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中虚假身份建构的顺应性阐释
2019-01-30钱永红
钱永红
(南京审计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一、引言
身份研究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热点话题(Bamberget al.2007;陈新仁 2013a),也是语用学领域的新兴话题和研究热点(蒋庆胜 2019)。从宏观层面来说,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话语领域包括学术话语(如任育新 2013;孙莉 2015;陈新仁、李梦欣 2016;郭亚东 2016;李娟 2016;钟家宝 2018;李娜、景晓平 2019)、电视商业话语(Saz-Rubio & Pennock-Speck 2009)、网络商业话语(何荷、陈新仁 2015;Orthaber 2019)、商业广告话语(王雪玉 2016)、医学话语(袁周敏、陈新仁 2013;王茜等 2017)、外宣话语(柴改英、韩骅 2017)、课堂教学话语(徐敏、陈新仁 2015)等,尚未涉及诈骗话语中的身份现象;从微观层面来说,身份研究的对象涉及学术写作中的作者身份(李娟 2016)、学术活动中的专家身份(任育新 2013)、学术会议主持人身份(陈新仁、李梦欣 2016)、女性学者身份(郭亚东 2016)、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身份(徐敏、陈新仁 2015)、医患咨询中的医生身份(王茜等 2017;刘畅、潘海英 2017)、网络销售中的店主身份(何荷、陈新仁 2015)、商务会话中的咨询顾问身份(袁周敏 2013)、商业广告中的女性身份(Saz-Rubio & Pennock-Speck 2009)、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吴珏 2015)、辅导员身份(陈静 2017)等,尚未有学者关注到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中的诈骗者身份的类型与特征。
此外,从研究重点来看,身份建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其正面的语用功能和属性,考察说话人通过建构不同类型的身份而实现积极交际的功能,但鲜有研究关注到其负面的语用功能和属性。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为语料,考察其中诈骗者虚构的身份类型及采用的话语建构策略,并对其展开顺应性阐释,进一步拓宽语用身份研究的维度,也为语用身份的负面功能研究作出初步探索。
二、诈骗话语研究
网络电信诈骗是指任何利用一种或多种网络电信工具和手段来实施诈骗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Koonget al.2006)。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就关注到诈骗话语的危害性,并从各个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Dilmon(2009)认为,研究诈骗话语可以揭示其运作的内在机制,从而提高人们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也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审察监督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部分学者从传播技术及检测方面(传播规律和语言线索)来探讨诈骗话语(如 Subudhi & Panigrahi 2015)。另有部分学者侧重于分析诈骗话语的语言或非语言特征并应用于实际检测和辨别,还有一部分学者运用相关软件对诈骗涉及的欺诈性话语展开了研究,并提出语言线索检测的语言特征和方法 (Moreauet al.1997;Zhouet al.2004;Hancocket al.2005;Zhouet al.2014)。崔蒙等(2018)以不同类型的诈骗案例为抓手,从宏观层面对电信诈骗的语言特征和话语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性建议。但总的来说,现有文献对诈骗过程中涉及的话语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成果尚不够丰富,对于诈骗话语中涉及的身份问题尚未展开研究,对诈骗话语背后所利用的心理操控机制也未能展开有效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从诈骗者虚构的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出发,探究所利用的心理操控机制,进一步丰富诈骗话语的研究维度。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为语料,分析其中涉及的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以及虚构这些身份的内在动因,具体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1)诈骗者通过话语建构了哪些类型的虚假身份?采用了哪些话语建构策略?
2)诈骗者虚构这些身份类型的深层动因是什么?
