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课程开展讲座式教学的经验※
2019-01-30王明晓郑衍芳周迪伦蔡仕宁
郑 晨 王明晓 刘 波 林 茂 郑衍芳 周迪伦 蔡仕宁 秦 伟*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教学部生理教研室,广东 珠海 519041)
《生理学》是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任务是阐明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生理功能以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但其涉及内容较广、理论抽象,一直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1]。学生们在学习生理学的理论课程时往往存在对专业内容理解困难,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拘泥于课本内容,缺乏对课外相关文献以及学科前沿发展的了解等问题[2]。
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3]。讲座式教学同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相比较,其形式上更为贴近学术报告,授课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学术经历以及研究背景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系统的介绍机体某一系统或是某一器官的生理功能机制及其相关的研究热点。由于讲座式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其往往围绕着某一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这些特点均使得讲座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进行思考[4]。此外,讲座式教学方式还使得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学科前沿,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讲座式教学方式深受医学院校本科生的青睐。本文将结合本教研室开展讲座式教学方式的经验就如何将讲座式教学应用于医学生理学教学作一简要论述。
1 精心选题 讲解内容由浅入深
精心选题需要授课教师仔细揣摩、衡量哪些生理学的知识点适用于讲座式教学。题目需紧密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如神经系统功能这一章节内的“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的产生机制”“学习记忆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症”“胃酸分泌与消化性溃疡”“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干细胞治疗前景”等。讲座式教学其内容虽然与教材相联系,但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授课教师除了讲解教材内容外,还可以结合相关内容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及进展向同学们进行扩展介绍,鼓励学生们进行调研和探讨,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并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授课教师可遵循介绍相关背景资料、提出科学问题、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法和途径、提问交流这4 个环节进行授课。此外,生理学是门复杂而精密的学科,对某一机制的介绍往往需要联系多个学科、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讲座式教学的优势便体现在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全面介绍。与此同时,教学中也包含了大量新知识、新进展又或是提出了同教材中不完全一致的观点,这便需要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引导,启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
2 与案例为基础的教学以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相结合
讲座式教学具有高度逻辑性,可以针对某一科学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阐述,同时还具有较强故事性,便于使学生产生兴趣[5-7]。讲座式教学同CBL、PBL、TBL 等其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不仅为学生们讲解了医学知识,而且还营造了一种多学科的氛围来帮助学生获得综合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便于其理论联系实际,并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可以有所借鉴。例如在进行内分泌系统这一章节对于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进行讲座式教学时,可以采用2003 年在中国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作为案例素材,将糖皮质激素在抗击非典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严重不良反应作为CBL 教学的核心问题,紧密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们的带入感。又比如,在学习泌尿系统生理时,我们在讲述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膜的结构及其通透性时,我们会在讲座中设置如下问题:肾小球滤过膜有几层结构?各层都具有哪些功能和特点?倘若肾小球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损伤,那么将对终尿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在讲座教师的引导下教学互动更加活跃积极,学习过程更为多样化,学生们再经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理解和记忆也变得更为容易和深刻。
3 把控教学效果 丰富考核形式
讲座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易控制。讲座式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教学内容新颖等特点,但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尚处于入门阶段,讲座式教学的授课方式便需要学生们在课前和课后做足功课以及查阅更多的资料,一些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对于讲座式教学方式的接受度较低。此外,从内容上而言讲座式教学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学科或者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座式教学无法像传统教学方法一样对基本概念,专业名词或是生理现象、生理功能进行逐一细致的解释,因此学生们需要逐渐适应这种快节奏的授课方式,遇到暂时未能充分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先记录下来,可以在课后同老师以及同学们进行进一步探讨。评价考核体系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6],在本教研室开展讲座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组织学生成为学习讨论小组这种形式便于大多数学生在课外一起分工查阅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保证讲座式授课的教学效果。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笔试考试部分是主要的考核形式。本教研室在实施讲座式教学后相应的对考核形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讲座式教学中学生踊跃发言的情况以及查阅收集资料撰写综述报告等内容一并纳入考核范畴。这样也相应改善了原本一些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全靠临考前突击记忆教材内知识点的情况。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主要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各种生命现象以及生理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在传统的生理学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将各个知识点按照章节和系统逐一讲解和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将讲座式教学法引入生理学日常理论教学,以科研学术讲座的模式进行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以及论述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就在于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进行内分泌系统这一章节介绍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的讲座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授课教师通过介绍前人是如何对这些激素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的,他们都分别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并通过以上方法分别得出了哪些结论来逐步引导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抛出其他开放式的问题,如请同学们设计一系列实验,研究某一种激素或是某一个器官的生理作用。接下来学生将进行头脑风暴,针对研究目的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展开研究。
5 讨论
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与信息。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其目的就在于不断提升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保证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拥有与时俱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7]。
虽然讲座式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医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他们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这无疑使得学生负担加重。众所周知,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内容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更为繁重,讲座式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新颖也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增加,因此授课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有规划的布置所查资料的范围,补充课堂未能详述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发挥讲座式教学法的优势。其次,讲座式教学打破了教材原有的内容体系,使教材的参考价值弱化。此外,讲座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易控制。实际上,课堂教学和学术讲座无论在听众、对象、演讲技巧以及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当邀请一些研究学者来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讲座时,不便对教学细节做过多的要求,这些学者可能并非专任教师相对缺乏系统的授课经验,或对具体的教学要求不甚了解,因此每一位授课教师可能对同一内容所引导的深度有所不同,或是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亦有所不同。加之,讲座式教学往往使得教学内容更为深刻,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也将更高。
如何充分发挥讲座式教学的优势,丰富医学生理学的授课形式,提升授课效果一直是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究的问题[8-9]。首先要精心筛选适合采用讲座式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总的说来一门课程的总论或是绪论部分不需要学生就有相关专业知识基础,或者如细胞内信号转导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等内容在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前期已经学习过的课程中有所涉及,这些内容都比较适合讲座式教学。其次,将讲座式教学同PBL 教学和CBL教学紧密结合相互补充,加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们的理解记忆。第三,对考核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综上所述,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开展讲座式教学对于开阔医学本科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增进师生互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