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滨戏的历史流变与传承发展
2019-01-30刘丽杉
刘丽杉
(绥化学院 音乐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一、艺术本体的历史流变
龙滨戏是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原哈尔滨市所属各县)的新剧种,主要流传在松花江地区行署所辖的各县(市)。据考,1885年左右就已经在黑龙江地区流行,当时不叫龙滨戏,老百姓都叫“群戏”或“多人戏”。它和二人转不同,单出头和二人转是一个人可在表演中分别转换多个角色。龙滨戏打破了这样的形式,根据剧情人物的多少,进行有组织的排练,一个演员一个角色,多少个角色就有多少个演员,这样场面宏大了,内容丰富了,故事情节层次分明了,人物性格刻画得细腻了,艺术气息浓厚了,这种表演形式在当时很受老百姓追捧。因其在哈尔滨及周边地区盛行,深受当时百姓的喜爱,所以后来民间称之为龙滨戏小剧团。
1959年,在东北协作区第三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要繁荣和发展东北的文化,要创造自己的地方戏曲剧种。”哈尔滨市政府根据东北三省文教书记会议精神与黑龙江省政府要求,决定在哈尔滨市民间艺术剧院及五常县(1964年前属哈尔滨市管辖)民间艺术剧团进行新剧种实验。五常县是开发较早的地区,民间音乐丰富,有二人转、东北大鼓、单鼓、皮影戏等音乐。专业音乐工作者、老艺人和县领导共同讨论,认为二人转在五常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黑龙江省有“呼兰萝卜阿城蒜,五常大米二人转”的民间谚语,二人转音乐在五常县几乎家喻户晓。利用二人转音乐作为新剧种的唱腔基础创造新剧种,是能够受到人民欢迎的。基于这种认识,通过移植的传统剧目《樊梨花》进行唱腔实验,创造了“梨花腔”和“新柳腔”,受到广大观众喜欢。其中“樊梨花坐大帐”“谯楼鼓打二更天”等一些主要唱段均在观众中传唱。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了录音。1960年7月,该剧目参加黑龙江省新剧种会演,并在闭幕式上作汇报演出。会后,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化局主持召开座谈会,就龙滨戏的音乐基础、唱腔的地方特点、时代精神、演唱风格、乐队编制及伴奏方法等进行讨论,充分肯定了龙滨戏音乐的创作道路。
继《樊梨花》之后,又改变了传统剧目《高梦鸾》,移植了现代戏《红霞》。通过这两个剧目,创造了“新咳腔”。这样,龙滨戏不仅有了以抒情为主的“梨花腔”,还有了以欢快为主的“新咳腔”和以叙事见长的“新柳腔”,加之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的“杂调”,这些为龙滨戏奠定了唱腔音乐基础。
1964年,又创作大型现代剧目《展翅高飞》,对龙滨戏的唱腔、板式、伴奏方法、打击乐等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参加了黑龙江省现代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至1966年5月,先后排演了《春香传》《千万不要忘记》《年轻一代》《焦裕禄》《烈火丹心》《南方汽笛》等10多个剧目。通过这些剧目的音乐实验,龙滨戏的唱腔更接近完整和成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撤销了龙滨戏实验剧团。1971年成立五常县文工团。随着普及“样板戏”,五常县文工团用龙滨戏移植现代京剧《沙家浜》,并参加了黑龙江省文艺会演。这个剧目的音乐,吸收现代歌曲的音调,伴奏乐器增加了小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及木管乐器,演出后得到会演同行们的好评,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全程录音。1973年,松花江地区行署文化局为恢复和扶植龙滨戏,抽调编剧、作曲、导演和伴奏人员,创作、排演了《贴心人》《两把锁》等剧目,在所属11个县进行巡回演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1979年,重新恢复了五常县龙滨戏实验剧团。随后,创作了《傻女婿》《喜上喜》《采桑女》《迎请曲》《拜堂曲》等器乐曲牌。198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届龙江剧观摩研究会,得到同行、专家、新闻界、评论界的赞许。涌现出于淑娴、范凤云、吴兆发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也培养了杜玉环、陈宝贤、王力、王娜、董兴顺等一批青年演员。
二、龙滨戏艺术本体及特征
(一)唱腔
龙滨戏的唱腔是在东北二人转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等民间音乐创作而成的。经过2年多的反复实验,形成了以“梨花腔”“新柳腔”“新咳腔”三个腔系为主,兼用杂调的唱腔音乐。其中梨花腔是龙滨戏的主要唱腔,是在东北二人转“樊梨花五更”曲牌的基础上,吸收东北民歌“茉莉花”和“小寒江”的音调,重新创作的一种新的唱腔。因唱腔基础是“樊梨花五更”,又因第一个实验剧目为《樊梨花》,故将这个唱腔称为梨花腔。新柳腔是在拉长西“红柳子”的曲牌基础之上,吸收拉长西“穷生调”曲调创作而成的,为了和“红柳子”相区别,故名“新柳腔”。新咳腔是以二人转“文咳咳”曲牌为基础,吸收相近的二人转曲牌音调创作而成。杂调,大多来自曲牌和东北50多首民歌。常用的有“打枣”“五更”“采桑谣”“洒金扇”“秧歌帽”等。杂调是三个腔系的补充,其特点是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装饰音多,地方风格突出,生活气息浓郁。
(二)表演及演唱
由于龙滨戏源起于二人转,因此在表演形式上多有传承。二人转的传承方式早期是口传身教,师傅说唱徒弟学。一个人的表演形式叫单出头,两个人的表演形式叫二人转,三人以上的表演形式叫拉场戏,用行内人士话说,这叫“一树多枝”。形式灵活,全由故事里的人物、内容决定。在二人转发展的中期,龙滨戏已衍生成型,可以说二人转是龙滨戏的母体、龙滨戏是二人转的继承和发展。同出一辙,血脉相通。此外,龙滨戏在表演上还运用京剧的程式,以白话为主,借助评剧剧种的韵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龙滨戏已发展成艺术品位极高的一个剧种,它除保留二人转的音乐、唱腔、舞蹈、身段等精华部分外,还吸收借鉴了京剧、评剧等优秀剧目的艺术精髓,艺术魅力更加丰满。二人转的表演,只需二人每人手中一把扇子、一条手绢即可,二人分别扮演多个人物,十几分钟就能结束一个故事。龙滨戏则具有完整的表演阵容,一场剧目演出,少则分为三至五场,多则分为七至八场。一场完整的演出,需要有筹划、编剧、编曲、导演、剧务、道具、服装、舞台监督等多项分工。
