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2019-01-3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互文性新闻报道

蒋 颖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智能通信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功能不断更新完善。微信公众号有别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其篇幅更加短小精练,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语言更加轻松活泼,越来越得到受众的欢迎。新闻的报道,一改平日严肃专业的形象,开始有意无意地将篇际互文性策略运用到微信的官方新闻报道中,不论在新闻标题还是新闻内容方面,开始逐渐体现出轻松活泼的风格,显得更“接地气”,因此,其受众数量在众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久居前列。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的语料,试图对其部分新闻报道中的篇际互文性策略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公共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一、理论背景

20世纪60年代,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首先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她指出,任何语篇是多种话语的交织,任何语篇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造[1]。语篇的这种特性就是互文性。法国的符号学家将互文性分为明显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和建构互文性(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作为批评话语杰出代表之一的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首次提出篇际互文性(interdiscoursivity)[2],以此来替代建构互文性这一概念。我国学者武建国、秦秀白第一次将interdiscoursivity译为篇际互文性,其定义是在特定语篇中,不同的体裁、话语、风格的混合与交融[3]。武建国从语用学视角研究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将篇际互文性分为四大类:融合型、镶嵌型、转换型和链接型[4]。篇际互文性交际目的的实现与公共话语的主要趋势关系紧密。费尔克劳夫指出,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话语呈现三种连锁发展趋势,即民主化、商业化和技术化。武建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话语实践和语言使用的非正式化趋势[5]。

随着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话语分析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对篇际互文性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文学语篇。近年来,研究学者开始将篇际互文性应用于非文学的语篇,如武建国、郑蓉从“淘宝体”篇际互文性的流行分析公共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6];高兴梅从招生简章看教育话语的篇际互文性[7];宋凯歌从篇际互文性看网络节日祝福段子的话语趋势[8];李莉从篇际互文性角度出发,将中外高校留学生招生简章进行对比研究[9];武建国、陈聪颖、郑蓉从篇际互文性视角探究“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公司简介[10]。除此之外,不少学者还从新闻报道中探究官方话语的篇际互文性策略,比如武建国、林金容从篇际互文性视角分析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11];陈伟红从闽南新闻语篇中分析篇际互文性的语用综观性[12];杨欣在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分析“一带一路”报道中官方话语传播的话语策略[13]。从以上研究看,虽然篇际互文视角下对媒体话语研究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现有文献对于研究媒体话语策略的文献还是不足,而对微信新闻公众号语篇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此,本文拟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部分语篇作为语料,从篇际互文视角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语篇在传播时,运用了哪些篇际互文性策略?

(2)《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语篇运用的这些互文性策略有何种语用功能?如何体现公共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3)为什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语篇要使用篇际互文性策略并呈现公共话语“非正式化趋势”?

二、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纸媒,其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已深入人心。随着微信功能的日益增强,201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时政报道,还相应推出了骗局提醒类、实用知识类以及美文欣赏类等板块,其发布的内容常常有上万次的阅读和转发,在众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久居前列,因此,选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的语料,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本节中,笔者首先根据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选取的部分语篇与其他语篇之间的关系及其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之间的混合杂糅,试图分析其新闻公众号语篇中的篇际互文性策略,以揭示其公共话语“非正式化”趋势。通过选取的语料发现,融合型、镶嵌型、链接型篇际互文性策略表现得比较明显。

(一)官方新闻话语的篇际互文性策略及功能

融合型篇际互文指的是,在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交融混合的现象。武建国认为构成融合型篇际互文性的体裁,话语和风格等规约成分一般混合得比较复杂而较难辨认。

例1:【不是车,不是房,你未来的丈母娘要看这个,你有吗?】

“人不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我们看到很多女孩找男朋友,未来的丈母娘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报告拿来让我看看。丈母娘挑女婿,车和房都是老套路了,未来可能要看的这个东西,你有吗?

——“个人信用报告”

很多小伙伴或许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个词。如今,个人信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你知道自己的信用状况到底怎么样吗?快往下看,将来相亲的时候说不定用得到!