(二)语料收集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从网络诈骗举报网站上收集的公安部门已经确认并曝光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中所涉及的短信、微信和QQ截图,及电话诈骗语料;二是从网络上收集的其他诈骗案例;三是笔者和笔者亲朋好友们平时收到的诈骗短信和电话。我们对语料进行加工和整理,方法如下:根据口述,将亲朋好友接到的诈骗电话进行语料转写,再由他们修改和确认,直到与原话语基本一致;将短信、微信、QQ截图转写成文字语料备用;把涉及身份建构的诈骗语料挑出来,去掉噪音、不完整的截图及无法开展有效分析的语料。最终共收集到84则诈骗案例,包含932个话轮。
(三)语料分析
从本质上讲,身份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Stryker 2002)。语用身份则是特定的社会身份在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具有交际依赖性、动态选择性、交际自愿性和话语建构性等交际属性(陈新仁 2018:24)。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虚假身份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目的(本研究中特指经济或其他利益的诈骗目的)驱动下而冒充、假扮的身份,具有交际情境依赖性、动态选择性和话语建构性。探究诈骗话语中的身份类型,应该侧重于考察诈骗者为了达成其诈骗目的而虚构的身份属性。因此我们结合Tracy(2002)、Simon(2004)及陈新仁(2018)关于身份的分类,将诈骗者在与诈骗对象的互动话语中所虚构的身份分为个人身份和关系身份两大类型。
Tracy(2002)认为,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说话人既会采用人称指示、言语行为、语音、语类混合等简单手段,也会通过掌控交互结构、直接或间接程度、叙述方式、立场等较为复杂的方式来建构身份。陈新仁(2018)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用身份建构的话语实践类型,包括语码选择、语体选择、语篇特征、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言语行为、称呼语、语法选择、词汇或短语选择、语音特征、副语言特征(如手势、距离、眼神等)。本研究拟采用这个分析框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此分析框架进行一些调整,不考虑语音特征和副语言特征的分析维度。因为本研究语料性质的特殊性和收集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无法对真实状况进行录像或录音,因此无法对副语言特征建构方式进行考察。
四、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中的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分析
这部分我们将结合上文所述的分析框架,对诈骗话语中所涉及的虚假身份类型进行分类并举例阐释其中的话语建构策略。
(一)诈骗话语中的虚假个人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
通过分析发现,语料中诈骗者虚构的个人身份类型主要包含特定个体、特定专业服务人员、特定职业人员、特定社会组织成员等身份类型。
1.特定个体身份
诈骗者有时候会虚构具有特定特点的一些个体身份或形象,并利用这种个体身份或形象来实施诈骗。比如语料中发现有诈骗者虚构了一个犯了错、陷入困境而需要对方帮助的求助者身份,请求信息接收者给予支援。试看例(1):
(1)(骗子加对方好友,并发送微信转款600元的诈骗小程序,假装转款转错后的微信聊天)
骗子:真的不好意思,我转错人了,你收一下,再帮我转回来好吗?
刘先生:我不认识你,我收你钱干嘛,我不要。
骗子:我真的转错了,帮帮忙吧。
刘先生:我不会收的,24小时系统会自动退还给你的。
骗子:你真是个傻子,有钱都不要。
刘先生:你个骗子,我收了就会中木马,再转钱给你,你就知道我密码了。这个骗术我清楚,太小儿科了吧。
