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19-01-30徐海虹

教师·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体系

徐海虹

摘 要:体育舞蹈课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体类的重要选修课程。其生源以非体育专业学生为主,学生在知识基础、兴趣特长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缺陷,给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障碍。文章基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实际,探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瓶颈与对策,以期高效构建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公共体育舞蹈;艺体素养;校本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84-02

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体系,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它的学科价值,认清其面临的诸多困境,从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明晰的课程教学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选修该课程的高校学生。

一、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对于高中生而言,大学生具有较为宽裕的自主支配时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剧、购物、刷朋友圈不能自拔,忘却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学习使命,在娱乐上过度放纵,这不利于其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集文化、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课程通常设置在周末,能够让学生合理地利用周末的闲余时间进行学习与活动,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养分。

(二)提升学生的艺体素养

体育舞蹈技能教学以体育舞蹈基本技术和心肺机能训练为主,分摩登舞项群(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和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其集音乐、舞蹈、竞技、健身等于一体,具有明显的艺术发展与体育锻炼的功能,對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与体育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

信息网络技术在拉近人们的空间距离的同时也拉开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当代大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常常将自己封锁在狭隘的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社交意识与能力逐渐退化。公共体育课程为大学生的健康社交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同专业与学习背景的彼此陌生的同学共同学习,通过舞蹈的交谊、合作,增加了沟通交流的机会,拓展了人际交往圈。

二、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习态度不端,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大都为非艺体专业学生,尽管该课程非冷门课程,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课动机方面并不单纯。部分学生抱着对该课程的好奇来选课,对课程认识不足,面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以及难度较大的技能训练课程时,会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还有部分学生以争取学分而选课,至于选什么课程则无所谓,选课的随意性、从众心理严重。“三分钟热度”在本专业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即课程刚开授阶段学生间交往积极,学习较为主动,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学生的逃课、上课睡觉等现象明显增加,学习主动性欠缺。

(二)课程体系不明,缺乏校本特色

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多以《体育与健康》《体育舞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选修课程系列教材》为蓝本进行理论知识授课以及技能教学。课程普遍存在偏重理论授课,技能实训比例偏少的状况;在课时安排方面趋于平均,没有在重要章节以及重难点技能训练方面有所侧重;没有突出重点知识章节的学习;拘泥于教材,没有根据学情、校情进行灵活设置与调整,缺乏特色。

(三)师资力量短缺,缺乏教学热情

体育专业师资短缺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师范类高校尤其如此。不仅在人数上趋于紧张,而且在学历上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偏于理论型,专业舞蹈技能较为薄弱。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中已经疲于应付,因而在选修课程上花的精力十分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考核压力导致教师教学热情低下,职业倦怠情绪滋长,这既不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

(四)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时代特色

教法是驱动有效教学的“三驾马车”(课程、教材、教法)之一,其中教法又是关键性因素。教法要随着世情、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突出时代特色,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但在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中,理论教学灌输化、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现状较为突出,重理论轻实训、比例失衡的现象突出。且教师在新技术使用上过于传统保守,不愿意尝试新兴的数字化教学媒介,使得课程的时代特色不明显。部分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只是将纸质教材电子化,即制作成PPT照本宣科,使得新技术运用得过于形式化。

三、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问题的突破策略

(一)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查与考核机制

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考查与考核的严厉程度远远不及普通的必修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的应付倾向。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教学成效,高校需要对师生双方予以严格的要求。在学生的考查方面,高校可以采取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各占1个学分的方式,考试成绩包括体育舞蹈理论考试成绩与技能达标成绩,各占50%,考核及格者才能获得1个学分,对考核不达标者仅提供一次补考机会。平时成绩以可量化的出勤率直接量化,每缺勤一次扣0.1分,最高扣满1个学分。以严厉的考核方法来保证学生的出勤以及学习效率的目标,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师的授课的考核,需要采用抽检教师的教学设计、推门听课、视频监控、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予以综合评定,确保教师在教学态度、课堂驾驭、教学实效、师德师风方面符合要求。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侧重于舞蹈技能教学方面。在课时设置方面,理论部分建议控制在10至16课时,技能训练课时控制在20至26课时,理论课与实训课交叉进行,方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舞蹈技能练习课程方面,需要根据校情、学情进行灵活调控。就师范类大学而言,男女生比例存在严重失调的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舞蹈选课方面,男生比例不足15%,因此应该在个人舞种方面进行侧重,必要时可以让女生跳男生舞步,弥补男生人数上面的不足。另外,鼓励整合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跨校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以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为例, 其位于南昌瑶湖大学城,与江西科技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相邻,通过开展跨学校的公共体育舞蹈选修课程合作,能够解决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