个人信用报告是什么?央行征信中心网站上是这样介绍的: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征信系统提供的最基础产品,它记录了客户与银行之间发生的信贷交易的历史信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9-03-11)

如例1所示,这篇新闻主要是介绍个人信用报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其标题使用了提问的形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新闻开头选取读者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女孩找男友的标准为切入点,并使用大量口语化的表达,如“老套路”,“拿来我看看”,“说不定用得到”,这种生动活泼的表达风格不仅让读者易于接受这个新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后面相关概念的正式引入,以及对其重要性的介绍。这篇新闻报道,一改新闻话语严肃、专业的刻板形象,采用了新闻体裁和日常对话体裁混合、书面和口语话语杂糅、正式和活泼不同风格的融合,是典型的融合性篇际互文语篇。

和融合型篇际互文性不同,构成镶嵌型篇际互文性的体裁、话语、风格等规约成分往往以镶嵌形式共存,其中的某一成分往往界限鲜明地嵌入由另一成分形成的模板中。在这类篇际语篇中,报道者常常将评论、对话、故事等特殊成分嵌入新闻报道的模板中,形成独特的形式。这则新闻中多次使用问答的方式:“丈母娘挑女婿,车和房都是老套路了,未来可能要看的这个东西,你有吗?——个人信用报告”以及“你知道自己的信用状况到底怎么样吗?快往下看,将来相亲的时候说不定用得到!”这种问答式对话不断镶嵌在新闻报道体裁中,使用了镶嵌型篇际互文性策略,不仅丰富了报道的形式,而且通过问答的方式,无形中和受众进行了微妙的互动。

例2:【这些引起极度舒适的画面,我也就看了十遍吧】

今日,一则视频在网上火了,画面中的海军,身着浪花白,动作整齐划一(视频插入)

网友们纷纷表示“治好了我的强迫症”“还以为是特效”。

事实上,这样的“引起极度舒适”系列,在中国军人身上屡见不鲜,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内务是这样的(多张图片插入)

厨房是这样的(多张图片插入)

……在2017年的春晚后台,外国记者偶遇路过的中国军人,被帅到讲话结巴(视频插入)

更别提各种阅兵仪式上,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了(flash图片插入)

……这些画面,看起来真让人想喊:爽!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9-03-31)

如例2所示,标题中“我也就看了十遍吧”,以及最后结尾“这些画面,看起来真让人想喊:爽!”是明显的口语化表达。这篇新闻采用了说明性体裁和新闻体裁相交融、书面和口语话语杂糅、正式和活泼不同风格的手法,属于融合性篇际互文型策略。

在新闻微信公众号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图片与文字、视频与文字的链接。由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之间稳定而有规律的链接构成,就是链接型篇际互文性[4]。例2中,为了展现中国海军训练时的风姿,在报道中插入相关视频,除此之外,还通过插入多张纪实图片的方式对海军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报道,让读者大饱眼福。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还通过外国记者一段视频中夸张的“结巴”,侧面反映海军平日展现的飒爽英姿。这则新闻多处有视频和文字、图片和文字的链接,既体现严谨正统的新闻报道风格,又兼有轻松幽默的风格,加上书面语和口语的杂糅,是典型的链接型篇际互文性策略。链接型篇际互文策略运用了图片+表格+视频动画的方式,不仅使报道形式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例3: 【爸爸辅导儿子作业崩溃:我感谢你,大哥】

爸爸带娃,娃活着就好;爸爸辅导娃做作业,爸爸活着就行。

近日,一组爸爸陪娃写作业的视频火了。视频中,平时温柔理性的爸爸心理逐渐崩溃,甚至是被气到管自己的儿子叫哥。(视频插入)

……

南京一位妈妈,因为陪娃写作业,都被气到心梗住院,爸爸们很诧异,“如果能把孩子们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慢慢雕琢,心态就会发生变化的。”

妈妈们呵呵了,你行你上啊!

爸爸们赤膊上阵了,没几个回合,就踉踉跄跄败下阵来,觉得自己好心酸。

——“这需要想吗?这需要想吗?”

——“九九四十五,你生气不?九九四十五!”

——“那你不要哭,好不好?”

爸爸们捏着作业本……在心里憋出了内伤,爸爸只好拿桌子出气,只可惜,桌子硬气,断的是自己的骨头……

(一位爸爸手骨折的网页截图)

爸爸们是被气笑的,“我觉得你就是上天派来收拾我的,不过你对我算是仁慈的,人家妈妈都被气得脑溢血,你还没把我气成脑溢血,我感谢你大哥,我感谢你!”

