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2019-01-30郑晓霞

教师·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郑晓霞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学科能力与学科品质,其形成要素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基于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性,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感知力,用任务驱动导向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辩证性,通过模拟职场情境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54-02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核心素养”[1]。《意见》指出: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意见》发布后,关于英语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讨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中,关于中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本质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不仅包含了对传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学习,还强调了针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2]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为各学科教育教学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目标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有明确的育人价值指引,各素养间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在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时,如何培养其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呢?

语言能力指的是在各类社会情境中,能够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能够准确理解他人话语的含义。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

文化意识主要是指21世纪背景下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应用国家的国际理解力和不同文化交流能力。英语语言学习中所带来的学科价值、文化交流、情感交流十分重要,以期通过英语学科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思维能力指通过学科学习所积累、掌握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通用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识别、理解、推断作者、说话者的意图与出发点。

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积累,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其中还包含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保持学习乐趣。对中职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中职生学会学习,培養其自主学习的想法和方法,并努力实现终身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基于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充分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事半功倍。

(一)语言能力培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有效性

在英语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重中之重,借助语言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在中职英语新大纲词汇表中,共收入词汇2200个左右;而中职生词汇基础较薄弱,词汇学习效率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现如今,互联网在中职生里普及率已近100%,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百词斩”为例,“百词斩”是当下十分受欢迎的一款学习软件,主要通过图片识记英语词汇,在每个单词界面显示相应的趣图和例句。[3]在识记单词选择中,若选择有误,软件会对此单词进行具体的解释,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单词的形近词、词根词缀拆解等多种记忆方式,帮助学习者识记词汇。如a-加在单词前,表示“在…的”,ahead在前的[a+head(头)],alive活的[a+live(活)]。学生通过运用词根词缀法,在词汇识记中可以事半功倍。

网络平台中的“英语流利说”“口袋英语”等应用软件也为口语练习提供便利,通过变速练习、口音检测,使学生跨越时空进行口语训练。“英语美文朗读”“开言英语”等栏目以视、听、说的方式,分享西方见闻,介绍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热点、时事政治,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文化感知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以“每日英语听力”APP为例,在“走遍美国”专栏中,中职生可根据其中的音视频材料,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并通过跟读原文,根据系统判定的发音情况进行调整,反复播放视频内容进行模仿。在调整语音语调的同时,学习了美国风土人情。中职生可依托网络自主学习英语,以掌握学习的要领、养成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学习动力。

(二)文化意识培养:小组合作探究,提升感知力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致使学生被动地学习英语知识,而忽略了其英语文化的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则通过感受积极的英语文化,在其中进行英语学习的情感意识建设,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学科的热爱构成良性循环。[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学生相互交流的结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启迪,从而引导小组成员积极探索、集体研究,实现团队合作。因此,教师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合作和各组间的竞争、合作,主动探究其中的文化意识,提升感知力,从而多方位地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提升跨文化意识。

以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1“ Nice People, Nice Places.”为例,教师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通过此方式达到英语学习的自我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课前明确小组合作内容,预告学习形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过组长培训,明确小组成员任务。通过“英国组”“意大利组”“法国组”等目标探究,主动探求各国风土人情、文化特点。在知识收集、探究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各类文化现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形成自身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立场与态度,进一步提升对西方文化的鉴赏能力。

小组合作、竞争式的学习方式,可引导学生在“争鸣”式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水平。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依托集体的力量进行探究学习,在集体合作中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三)思维能力培养:任务驱动导向,提升辩证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硬性灌输更有价值,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5]在英语阅读材料中,内容涵盖了科学、自然、人文等,不仅包含词汇、语法学习,还有价值观输出,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素材。

例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汽车专业英语》Unit4“ Make My Car Safer.”的阅读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设疑、细读,用问题引导:“How to make car safer?”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揣摩、理解、领会文章整体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Can human drivers be replaced by robots? In the future, can the cars fly in the sky?”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从而更加专注于文本阅读和文化学习,由文本拓展延伸进行深度思考,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在激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深挖文本内涵,主动进行思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四)学习能力培养:模拟职场情境,提升积极性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教师须侧重学生交际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学生的真实英语学习能力和当下的学习水平,以及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可通过职业化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从而培养起学生对英语应用的积极性。

例如,在外研社《幼师英语》Unit 1 “Welcome to Sprout Kindergarten.”中,课本内容的应用性较强。在双语幼儿园背景下,教师以Unit1的对话为会话基础,由小组成员分饰幼儿、教师等不同角色,并且要求中职生灵活应用Unit1的句型进行幼儿园不同功能区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能使其产生使用英语语言的冲动。中职生通过问题情境激趣促思,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教师可以举例本单元的关键词汇与句型,以供学生参考应用,如:用“Where is the dormitory?”组织学生模仿练习,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中职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英语实践活动,在模擬职场情境中提升学习能力。

三、反思与建议

核心素养是中职生多元发展应具备的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探索的重心,是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而科学的、全面的、多元的过程性评价是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实施的基础。学业水平测试往往重视语言知识的考查,尤其是单词的识记、长难句的理解、情景的应用,因此,掌握技巧性识记词汇、提升词汇识记效率等问题迫在眉睫。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英语语言的分析、自我观点的表达、他人观点的分析的要求提高。在中职英语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和诊断十分必要。

教师通过口语、书面表达等方式,考查学生英语语言输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制定学科的评价标准,自主思考英语语言学习能力考评维度,并进行自评互评,由此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思考与交流,实现“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邢德清.基于新课标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382(5):65-67.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5):79-85.

[3]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

[4]谭洋玉.从词汇学习app“百词斩”看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16(18):28.

[5]孙 静.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2):51-53.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