骗子首先故意发出一个微信转账的小程序,标明转账数额,接着采用道歉语“真的不好意思”及认错陈述“我转错人了”的表达,来建构一个犯错者的身份;同时采用“再帮我……好吗?”的请求言语行为,来建构自己需要帮助的个人身份。在遭到拒绝后,继续采用强调话语“我真的转错了”和请求言语行为“帮帮忙吧”等话语建构策略来虚构自己可怜的、需要帮助的身份和形象,骗取当前受话人的同情,让其上当受骗,从而达到诈骗目的。当然例(1)中的微信用户警惕性较高,没有轻信骗子的伎俩,使得对方的诈骗企图没有得逞。
2.特定专业服务人员身份
语料中发现,有不少骗子会针对受话人的某些心理因素或特定的实际需求,故意虚构一些特殊或专业平台服务人员的虚假身份,来诱使受话人上当受骗,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中奖通知的形式,诱骗受话人上当;另一种是针对需求,提供一些特殊服务,诱使受话人上当。试看例(2):
(2)(手机用户收到的关于观看某节目而中奖的手机短信)
<主题:浙江卫视获奖通知>尊敬的用户您好!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栏目组抽选为场外二等奖观众,您将获得惊喜奖9.8万元(RMB)以及苹果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一台,请用电脑登录活动网站www.haosyjsu.com查看领取。领奖验证码【5009】,领奖时间有限,请您注意把握。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好声音》节目所有。
例(2)中,骗子首先使用了相对正式的通知话语模式“<主题:浙江卫视获奖通知>”及正式的称呼语“尊敬的用户”来建构其专业服务人员身份;然后采用专业平台服务人员所使用的“恭喜您……您将获得……”“请用电脑登录……查看领取”“最终解释权归……节目所有”等程式性表达来建构其身份。其中提及的关于获奖等级、获奖金额及奖品、领奖方法、领奖验证码等话语内容,也都是骗子用来进一步建构专业平台服务人员身份的话语策略,从而不断增加其身份的“真实可靠性”,诱使受话人上当受骗。
再看例(3),一个学生在网上找到一个自称能提供改成绩和刷高学分绩点服务的机构,并咨询相关业务,这个例子属于针对特殊需求提供服务的案例。
(3)(学生向骗子咨询网上刷分业务而展开的QQ聊天)
学生:你好,请问你们是可以刷分的吗?
骗子:您好,欢迎咨询相关业务。本机构长期提供各类刷分服务,帮您提高绩点,方便出国留学及就业。
学生:好的,我想把绩点刷高一点,准备出国留学。
骗子:好的,你需要刷多少门?
学生:我现在的绩点是2.39,我想刷到3.0以上,可以吗?
骗子:先交钱,然后注册,你这个情况是要全部我们这边给你弄(刷成绩)啊。
学生:那你们全部都能搞定吗?
骗子:对对对。
学生:好吧,说定了。
骗子:这是付款码,你转账,高人收到转账之后,马上给您操作。速度啊兄弟,速度啊。
例(3)中,骗子首先采用了招呼语“您好”及“欢迎咨询相关业务”等表达,为自己建构了一个专业服务人员的身份和形象,后面的“本机构长期提供……服务”等程式性表达及话语内容,也是骗子建构专业机构平台服务人员身份的策略。当然,我们从例(3)中还可以发现,在交际进入转款话题的时候,诈骗者则突然又采用“兄弟”的称呼,建构了彼此的亲近关系身份,拉近彼此的距离,促使交际目的的尽快达成。这种因不同交际阶段转换而进一步采取的身份转换,正体现了前面定义中所提到的虚假身份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动态性。
3.特定职业人员身份
语料中发现,很多骗子倾向于冒充社会特定的职业身份来实施诈骗。比如,他们会虚构成学校老师的身份,与家长联系,实施诈骗。试看例(4):
(4)骗子:周小莹同学家长您好,我是数学张老师。您家孩子在奥数方面很有天赋,现在推荐她报一个奥数培训班。
家长:哦好的好的,感谢张老师关心。请问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骗子:具体时间段可以根据您孩子的需要来选择。现在因为时间比较紧,需要尽快交1500元报名费。
家长:哦,好的好的,麻烦您把账号给我,我转账给您。谢谢了!
骗子:不客气。
例(4)中,骗子采用直接称呼“XXX 家长”的方式,建构了对方的家长身份,同时也建构了自己的教师身份;然后继续采用自报家门的直陈式表达“我是数学张老师”来冒充老师身份;紧接着再借用这种虚构的职业身份来实施其诈骗企图。
语料中还发现许多诈骗者虚构成警察的职业身份,来实施诈骗目的。比如例(5)的电话诈骗:
(5)刘女士:喂?
骗子:你是刘桂芳吗?
刘女士:对啊,请问你是?
骗子:我是南京市公安局的,我姓王。
刘女士:哦,你好,请问什么事啊?