……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9-02-25)

例3的新闻标题非常吸人眼球,读者很想知道这里的“大哥”到底指的是谁,通过新闻的第一段解释,“大哥”居然是“爸爸们”在辅导作业时对自己孩子的称呼,这就更让读者进一步想了解,为什么“爸爸们”辅导孩子做作业如此崩溃,气到管自己儿子叫“哥”。整篇新闻报道用语非常诙谐幽默,文中多处用到一些网络热词,如“妈妈们呵呵了”,“在心里憋出了内伤”,”我感谢你,大哥!”在这篇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新闻体裁和日常话语体裁的融合、书面和口头话语相结合、正式和活泼风格并存,使用了融合型篇际互文策略,不仅使得报道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更能赢得读者的关注和理解。

此外,新闻中还多次插入“爸爸们”辅导孩子作业时的话语,使得生活化的场景话语嵌入严谨的新闻报道中。运用镶嵌式篇际互文策略,再现了“爸爸们”辅导孩子作业时百般气愤、百般无奈、内心崩溃的情景,不仅可以传神地突出“爸爸们”辅导孩子作业的不易,而且使得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加新颖。

(二)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非正式化”趋势的表现形式

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主要通过融合型篇际互文性策略和镶嵌型篇际互文型策略得以体现。

融合型篇际互文性策略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语篇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很多新闻报道不仅使用正式严谨的新闻用语,也杂糅了轻松通俗的语言,如协商性话语、日常话语等。这种公私话语混合的篇际互文性实现了话语口语化的功能,也形象地折射出在当前话语实践和语言使用中,越来越多私下的交流拓展到公共领域,非正式的交谈逐渐侵袭了公共话语[5]。

此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篇也使用了镶嵌型篇际互文型策略,将一些受众熟悉的日常对话体裁镶嵌在新闻体裁中,这种策略不仅有利于丰富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弱化话语理解的误差,减少不同群体价值观的差异,进一步拉近和受众间的距离,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体现了公共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三、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呈现话语“非正式化”趋势的原因

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维索尔伦 (Verschueren) 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他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最后达到交际意图[14]。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也就是语境和结构的互相顺应,二者是一种动态协商的结果。

维索尔伦提出,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做出选择,就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和协商性使得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但是顺应性使得人们从不同的语境和结构中做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以满足交际的目的。篇际互文性之所以能够使不同体裁、不同话语和不同风格相交融,是因为篇际互文性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同样具有以上语言的三种属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这里,笔者尝试用语言顺应论来分析官方新闻话语采用篇际互文性策略并呈现话语“非正式化趋势”的原因。

语境关系的变量包括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心智世界等相关的语言因素,但是语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新闻编辑在写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选用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内容以及新闻语言,以迎合受众的认知语境,因此,顺应论适合解释官方新闻话语使用篇际互文性策略并呈现公共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一)顺应物理世界变量

物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状态,这种普遍联系为篇际互文性的生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平时常用的篇际互文性策略,如融合型策略、链接型策略、镶嵌型策略都是连接不同语言形式的桥梁,使得看上去不相关的事物建立起了联系。为了顺应这一现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编辑采用了相应的篇际互文策略,使得新闻语篇与其他各种语篇之间建立起互文联系。

(二)顺应社交世界变量

人类具有社会性,在交际过程中,其行为要受到社会规范、文明规范和特定文化的制约,以符合社交世界的期待[6]。成功的新闻报道不仅是语言的传送,更是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读者与编辑的互动交流。调查显示,新媒体受众只愿意利用30秒到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这就意味着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15]。《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标题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常常使用反问、设问等新颖活泼的形式加上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不仅标题如此,文章也是精练短小,语言轻松通俗,便于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浏览完新闻,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也顺应了受众在特定网络文化中的社交需求。

(三)顺应心智世界变量

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年轻受众来说,那些晦涩难懂、刻板冗长的新闻报道早已不受欢迎,要想吸引更多受众,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必须顺应这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借助篇际互文性策略,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挖掘他们喜闻乐见的热点新闻事件。此外,新闻报道中还常常运用时下年轻受众喜爱的网络词汇进行表达,紧跟年轻人的潮流。如例3中较多引用网络热词,更是顺应了读者的新奇心理,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和认同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杂糅多种语篇和不同话语形式,微信庞大的用户成为新一代的新闻受众。官方新闻公众号为了扩大读者群体,在保留严谨、专业的新闻时政报道的同时,继续对新闻话语做进一步转型,其篇际互文性策略的使用尤为明显。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部分语篇为语料,研究了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公众号呈现的话语“非正式化”趋势,并结合语言顺应论探讨了微信公众号运用篇际互文型策略呈现公共话语“非正式化”趋势的原因。继《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之后,《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环球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在新闻标题以及新闻内容的话语上也呈现了公共话语“非正式化”的趋势。由于这些话语的形式具有非正式化以及口语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新闻正式话语的严肃、刻板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使得权威部门高于大众的话语权利得到削弱,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16]。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互文性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再议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