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探究

2019-01-30黄晓芬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学校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课堂,丰富了教学手段,给枯燥的课堂带去了新鲜感,给学生带去了更多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及成长都有着积极影响。信息技术的引入,也给较为枯燥、较为严谨的数学课堂带去了生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进行详细的探究,希望能为相关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灵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融合探究

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较大,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难学的学科,加之数学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厌烦度,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课堂中,可以有效解决教师、学生头疼的问题,可以协助数学教师对学生展开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充分展示数学内容及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断完善及改进教学方针。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成熟化,教育观念与教学手段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更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也被引入教学中,替代传统课堂的滞后教学手段,用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展开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成为教育事业的新目标[1]。在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始终坚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教学宗旨与教学方针的,是不断进步的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点毋庸置疑。

(二)时代发展下的客观结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更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下的客观结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符合教学改革宗旨,是教学事业进步的必然之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优势较为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让这种教学模式在各类创新教学模式中站稳了脚跟,做到了与时代接轨,促进了数学教学的进步。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时代发展下的客观结果。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优势

(一)有助于挖掘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对教学形式进行了全新的改变,更符合教学宗旨,更貼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教材重点与难点,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带动了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2]。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与数学知识近距离接触,还可以在接触知识的过程中大胆畅想、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数学教师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上,对于传统教学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对于学生而言充满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丰富的音频或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目光,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高度集中的思考,加之数学教师的鼓励,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引入,各种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活动也会引入课堂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能增添学生乐趣,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三)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本身就具有高效性,是协助数学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工具,减少了数学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时间,节省了时间成本[3]。在抽象数学概念的背后,还能向学生展示几何立体效果,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理解,增强了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方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引入微课资源

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教学资源,微课内容可以是数学教材内容、数学难点、数学习题、数学方法等,是一种辅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课堂资源,覆盖面广,形式不受限制,可以很好地协助数学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减轻了教师负担,增强了教学效果。微课的引入,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身心放松中更好地汲取知识,做到无差别的授课,实现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创新。

数学教材内容中的概念及理念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微课的加入,可以将这些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在几何方面知识的学习中,能刻画出立体形状,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及分析,还能在微课的一系列拓展中,使学生逐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自我解题过程中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微课的构建过程中,数学教师应以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拓展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以由浅到深的形式进行递增,让学生很轻松地融入微课教学中,还能有效避免学生抗拒心理的产生。数学教师还应在微课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连接,让整个微课教学既生动又富有感染性,帮助学生感知学习乐趣、感受数学奥秘[4]。在微课的最后,数学教师还可加入一些鼓励话语,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间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氛围呈现得轻松,让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呈现高效,构建微课完整教学体系,逐步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项综合实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层层分析学生数据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可以采取考试或提问的方式,来获得结果的反馈;还可以将每次的考试成绩作一个图表,方便教师直观反馈。这种方法虽然有一些好的功效,但整体而言很麻烦,而且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下,学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做练习,教师可以对结果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的正确率和错误率,直观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近况,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与帮助,大大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与试卷的打印工作,达到层层分析学生数据的目的。

课堂上采用电脑阅卷的形式,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家长和孩子可以快速得知考试分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问题及学习薄弱环节,并可以及时对做错的习题做到深刻解读;其次,教师可以快速地得知班级学生的最高分及最低分,对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也可以直观看到,省去了数学教师的大量繁琐工作,做到了直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况,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并根据这些结果反馈,直接了解自身教学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网上学生数据,找出集中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并有策略地针对学生整体薄弱环节进行详细讲解,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学生数据,进行层层分析,做到对自我问题的思考,做到对自我教学情况的认知,从而促进数学教师的自我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多方沟通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各种信息技术交流手段层出不穷。现阶段,初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同样也可用于数学交流中。数学教师可建立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让学生在群内交流数学心得或展开数学习题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群内联系人联系到数学教师,让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的初衷就是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为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协助教师对学生展开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大大降低数学知识难度,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及学习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学习[5]。通过多方沟通平台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学习难题可以及时获得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获得较大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较大促进,充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学生成果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需要数学教师举在手中向学生传达,学生往往看不到实质成果情况,学生成果展示也往往发挥不了真正功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当下,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投影优势,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其学习成果,学生可以看得真切,成果展示也发挥出了它的真正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解题步骤等都拍成照片,汇总归纳完毕后,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学习表现优异学生的优点,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将榜样的力量发挥出来,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实现及时分享、及时互动、及时学习的目的,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进步,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步伐,有利于学生成长、学习,有利于数学教师的教学,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长远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教师还应再接再厉,把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得更高效,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为我国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三平.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1-12.

[2]何贵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研究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5):33-34.

[3]李建伟,康淑瑰,田果萍,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9):181-182.

[4]单巨东.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4):207-210.

[5]刘庭芳.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7(6):88-89.

注:福州市市级课题《信息化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研究成果(FZ2017GH128)。

作者简介:黄晓芬(1974.3—)女,汉族,福州罗源,福建省罗源县第三中学,本科,中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