骗子:根据调查,你和前段时间发生的诈骗案有关,我们决定对你的账户展开调查。
刘女士:啊?这是怎么回事啊,不可能啊,你们搞错了吧?
骗子:我们这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这事情牵涉面比较广,你先不要着急,目前只是发现你存在一定嫌疑。这样吧,你等着接电话,马上公安厅禁毒总队负责人会给你回电话,他们跟你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希望你配合调查。
刘女士:哦哦,好的。
例(5)中,骗子首先采用直接报出对方姓名,并进行确认的语句“你是XXX吗?”来建构自己属于权威调查机构人员的身份;然后,骗子使用公安人员的专用词汇“根据调查”和话语内容“你和前段时间发生的诈骗案有关”来建构自己的公安调查者身份;最后,骗子采用“我们决定对你展开调查”这样的警察专用话语,来建构自己的公安人员身份,并实施诈骗。
4.特定社会组织成员身份
语料中发现,还有一些诈骗者将自身建构成特定社会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实施诈骗企图。比如,有的诈骗者将自己虚构成黑社会组织成员身份,对受话人进行恐吓,从而达到其敲诈金钱的目的。试看例(6):
(6)(骗子虚构成黑社会组织成员身份来恐吓受话人)骗子:你是南京市某某小区的李某某吧?李先生:是啊,你是谁呀?
骗子:你别问我是谁,我就告诉你我是道儿上混的。你得罪的一个人,他花钱雇我,让我手下兄弟收拾你家人。你孩子在某某小学三(2)班上学,你的身份证号是……,我没说错吧。你和你家人的行踪,我们每天都盯着的。
李先生:啊……你……什么人雇你啊,我没有什么仇人啊。
骗子:如果你不想被报复,可以花点钱消灾,我们这道儿上混的,只认钱。为了确保你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今天五点之前,打两万块钱到我们账户上,否则后果自负!
例(6)中骗子首先选用“你是XX市XX小区的XXX吧”这样询问确认的语法句式道出了对方的具体信息,然后采用“道儿上混的”“手下兄弟”“收拾”这样的行话,建构了自己的黑社会组织成员身份,最后采用“只认钱”“后果自负”这样的胁迫话语,建构了自己蛮横、黑心的黑社会组织成员身份,实施恐吓和诈骗,迫使受话人就范。
(二)诈骗话语中的虚假关系身份类型及策略
诈骗者之所以虚构身份,是因为想要达到骗取金钱的交际目的,为了达到这一交际目的,他们会根据不同语境、不同对象而冒充或虚构不同类型的关系身份。甚至在同一交际语境下,随着交际的不同阶段而建构不同的关系身份。语料中发现的主要关系身份类型如下所示。
1.亲人关系
经语料分析发现,有的诈骗者在盗取一些私人信息后,会冒充对方的亲人建构虚假的亲人关系身份,尤其以建构父母与孩子的亲人关系居多。比如例(7)中,骗子冒充对方的孩子,虚构母子关系。
(7)骗子:我们学校邀请到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到我们学校培训,培训英语、数学这两门课程,我很想报名,不知道您的意见怎么样?
(骗子发出清华大学培训项目介绍图片)
李女士:等会我和你爸爸商量一下,你有时间有必要的话就报名吧。
骗子:刚才学校广播室已经公布报名名单了,全校150个培训名单现在就剩下几个了,晚了就没名额了。
李女士:那就报。
例(7)中,骗子一开始并没有采用特殊的话语来虚构自己的儿子身份,而是直接冒用了对方儿子的身份,以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达“儿子”想要报培训班的话语内容,从而虚构了彼此的母子关系身份。同时采用称呼语“您”来建构对方的家长身份,用“不知道您的意见怎么样?”的询问话语方式来建构征询家长意见的“儿子”身份,从而企图实施诈骗行为。
2.熟人关系
语料中还发现不少虚构熟人关系身份的情况,比如例(8)中,骗子伪装成对方的老同学,虚构了与对方的熟人关系。
(8)(王先生接到的冒充老同学的电话)
骗子:嗨,你好啊,老同学,在忙吗?
