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2019-01-30杨丽萍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赵培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选题医学考核

杨丽萍 李新民 侯俊林 李晓冰 赵培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河南 郑州 450046)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一门以项目为主线,借助现代实验技术,科学阐释中西医基础理论或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的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创立“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虚实结合”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向知识运用转变,培养学生将多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深度融合并创新的能力。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

1 高度自主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医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实验课程多为固定题目、固定内容、固定方法、结果一致的验证式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理论知识、现代研究技术,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总结。使学生从传统的“听众、观众”角色转变成真正的“导演、主持”,对项目结果负责。而带教老师从“导演、主持”变成“总监、顾问”,负责设计课题考核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结果给予积极引导和纠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每个环节、每项任务的执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强调学为所用,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反复领会、理解各种知识点的内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并在项目执行中不断补充所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如学生在数据分析中需要用三线表、直方图展示结果,学生先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自学制作基本知识,再独立查阅硕博士论文学习表述方法,完成自己课题的相关内容。如果在制作中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反复讨论后仍然存在问题,才由指导老师现场指导。通过反复自学、实践、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培养和升华。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 创新为本 点燃学生创新激情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己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本课程在指导选题、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模式的探索,重在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1]。首先在选题环节,重点强调创新性和可行性兼顾的原则。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要求8~10人的小组每人自选一个题目,所有选题先自主查阅知网,确认选题的创新性,然后围绕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做什么?如何做?撰写选题提纲,再经过选题会论证创新性、可行性以及预期成果,确保项目有成果,可持续。对于小组认可的选题,给予设计者分值奖励。对于项目研究结果,鼓励、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申报项目、撰写论文,申报专利。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传统,改为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的讨论模式。讨论会上,学生之间思想交锋,辩论激烈,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受启发、获感悟、得能力、促进步。在评价考核方面,我们采用学生教师全员参与考核,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维考核模式。

3 融贯中西 培养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能力

钱学森先生说过:“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能用 Prigogine的方法,也不能用Haken方法,只能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2]”。纵观医学发展的历程,无论是传统中医学还是现代的西医学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但也都存在不足,都不足以代表现代以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模式,因而只有吸取两种医学的理论精华,融合两者的科学内涵,才有可能孕育出新的未来医学模式。陈竺[3]也认为:“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汇聚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微观研究与整体研究并重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界的共识。因此,我们在培养新一代医学生时要倡导中西合璧,鼓励将现代医学体系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微观化理论和技术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和系统论有机融合,阐释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例如“提壶揭盖”为中医治法之一,演变成临床上的宣肺利水法来治疗水液输布障碍类疾病。学生们通过选用宣肺温阴类药物麻黄附子汤作用于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然后通过检测行为学指标、尿量、体重,实验室指标AngⅡ等来揭示“提壶揭盖”的作用机制。即运用了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关于水盐代谢理论和ELISA技术,又对中医经典治法的内涵做了阐释,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内涵的理解。达到对中西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4 虚实结合 多措并举提高实验成功率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但由于学生提供的方案所涉及到的一些药品、试剂和器材订购周期长,不利于学生预实验的开展。而且由于学生对原理理解深度不够、动手能力不强、基本操作不规范,导致综合设计性实验耗时长、耗费大、实验不确定因素多,失败率高等矛盾日益凸显[4]。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虚实结合式的教学改革。首先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利用三维建模,虚拟实验界面,模拟实验流程,彻底摆脱实验动物、试剂、仪器、场所等条件限制,让学生开展虚拟仿真预实验,在网络上反复演练、深刻理解技术原理、掌握关键环节操作要领、强化基本功训练,待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真实的正式实验。由于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复演练,预估了实验的难点和要点,正式实验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虚实结合式的实验教学,迎合了现代学生学习模式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学习特点,使得综合设计性实验变得便捷、有趣、高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 全能培养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强调知识更新,单纯掌握现有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成为医学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这些能力的缺乏将会大大限制其日后从事的医疗工作。本课程设计选题、开题、预实验、正式实验、结项、答辩六个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如在实验环节,由于不同组别实验课题不同,选取的实验方法也千差万别,不会安排特地的时间讲解和演示,也没有足够的样本供学生练习,正式实验前学生需通过百度、google搜索文字资料、视频、mooc课程等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确保实验成果。实验环节出现问题,要首先自己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报请老师批准,调整实验方案。在答辩环节,学生既是答辩人、听众,又是专家、考评人。学生既要汇报本组项目,接受专家、同学的质询和评价,又要做为专家听、问其他组的汇报并给他们点评、打分和排序。这就培养学生针对自己的项目要有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幻灯和语言展示能力,针对他组内容要有快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有敏锐地洞察力,能快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由于所有环节学生主导,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挑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 多维考核 促进评价体系的科学化

考核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的风向标、指挥棒。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是保证实验教学健康有序运行的抓手,也是能否使学生全程参与、全心参与的重要保障[5]。传统的以出勤、实验报告为抓手的考评方式无法反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不利于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出勤不出力,出力不用脑。本课程针对传统实验课考核指标单一、考核主体单一的弊端,设计了多维度考核模式,即全员参与考核,我考人,人考我,考核的主体既有老师也有学生,老师既有带教教师也有答辩专家,学生既要自我评价,也有组长评价和其他组员对你的评价。考核的内容全覆盖,从选题、课题设计、课题实施、结项、答辩所有环节均设计分值。考核指标多元化,既包括创新能力、语言表现力、动手能力,还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多维度考核的实施,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通过考核让学生知不足,而后自思。

猜你喜欢

选题医学考核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内部考核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