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教育公平感研究
2019-01-30孙鲁香
摘 要: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GSS2008数据,发现我们居民对教育的公平感比较高,体现在认为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都是比较公平的人数最多。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发现年龄可以同时提高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和高考制度公平感,而有配偶可以降低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这可能与人们的年龄结构相关。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无显著相关,但在体制内工作却可以降低人们的高考制度公平感。社会资本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和高考制度公平感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公平感;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
1 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教育公平都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教育公平也是各国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实现。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教育公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因为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①丰向日(2016)研究认为,从我国教育历史上看,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平等观念都主要源于西方。鸦片战争后,我国的维新主义派从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普及教育理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机会的平等,他们不仅学习西方,还综合了自身国情、文化传统等因素,因此,他们的教育平等观念既吸收了西方教育平等思想,又融进了中国特有的元素。同时,知识精英对教育的关注从教育权转向教育机会。他们认为教育权和教育机会的重点不同,教育权强调的是个体该不该受教育、有没有受教育的资格,教育机会重点关注的是能不能受教育。人们首先关注教育权,然后目光投向教育机会。②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要普及义务教育,建立以考试制度为核心、以学习能力为标准的的教育制度。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该政策提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③
从关注教育权到关注教育公平,凸显了教育公平重要却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公平,其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会加剧教育机会不均等,这是中国主要的教育国情之一。在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仍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的教育公平问题则是在义务教育后的普通高中和大学阶段。④客观上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和主观上人们的教育公平感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的公益性特征和地位决定了其必须选择均衡发展战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⑤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很多。杜育红(2000)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曾满超和丁延庆(2003)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沈百福(2004)的研究重点在于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翟博(2008)的研究指出,1993—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存在城乡差异;袁连生(2001)分析了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异;王蓉(2003)同样关注同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他们的结论几乎一致,即我国城乡、地区、校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與农村相比,城市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远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地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学校,校际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差异也比较大。不仅不同地区间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即使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学生平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配置不均衡对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差异均有重要影响(薛海平和王蓉,2010)。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很多学者认为受先天素质、性别、家庭环境、经济水平、教育规模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存在着不均等的现象。例如,我国义务教育中“就近入学”政策就对学生入学选择权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导致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学生入学率和辍学率等方面存差距。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结果公平层面的不公主要有教学质量的差异、高考分数线差异和男女生之间升学差异等(陈凡,2004)。⑥而对于高等教育,钟云华(2016)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导致在高等教育起点所获入学机会的数量与质量存在差异,高等教育进行过程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不同积累也会导致高等教育结果上所获就业机会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钟云华认为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都有负面效应。⑦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开始推行,它对我国促进人才的成长和推动全民族文化程度提高,为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都做出了巨大贡献。⑧但另一方面,中国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不利于个体社会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和社会文化的多元传承。⑨高考制度是从义务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是国家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与机会的重要客观手段,它以统考的形式赋予所有学生平等参与、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机会,并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来体现“公平”“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⑩但高考录取制度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成因。虽然我国目前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基本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上的公平,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在高校的分布(特别是重点高校)、在录取分数与录取率上都有很大差距,而我国当前的高考录取定额是向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倾斜,(常满荣,2015)。高考制度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不公平现象,例如高考加分政策、高考移民现象、高校自主招生制度、高考舞弊现象都对高考公平性存在负面影响。既然我国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性,那么人们对教育公平性的认同和感知也就是教育公平感就非常重要,值得认真研究。
对于教育公平感,已有一系列研究。刘广明(2007)和吕晓俊等(2009)都认为,教育公平感是个体(或社群)对教育公平事实的“实然”与“应然”状态之间关系的看法。教育公平实然状态就是政府、市场、高等教育系统和个人(社群)四方面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上达成一致的结果。教育公平的“应然状态”取决于个体或者集体对教育公平事实的价值评价。他们发现公平感评价主要是以个人形式进行的,它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和个人对他人教育机会的认识,它是一种比较的产物,也是一种当下的评价,会产生变化。这种评价虽然是个别进行的,但同一阶层由于习惯类似,总是带有一定的社群性质。田正平和李江(2002)对教育公平内涵进行了探讨,杨东平(2006)和李文胜(2008)对教育公平性评估,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衡量教育公平事实的框架和指标体系,刘向锋(20006)等做过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
刘裕(2008)对不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做过探讨。吕晓俊和刘帮成(2009)发现教育公平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结构;教育公平感呈现一定性别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也影响了教育公平感。曾依佳等(2013)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公平感主要由四个因子构成,分别为高等教育起点不公感、高等教育过程不公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感及高等教育环境与体制不公感。在这四个因子中,高等教育起点不公感最高。她同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对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富裕家庭的个体报告的高等教育不公平感明显要低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个体,而且这种对比在高等教育公平感的四个因子上都很明显。也可以说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个体更容易产生高等教育不公平感。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感反映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观体验和价值判断。例如,陈彬(2003)认为高等教育公平不仅有客观标准,还包括主体的价值判断与情绪体验。樊万奎(2010)也指出高等教育公平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既存利益(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的原因、标准等的价值评判。
