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2019-01-30姚湘
姚湘
俗话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不深入学生的内心不明教育之任何其重,不知教育之道何其远。从踏上教育这一征途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孩子,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啃东西。很快,爷爷奶奶塞到我口袋里的那点宝贝就已经差不多啃光了,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改变工作状态,在忙碌与充实中我茫然已消,心已敞亮。
一、无限风光在评价
有人说教育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并且不仅要智慧地从油锅里捞出孩子,还要捞出自己的风采,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还不伤着自己。不仅自己会捞,还要协同所有任课老师积极主动地跟着我一起捞。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受到老师的思想观、评价观影响。
语文老师究竟给学生什么东西,让他们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有创造力、领导力。的确,老师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培养的学生所体现的,所以,对老师的评价,应该注重老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状况。不能仅以学生离开校门时的情况来评价一个老师,而要从学生的生长性、成熟性、成功性三种状况来评价。就拿高中老师来说,每个老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学生的生长期为高中三年,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所考学校的层次来评价一个班的教师团体;成熟期为高中毕业后五年,以学生的就业状况来评价老师;成功期是成熟期后面的五年,看学生的创业状况来评价老师。真正把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落到实处。决不能再以某一学科高考高分层有多少人,占多大百分比,平均分有多高,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来确定教师的高考贡献值。不能不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味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一味地进行重复的练习,一味地强调高考知识点,一味地让学生紧盯高考。这样只会占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冲淡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总体成绩。
评者,公平公正之言也;价者,人之中介,即中间人也,老师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做好教育事业与教师个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人。我们都知道:媒人做媒一般要想办法促成一段姻缘,所以经常放大优点,弱化缺点,使双方产生好感,最终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老师要带领好一个班级的学生,就是弱化学生个性的缺点,放大他们的优点,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这门学科,自觉主动的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让他们体验到幸福感和尊严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励评价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充分受到激励评价的职工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受到激励性评价后所发挥出的作用能达到激励前的三倍到四倍。可见,激励评价功效甚大。
对待学生,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为教学理念,语文老师要发现差异,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个性差别,给出差异性评价,并且很好的利用差异,发挥差异性的作用,让所有学生各美其美,让班级精彩纷呈,展现班级无限风光。
二、变答为问展风采
学生思想的不断成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学习潜能的不断释放,离不开课堂上不断的训练,深入的思考,大胆的发问。作为语文老师,要把“学习即研究,课堂即问题”的学习理念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底。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反复思考,反复论难,力求严谨。很多著名学者,在进行学术批评的同时,也希望别人“操矛入室”,也来批评自己,发难自己,以深化认识、推进研究。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听课模式,变单纯的听课者为发问者。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困惑,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强烈的内驱力,驱动学习动机,从而积极调动思维去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思维,打开智慧之门。因此,语文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展现自己的思维。
语文老师课堂上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重点、难点处质疑,让学生仔细地思考;从矛盾处质疑,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入手,深入地探索,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每个学生都能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人人成为学习问题的提出者,个个成为学习问题的答疑者。
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这样就产生了高质量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分享彼此的思想,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力求“止于至当”。同时把课堂上出现的共性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来探讨,让全班学生都来参与,个个成为问题讨论的参与者。通过学习反思、讨论争辩,问题总结等多种途径,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表达的胆量和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一节课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有了精彩的表现,丰厚的收获。
三、百花齐放春满园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有的鲜艳,有的淡雅,有的奔放,有的含蓄;有的开在盛夏,有的绽放在隆冬,无论是哪一朵,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与芳香,都有自己的花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让他们在百花园中自由的展示自己的那份美丽。
1.人人成才观念,深入师生心田
语文老师始终以 “把每个学生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培养目标,知道人才观不是天才观,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这样的人才观不仅要深入老师的心里,而且还要扎根每个学生的心里。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学生的发展是曲线的,不是一辈子一直就是好学生,也不是一辈子都是差学生。更何况好学生差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那么的狭隘。语文老师也不再有意无意的炫耀自己教出了多少科学家,多少名人,普通劳动者也一样是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想法与做法与香港大学的理念不谋而合,香港大学曾为一个文化不高、一辈子做清洁工的老太太授予了名誉博士学位。这样的做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各美其美。
2.提供梦想舞台,实现人人平等
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个性差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知识面宽广。组建最优的学习小组,进行分层教学,这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人人学奥数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奥数只适合于少数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人人都学就扼杀了学生其他的才能。
语文老师要明白高中为什么要提倡多样化,为什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学习的舞台。
我们都知道: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教育工作者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自由去发挥;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没有优差生,不分前后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学习上他们互相讨论、探究、借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含义;在生活上,互帮互助,真情相待,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朋友的真谛。真正实现所有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语文老师责任重大,我们要不断找回学生丧失的“智性”,缺失的“德性”,流失的“自控性”,让他们自信、乐观、自由地展现属于自己的风景;且路途遥远,我们不仅现在要尽力而为,而且要终身全力以赴。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