的天性,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压力之下长大的学生必然是不会快乐的。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拉动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外界对学生的期望,导致学生智力、能力上的改变,但是这种期望与改变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家长或教师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小学阶段期望他们能得“双百”,在初中阶段期望他们能考入重点高中,在高中阶段期望他们能考入“985”“211”等重点大学。随着家长期望值的升高,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多,这种宠爱之下的期望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种负担。

过重的作业负担占用了青少年大量休息和运动的时间,但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4.在过重的作业负担之下,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初中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青春期也促使学生具备好奇、富于幻想力而且热情洋溢等特点,然而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下,学生一进入中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他们独特的个性被各科考试所压抑,他们爱玩、好动天性被枯燥乏味的课堂所抹杀,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教学现状,就会使得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一开始就丧失了学习自信心,产生了自卑、厌学等情绪。

5.在过重的作业负担之下,可能会导致学生各种身心疾病

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心理的紧张和焦虑,长期处于紧张或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下的学生,是难以发展健康的生理和心里的,这些学生不仅可能出现常见的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各种身心疾病。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青少年许多如:失眠、耳鸣、头疼、厌食等不适症状,其病因和心理变量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知,过重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长期焦虑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自己消极的、过于贬低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如:厌世、自卑等。

6.在过重的作业负担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会被影响

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之下,学生必然会无暇顾及运动。一些孩子只知道学习,对其他的人和事物漠不关心,丧失了公民最应具备的公德心和责任心。近年来,初中生在校犯罪的层出不穷与片面追求成绩,与忽视道德素养也是分不开的。

7.在过重的作业负担下,影响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性格和人格的重要阶段,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也在教学考试的多重压力下,学生仅仅按照单一的模式学习与生活,学生就失去了获得其他生活知识、技能的机会和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缺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有的甚至连最简单的个人卫生都得家长代替去做。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没有为社会发展输送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不但导致了学生人生的失败,也导致了整个教育界和社会的倒退。

三、减轻作业量不仅仅是口号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我多年任初中理化教师的经验,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力求少而精,有针对性,设计适“量”理化作业

“教师下题海,学生上岸”。作为理科教师,应该在众多的题型中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作业题,紧扣课程标准,宜精不宜多,难度适中。同时,在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方法,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分层次布置作业。例如,在作业的设置方面,教师可以采取A、B型两种不同难度的习题,A型题以基础为主,难度低,要求全体学生完成,B型题旨在培优,要求优等学生完成。通过这样的方法,从“量”的方面控制数理化课外作业的数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2.把握难易程度,设计优“质”理科作业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具体吸收和理解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时具备一定的选择权,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时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一样的教学要求。对优等生可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练习题,既有挑战性,同时提高能力。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提供少量的、巩固基础的练习题,循序渐进,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例如,在布置计算题的相关作业时,教师就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已经领会计算运算的学生做具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率。让只是了解但没有领会的学生做简单的计算题,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夯实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习。等学生对基础知识彻底理解以后,再让其做有难度的题作为巩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计算水平。

3.注重能力,设计实践性和观察操作性的理科作业

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注重对作业多样性的运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与能力。运用理化实践性作业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还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发散的发展,促进教学的展开。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长久发展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实践性的作业和观察操作性的作用具有同样的特点,都需要学生亲自投入,在观察、分析、总结、归纳中得出答案,经过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和质疑,讓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课本知识,并将其内化成一种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4.点赞激励,多元化批阅与评价理科作业

在评价作业时,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仅从回答的准确率这一个方面来做评价,更应该从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完成作业态度是否端正等方面,给予他们肯定评价,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觉性。笔者建议理科老师在作业批改中也使用“符号+评语”的方式,简要评价学生本次作业的亮点和不足,这也是老师和学生的另一种沟通交流,这种交流既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喜欢理科,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数理化的习惯。

中学理科作业的核心是巩固知识、加强训练和检测反馈,是初中理科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何合理地布置作业,让作业更大化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同时让大多数学生乐于做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高难度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不断“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何小军.优化数学作业,实现减负增效[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4(12).

[2]吕兴军.实现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初中数学作业之我见[J].中原文化研究,2008.

[3]包逢祺.优化作业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四川教育,201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523。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减负初中生优化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