3 研究设计、数据与操作化
根据之前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综述,义务教育不公平和高等教育起点即高考制度的不公干是人们主要关注的教育不公。我们可以采用中国社科院GSS2008的数据,从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两个方面研究人们的教育公平感,并从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影响这些主观认知的相关变量用Logistic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文中,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主要有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和是否在体制内工作等四个变量。社会资本主要由过去一年中由较大帮助的人数这个连续变量组成。在分析公平感的维度时,根据数据特点,把公平感分为很不公平、不大公平、比较公平和很公平四个维度,从这四个维度描述分析人们的教育公平感。
4 统计分析
4.1 描述统计
4.1.1 义务教育公平感描述
义务教育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也是最普及的教育。对义务教育的公平认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将义务教育公平感分成四个维度进行描述统计(见表1),可以看到,对于义务教育,认为比较公平的人数最多,有23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8.89%;认为义务教育很公平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也超过了31%;认为不大公平的人只有8.01%;选择很不公平的只有63人,占比1.55%。
4.1.2 高考制度公平感描述
高考制度是我国最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考试制度。对高考制度的公平认知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非常重要。将高考制度公平感分成四个维度进行描述统计(见表2),可以看到对于高考制度,认为比较公平的人有231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7.11%;认为高考制度很公平的人,占比也超过31%;认为不大公平的人占比8.51%;选择很不公平的只有113人,占比2.79%。
4.1.3 小结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对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公平感比较高,感到很公平和比较公平的比例都超过88%,义务教育公平感甚至超过90%。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考制度,认为比较公平的人占比分别是58.89%和57.11%,相比较而言,义务教育的公平感更强一些。认为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很公平的人也不少,公,二者都超过了31%。认为不大公平和很不公平人所占的比例,高考制度均高于义务教育。
4.2 因果分析
人们的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不公平感从何而来,值得深思和研究。根据之前的文献和理论回顾,我们将从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对教育公平感进行多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包括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和是否在体制内工作等四个变量。社会资本主要由过去一年中由较大帮助的人数这个连续变量组成。此外,控制變量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农业户口和婚姻状况。为了便于统计,我们把很不公平和不大公平合并成一项,统称不公平(编码为0)。将比较公平和很公平合并成公平(编码为1)。将不清楚这一项列为缺失值,这样就可以把公平感变量纳入二元Logit回归模型。
4.2.1 义务教育公平感因果模型
在对义务教育公平感进行多因素分析时,我们首先纳入性别、年龄,是否农业户口和婚姻状况等四个控制变量,发现年龄和农业户口都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而有配偶却会降低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接着我们纳入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没有相关。最后,我们纳入社会资本变量:在过去一年中给你提供较大帮助的人数,我们发现社会资本变量倾向于降低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
4.2.2 高考制度公平感因果模型
在对高考制度公平感进行多因素分析时,我们首先纳入性别、年龄,是否农业户口和婚姻状况等四个控制变量,发现只有年龄变量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高考制度公平感;接着我们纳入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只有在体制内工作与高考制度公平感呈负相关。最后,我们纳入社会资本变量:在过去一年中给你提供较大帮助的人数,我们发现社会资本变量倾向于显著降低人们的高考制度公平感。
4.2.3 小结
经过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可以看到,年龄变量可以同时提高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和高考制度公平感,而有配偶可以降低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没有相关,却可以降低人们的高考制度公平感。社会资本变量不管对于义务教育公平感还是高考制度公平感,都倾向于降低人们的公平感。
5 结论和讨论
人们对教育的公平感比较高,体现在对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公平感都是比较公平的人数最多,其比例都超半数。相比较而言,义务教育的公平感更好一些。公平感评价中感到很公平的比例都超过了十分之三,认为不公平的不到八分之一。在多元统计模型呈现的结果中,年龄可以同时提高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平感和高考制度公平感,而有配偶可以降低人們的义务教育公平感,这可能与人们的年龄结构相关,年龄越大的人,教育公平感越强,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没有相关,但在体制内工作却可以降低人们的高考制度公平感。社会资本变量与义务教育公平感和高考制度公平感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注释
①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68-71.
②丰向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机会平等观念[J].教育评论,2016,03:153-156.
③金久仁,龚怡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规约性责任研究[J].江海学刊,2015,03:107-112.
④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68-71.
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02:3-11.
⑥陈凡.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01:148-151+159.
⑦钟云华.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负面效应及消弭分析[J].江苏高教,2016,03:27-30.
⑧柳永恒,马元让.完善高考制度促进教育公平[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01:52-56.
⑨龙耀,李娟.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44-49.
⑩贺静霞.高考教育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05:26-30.
常满荣.阶层复杂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11-13.
柳敏峰.我国高考制度公平性之审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08:52-55+51.
刘广明.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69-173.
吕晓俊,刘帮成.高校大学生公平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感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72-78.
曾依佳,郭杰忠,廖声丰.高等教育公平感研究:基于受众的视角[J].成功(教育),2013,20:163-164.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68-71.
[2]常满荣.阶层复杂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11-13.
[3]陈凡.教育公平: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01:148-151+159.
[4]丰向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机会平等观念[J].教育评论,2016,03:153-156.
[5]贺静霞.高考教育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05:26-30.
[6]金久仁,龚怡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规约性责任研究[J].江海学刊,2015,03:107-112.
[7]刘广明.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69-173.
[8]柳敏峰.我国高考制度公平性之审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08:52-55+51.
[9]柳永恒,马元让.完善高考制度促进教育公平[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01:52-56.
[10]龙耀,李娟.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44-49.
[11]吕晓俊,刘帮成.高校大学生公平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感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72-78.
[12]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68-71.
[13]曾依佳,郭杰忠,廖声丰.高等教育公平感研究:基于受众的视角[J].成功(教育),2013,20:163-164.
[1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02:3-11.
[15]钟云华.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负面效应及消弭分析[J].江苏高教,2016,03:27-30.
作者简介
孙鲁香(1988-),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互联网舆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