龙滨戏主要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合唱、帮(伴)唱。伴唱在龙滨戏中运用较多。演唱的方法是用真声,注意咬字,气自丹田,接近于东北民歌的演唱方法,突出了二人转火爆粗犷的风格和韵味,具有“极强的接受性审美及“狂欢”气质”。龙滨戏采用普通话语音,有时也用黑龙江地方音。唱词用韵,属于北方戏曲常用的13个辙韵。
(三)伴奏乐器
龙滨戏伴奏乐器主要以民族乐器为主,板胡是主奏乐器,鼓和檀板是负责指挥的打击乐器,有时也用大板和甩子作为节奏乐器。另有二胡、中音胡、大提琴、扬琴、琵琶、三弦、中阮、 唢呐、竹笛等。打击乐器有单皮鼓、堂鼓、花盆鼓、大锣、小锣等。
(四)文本保存
龙滨戏谱曲主要是手抄、蜡版刻印。现存档40多个剧目的文学本和曲谱。被《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国戏曲音乐集——黑龙江卷》完整收入,已成书出版。音像制品,目前已存档的录音带有2盘,《子娟试玉》《采桑女》录像带在黑龙江省电视台收存。已存档剧照多幅,这些制品对于进一步研究龙滨戏,发展龙滨戏具有很高的价值。
(五)艺术特征
龙滨戏的艺术特征是植根于群众,雅俗共赏。雅,是指它那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学气息和独特的地方风格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以二人表演为主,表演形式可灵活多变。俗,文学语言朴实风趣,表演动作歌舞性强,特色浓郁。在不断吸取东北民间音乐元素,借鉴其他地方戏曲音乐长处的同时,不断改造、融合、提炼、创新,龙滨戏就是在这样的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传承与保护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滨戏代表剧目仅 “樊梨花”就演出了千场之多。在东北地区流行,深受广大东北地区群众的喜爱。同时,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先后为国家领导人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谭政大将、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做过专场演出,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等四看《樊梨花》,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龙滨戏”的录像录音。五常县民间艺术团改为五常县龙滨戏实验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将此艺术团体变更为五常县文工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转变为五常县龙滨戏实验剧团。2013年在深化国有院团文化体制改革中,整体划转到文化馆,实行“双轨”运行体制,撤销五常市龙滨戏实验剧团,成立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工作由原来的专业演出转变为“非遗”传承和保护职能,先后成立龙滨戏传承创作基地,确立8名戏曲专业演员。其中国家一级职称4人,国家二级职称4人,组成龙滨戏传承专职队伍,培养出包括导演、编剧、编曲、演出等专业人才200余人。
在各级领导和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初龙滨戏传承保护基地同省龙江剧院合作,成立龙江剧五常分院,实现资源共享,依托名家,发展自我,打造商业化运作模式。2017年投入15万元,创编新剧《方圆之间》《临时丈夫》,其中《临时丈夫》参加黑龙江省第六届“白淑贤杯”小戏小品比赛,荣获表演一等奖1名、二等表演奖3名,创作一等奖1名,作曲一等奖2名。2018年投资50万元,恢复传统大型龙滨戏“樊梨花”编创精品折子戏3块。
纵观龙滨戏的发展历程,新世纪的龙滨戏一刻也未曾停止过向前迈进的脚步,但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我们必须要面对龙滨戏创作的成果与时代脱节、传播模式单一等问题。
(一)龙滨戏与时代、市场、观众脱离
龙滨戏的发展正面临着这样一个事实,创作剧目题材还多以农村生活为主,且缺少时代气息。此外,社会发展节奏快,城市人口普遍精神压力大,观众审美更趋向于“速食”艺术形式。因此,城市中观看龙滨戏的观众越来越少,符合现代大众欣赏口味的新剧目屈指可数。现代龙滨戏与市场、观众需求相脱节是不容置疑的现状。今日,人们面对当代东西方各种新文化艺术潮流的涌入,面对各种传媒、娱乐设施等新颖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龙滨戏的娱乐性、观赏性已严重缺失。
(二)龙滨戏创作高素质人才缺失
大型龙滨戏创编人才“空白”现象及作曲人才的年龄偏大。龙滨戏创作人才大多是50后、60后,由于受教育年代的限制,其创作技法陈旧,不能掌握现代作曲技术,如电子作曲、声源采集等。此外,创作者与观众的巨大年龄差异,导致审美差异的鸿沟,影响了年轻一代创作者的培养,龙滨戏传承事业面临失传的现象愈加突出。要提高龙滨戏剧作的整体水准,关键是要有过硬的龙滨戏创作人才。同时,剧作家是戏剧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他们的一双慧眼及捕捉生活、提炼人物和结构戏剧的精湛技巧,戏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加上戏曲市场的萎靡,生存空间岌岌可危,填写大型龙滨戏的剧作家们随着年龄老化相继过世,后来者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
(三)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单一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微信、抖音、微博、QQ等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主流,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大众娱乐的传播方式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此外,社会的娱乐消费主体,即审美消费的主体观众群,已然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的娱乐对象主要是网络上的电影、视频、音频、娱乐资讯等。而龙滨戏的传播模式依然是传统舞台表演、电视台、电台播放等。这种传播方式受众少、成本高、传播速度慢,极大地束缚了艺术自身的影响力。龙滨戏的传承基地建设目前只有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保护基地,它的传承方式依然是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虽然龙滨戏传承保护基地为此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与国内外其他优秀艺术相比,模式与方法都较为落后,极大限制了龙滨戏传承人的培养。