王先生:哦哦……你好,请问您是……?
骗子:我是你老同学啊,不会当了经理,就忘记老同学了吧?
王先生:……哦哦哦……我想想,我想想……你是……李建龙吧?
骗子:哎哟不错不错,到底还是没把老同学给忘记咯。
王先生:哦,不好意思,我刚才一开始真没听出来。你现在在哪里呢?
骗子:唉,我现在在老家呢,不瞒你说,家里老母亲病了,要做手术,手头有点紧,想找老同学借一点儿,你看方便借我两万块钱吗?
王先生:啊?你母亲不是早就去世了吗?
骗子:啊?哎呀……不说了,挂了。
显然例(8)与前面几个例子不同,骗子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信息,也不知道自己虚构的人到底是谁,但是却预先设定了对方某个同学的身份。他首先通过称呼语“老同学”来建构与对方的同学关系身份,同时采用较随意和非正式的招呼语“嗨”和问候语“在忙吗”来建构彼此亲近的社交关系。接着,在对方疑惑不确定的时候,骗子再次采用直接陈述“我是你老同学啊”来继续强化自己的虚假关系身份,并且使用“不会当了经理,就忘记老同学了吧?”这样的面子威胁话语,来迫使对方尽快确认彼此的“同学关系”,参与其虚假身份的共同构建过程,否则便被安上了一个“当了官就忘记老同学”这样不仁不义的形象,我们将其称为心理胁迫策略。
3.上下级关系
语料中也发现不少骗子虚构上下级关系身份来实施诈骗的现象。比如例(9)中,骗子虚构自己的领导身份,与受话人建构了上下级的关系身份,企图达到自己的诈骗目的。
(9)骗子:小何啊,你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谈谈你工作的问题。
小何:哦……请问您是不是新来的张院长啊?
骗子:(不耐烦地)是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明天过来再说!
(第二天,领导隐晦地说有上级领导在办公室,叫小何打钱给上级领导,给她提拔。)
例(9)中,骗子首先采用了亲切随和的称呼语“小何”来建构与受话人较亲近的关系,又借助“来我办公室”“谈谈你工作的问题”等话语内容建构了自己的领导身份,及与对方的上下级工作关系。甚至采用“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这样的责怪话语方式胁迫对方就范,这也是一种心理胁迫策略。
以上部分我们分别采用实例阐述了诈骗话语中常常涉及的个人身份及关系身份类型,不可否认的是:第一,除此以外可能还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虚假身份,但限于篇幅,不能穷尽,本文不再赘述;第二,这些身份类型初步建构之后,诈骗者在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还会动态性转换其身份,以更好、更快地达成其诈骗目的。后文我们将重点分析这些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背后的动因所在,揭示诈骗者所利用的社会心理机制。
五、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中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的顺应性阐释
Verschueren(1999:55-56)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陈新仁(2001)指出,语言顺应论探讨了话语组织各个层面上的语言顺应特征,提供了一个探讨语用现象的理论框架。它为语用学分析建构了一个综观的分析框架(Jaffe 2001:104),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徐学平 2005:91),为诠释交际中使用的话语方式、话语内容等话语策略的选择及其理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框架。
研究发现,诈骗者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所虚构的身份,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其诈骗目的而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他们建构身份时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也是诈骗者根据其虚假身份的需要而进行选择的结果。当他们选择了对方的家长身份时,他们便会相应地虚构成对方的子女或教师的身份来与受话人进行话语互动,会利用当前虚假身份实施相应的欺诈行为——向家长骗取培训报名费,从而实现金钱诈骗的目的。当他们在选择了对方为某个知名节目的受众身份时,便虚构成该节目组服务人员的身份与对方展开话语互动,并采用通知领奖的方式或策略来诱骗对方上当;与此同时,诈骗者也会有意识地根据自己虚构的身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词汇、话语方式及话语内容等策略进行身份建构,从而帮助其达到诈骗目的。诈骗者在交际过程中建构的各种身份都会发挥一定的语用功能,也是交际主体选择的一种语用资源(陈新仁 2004;袁周敏 2011),其虚构的身份成了他们在与诈骗对象交际过程中的一个有利的交际身份资源。
