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之无文”发微
——兼论高考作文必须注意的三大关系

2019-01-30

中学语文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刘勰文采孔子

习 平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十月,子展相郑伯如晋,拜陈之功。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

在郑国攻打陈国后,郑国的子展穿着军服向晋侯敬献战利品,面对今后的责问,子展以充满严密逻辑的外交辞令,不卑不亢地进行了完美答复。孔子针对此事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要说话。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愿是什么?第二,要会说话。说话没有文采,不能到达远方。他甚至把政治上能否称霸天下和军事上能否制胜敌国都跟辞令好坏联系起来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言之无文”中的“文”到底是不是指文采,他老人家却语焉不详,翻遍《论语》也找不到孔子关于这个“文”字当“文采”讲的解释。只有一处,似乎有这么个意思,但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论语·八佾》第三篇第十四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关于这个“文”,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郁郁,文盛貌。”他还引用尹氏的说法来强化:“三代之礼,至周大备,美其文而从之”。按照朱子的意思,这个“文”似乎就是指“文采”,但是现代学者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却把它解释为“礼仪制度”,似乎又不是这么回事了。当然也有直接把这个“文”当成“文采”来认识的。比如刘勰就在《文心雕龙·征圣》中谈到孔子赞赏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这个观点时说:“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根据刘勰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所说的“文”就是指“文采”。但是,孔子所说的“文采”又是指什么呢?刘勰的意思很明确,他认为,思想充实则言之有物,情感真诚则文辞巧妙。 我认为, 刘勰对孔子这个“文”字的阐发,解决了写作学上一个困扰人们很久的大问题:文采和思想感情的关系问题。文采不是独立于思想感情之外的东西, 而是思想感情的外化。

宋代的文章圣手苏轼进一步阐发了这个问题的奥妙所在。他在《与谢民师书》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论断。“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在苏轼看来,把“文”和“辞达”割裂开来,认为“辞达”就是没有文采是极其片面的。真正理解、把握生活的奥妙就如“捕风捉影”那样困难,能正确地把握生活的本质,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来,就是“辞达”,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文”的境界。

数十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界忽略“文”的特殊内涵,把它定义为一种形式,因而把追求作文形式上的所谓“文采”看成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径,老师们舌干口燥,苦口婆心,从立意讲到章法,从结构讲到修辞,从遣词讲到造句,不可谓不尽心,不可谓不辛苦,可是到头来,学生高中毕业,依然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无“志”而强“言”,有“言”而无“文”。这是因为我们做的是缘木求鱼的无用功。中学作文教学积弊难除,症结就在这里;高考作文水平低下,原因也在这里。

“文采”是什么?刘勰和苏子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文采”从来就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更是生活的浪花,是思想的火花,是思维的光芒。因此,想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作文和生活的关系。用苏子的观点来说,就是要能“求物之妙”,即善于观察生活,寻求客观事物的奥妙,从而把握来自生活而又难以捕捉的现象。做不到这一点,纵然妙笔生花,也只能像扬雄一样雕章琢句,玩玩文字游戏,可是一般学生哪来的扬雄那样的知识积累和语言功底?所以他们连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写不出来,又怎么写得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2019 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目是写关于劳动的内容。很多老师在网络世界里欣喜若狂地宣布自己押到了作文题,但阅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像样的文章连千分之一都不到,押到题又如何?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的积累。为了在高考中拿高分,冲名校,孩子们要么被全封闭在学校刷题,要么在家里被作为稀有动物供起来。平日里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油瓶子倒了都不用扶正,对于劳动,他们只有个概念,而没有起码的真实体验。写起作文来,只好东拼西凑交差了事。比如一名考生是这样写劳动的:“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孔子,作为古之圣贤中的大儒,尚自力劳动;而今,更有雷锋精神供我们学习。我们中华民族天生就有着辛勤劳动的血液,我们要乐于劳动,行于劳动。”且不说观点和例子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只看他的对劳动的认知,这段文字哪里有一丝一毫对劳动的真实体验、真切感受?就算是农民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看不见,就算是建筑工人一身灰汗、满脸黧黑看不见,那么父母的勤巴苦挣也看不见? 清洁工的辛勤劳作也看不见?失去了生活的源头活水,怎么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所以,要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最基础的工作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眼光转到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去,用他们的一双慧眼去观察,用他们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受。

二是作文和思想的关系。用苏子的话来说:就是要“能使是物了然于心”。什么叫“使是物了然于心”?就是指在细致观察、熟悉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去认识、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形成自己的思想。作文就是要表达这样的思想,而不是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或者眼中只能看到现象,无法深刻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位考生对劳动的认识。考生甲:还有同学会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劳动这么累,干嘛要自己做?是的,科技发展很快,以后是有很多事情不用我们亲力亲为了,但是,不治家,何以治国?我们连自己的家都料理不好, 连家中的劳动都不做,怎么去做大事?考生乙:劳动为我们的实践创造了机会。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真实而清晰的感触。不下一次稻田,我们永远不会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做一次家庭大扫除,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母亲持家的勤苦。劳动除了教会我们生活技能,还能让我们成为独立的个体,知道自尊自爱;劳动赋予我们同理心,知道劳动不易,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让这个世界多一分善意和理解。比较这两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考生甲缺乏对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他的想法其实就是社会上人们的一般认知,浮浅狭隘,不能称之为思想;而考生乙则把生活现象与人生联系起来思考,看到了劳动的本质,这就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从而阐发出富有深刻广阔寓意的思想。要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使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养料,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万事万物形成富有个性的看法,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可能震撼读者。

三是作文和思维的关系。苏子说的“能了然于口与手”,就是能够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予以生动的表达。只有如此,才叫“辞达”。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独立的思想,还有个如何表达的问题。高考作文一般都是写议论文,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论证系统,它展示的是作者抽象思维的过程。抽象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前者是作者把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进行思维抽象的过程,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后者从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运用辩证的眼光进行思维加工,达成对本事物内部不同属性之间关系的对立统一的认识的思维过程。绝大多数考生的作文,往往就事论事,或者强加因果,不能形成起码的形式逻辑思维链。比如前文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考生提出的观点是“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他所举的例子是孔子和雷锋,又不是从二者如何热爱劳动的角度来陈述的,说明他既没有对劳动的感性认识,也没有进行思维抽象,更谈不上辩证分析了。极少数考生的作文,能让我们看到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雏形,这就是很优秀的考场作文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两句话只是道出了劳动的初级作用,说明劳动是生存所需,衣食所安,不劳动就无法延续生命,养育儿女,赡养父母,但是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劳动带给人的精神价值。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告慰了自尊心,看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劳动对于“小我”的意义;更有意义的是,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又都是对社会的奉献,造福社会,报效祖国和人类社会,这就是劳动对于“大我”的价值。这一段文字,先谈及劳动的初级作用,这就是从对劳动的感性认识出发,概括劳动对于生存的价值,这是形式逻辑的雏形;然后笔锋一转,再论劳动对于人类的精神价值,这一部分又从“小我”和“大我”两个层面来讨论,这就是辩证思维的雏形。 议论文主“理”,“理”从何来?这“理”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各种关系,而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就是解释这些关系的正确途径,所以要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就要进行严格有效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猜你喜欢

刘勰文采孔子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舍弃面子的刘勰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舍弃面子的刘勰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文心流韵·千古回眸——刘勰和文心雕龙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