四、龙滨戏的发展策略
(一)增加龙滨戏的人文神韵
“地方戏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是东北地域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的审美表现。”特殊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是龙滨戏的基础,也是龙滨戏的灵魂。因此,“需要创编人员不断地进行采风及体验生活来充实自己,把龙滨戏打造成以哈尔滨特有的浓郁的黑土风情和人文精神为审美底蕴,以东北地方戏、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为审美形式要素,成为黑土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
(二)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培养青年创作人才是保持龙滨戏戏剧创作的一个艰巨任务,也是振兴龙滨戏的关键一环。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以多元化。第一,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目前,文化部、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些地方高校相继开设了地方民族民间艺术课程,举办戏曲讲座、演出等多种交流渠道。据笔者调研,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拥有“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学科群,工作任务是“黑龙江流域戏曲与民俗活动研究”和“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传承”。基于这样的优势条件,“龙滨戏传承人与传承单位可以与地方高校联合,发挥地方高校在戏曲传承中的主体性作用”。针对音乐、戏剧、艺术等专业的学生定期开设专业课程,针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地方戏曲欣赏课程,培养年轻观众及创作群体,为龙滨戏的发展培育沃土。第二,积极争取政府多方面支持,拓宽交流渠道。“一个剧种的繁荣是内因与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积淀下来的相对独立的艺术特征及审美的驱动,外因则是大环境下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倡导。”如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政策的支持,开办短期龙滨戏创作、表演人才的培训班,派遣青年创作人外出进修,与同行剧团的交流学习、互访等一系列举措,拓宽龙滨戏演职人员的专业视野、加大在岗年轻创作人才和戏剧编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第三,开设慕课课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这种网络平台的课程讲授,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交流。”龙滨戏传承人可将演出戏曲知识和经典段落,系统化编辑为一门普适性、专门性课程,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理念,开辟对龙滨戏艺术本体传播的新路径。
(三)艺术本体传播模式网络化
目前,“查阅信息的重要手段——移动终端,在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方面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一批与戏曲相关的APP和公众号”,对观众来说,互联网改变的是戏曲传播中的呈现形态。打造一个大数据等功能的云端服务平台,即一个文件存储平台,上传龙滨戏遗产的相关文件,包含普通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等。观众可以通过 WEB 或手机 APP 、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文件的检索和访问,云服务将自动计算采用最优的访问路径为用户提供文件的检索和访问。这种快捷、简易的传播途径,能够极大地拓展龙滨戏传承发展的范围。
(四)建立龙滨戏联营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建立龙滨戏发展中心,就是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龙滨戏,更好地发挥龙滨戏传承中心作为地方文化龙头的作用。同时,有利于龙滨戏在普及的基础上达到百花齐放的目的,也有利于戏剧市场的开拓。把握人们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龙滨戏是在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要求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哈尔滨传统民间艺术“龙滨戏”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创新、传承龙滨戏,满足观众需求、拓展市场是龙滨戏传承工作的重点。新世纪应有新发展,应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应从时代需要、观众需要、剧种建设需要出发,创作出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域文化、先进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