Verschueren(1999)认为,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language users)、心理世界(the mental world)、社交世界(the 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the physical world)等因素。语境是在使用过程中由说话人和受话人动态创造和调控的,而不是静态的。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从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等方面进行考虑,并对话语进行权衡和磋商,从而作出顺应交际的话语建构策略选择。说话人的身份并非只是被动地反映在语言层面,而是通过说话人策略性地运用身份资源而动态建构的(袁周敏2014)。
骗子的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是对受话人心理因素顺应与利用的结果。心理世界指交际者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具体包括动机、信念、性格、意图、愿望等因素。交际者是语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大脑的认知运作,就没有语言使用(Verschueren 1999;陈新仁 2018)。陈新仁(2009,2013b)认为,语用学研究可以从社会心理维度来分析社会心理策略的运用对话语表达或理解的影响。对诈骗语料的分析发现,诈骗者首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选择虚构某些特定的个人身份和关系身份,并以此身份与对方展开交际,该交际过程顺应受话人的心理世界,获取或利用对方的心理认同来实施诈骗。钱永红(2014,2015)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特定社会心理特征有时会构成该人群的一种弱点;非法广告商们也往往善于利用这类心理特征对消费者进行隐形的心理操控,令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骗子通过虚构获奖平台服务人员身份通知对方获奖的案例,就是利用了受话人贪图小利的心理,诱骗其上当受骗。还有些诈骗者与受话人虚构成一种上下级身份,伪装成受话人的领导,并采用“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这样的心理胁迫话语,暗暗地给受话人施加心理压力,迫使对方尽快确认其“领导”身份,接着便利用这个上下级关系的身份资源,对受话人必须遵从上级领导指示的心理进行隐形操控,实施诈骗行为。此外,在语料中还发现诈骗者利用受话人的爱子心切心理(利用虚构的教师身份资源)、爱面子心理或义气助人心理(利用虚构的朋友或老同学关系身份资源)、胆小怕事心理(利用虚构的黑社会组织成员身份资源)、敬畏警察心理(利用虚构的公安人员身份资源)、急需获得特定服务(比如刷分服务人员身份)等心理因素、心理定势或特定需求对其实施心理操控,以实施诈骗行为。
六、结语
本研究采用被曝光或被识别的网络电信诈骗话语为语料,分析诈骗者为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而虚构的身份类型及采用的话语建构策略,并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诈骗者通常建构的身份主要包括个人身份(特定个体、特定专业服务人员、特定职业人员、特定社会组织成员等)和关系身份(亲人、熟人、上下级等)两大身份类型;采用的话语建构策略主要包括语码选择、语体选择、语篇特征、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言语行为、称呼语、词汇或短语选择等话语建构策略。诈骗者之所以采用这些策略来虚构这些身份,是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选择虚构了特定的身份类型来与受话人进行交际,并有效顺应和利用了受话人的一些社会心理倾向(比如顺从上级领导、胆小怕事、敬畏警察、义气助人等心理倾向)和实际需求(刷高分、获得特殊服务),对受话人实施隐形的心理操控,从而达到其诈骗的交际目的。
当然,由于语料数量及篇幅有限,本研究所发现的虚假身份类型及话语建构策略肯定还不够全面,未来可收集更多的语料,充分挖掘诈骗话语中所包含的身份建构的类型、策略及规律。此外,关于身份的研究从关注问题及研究路径上看仍然比较单一(陈新仁 2014),议题上多囿于分析语用身份的类型与动机,方法上相对单一,以理论思辨和话语分析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尤其缺乏(蒋庆胜2019)。未来研究可在研究路径和方法,以及定量研究方面再作一些分析与探讨,用数据来支撑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