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院校人文教育路径探析※

2019-01-30邢华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中华人文

邢华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层的内在关联,这已是多年来学界的共识。近年来,国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级,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中医院校基于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适当而富有成效的调整。

1 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强调传统文化对国家、对民族、对共产党的重要价值。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将这一问题提到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

梳理近些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不难发现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议题屡被提及:2013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 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7年 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

可见,国家已在顶层设计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了规划部署,将之视为坚持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高等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如何进一步构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与国家战略设计相协调的工作机制。

在众多高校中,高等中医院校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而中医药学在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学可谓最具活力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的学生,只有努力夯实传统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体悟中医学说的真谛。因此,中医院校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文教育比重的问题上尤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内容:儒道为主、诸家兼合

在众多传统古籍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类典籍是高等中医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要提高中医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人文素养,还应该更广泛地接触、学习其他古代经典。孙思邈的《大医习业》篇中为后世学医者开列阅读书目,当中就涵盖了医学、五行占卜、天文地理、经史子集等。古代名医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精通六经诸子,因此才能对中医典籍有真正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认识,且能自我修为得胸怀远大,医德高尚。现代中医院校学生则大多为理科生,人文素养普遍有待提高,故而更应加强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育主题广泛涉略诸子百家,甄选相关素材。

一般而言,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以儒道两家的学说作为重点。这是由于,一方面儒家思想无疑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脉,其“修齐治平”“仁爱忠恕”“尊德性道问学”等思想深深影响着千百年来的中国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因子。儒学与中医学更是渊源深厚,我国素来就有“易医同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及“儒医”之说。不少中医生在道德情操、思维逻辑、知识根基、观念方法,甚至处方的方式上都带有明显的儒家色彩[2]。“中庸之道”可谓儒家思想的核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追求的是一种事物之间中正平和的状态。而中医基础理论的“阴平阳秘”、中医治疗学的“和解法”、方剂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等共同体现了“致中和”的思想,中医从发轫之初便已深深烙下儒学的文化印记。而笔者近年来在高等中医院校授课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个别对传统文化有特殊兴趣或受家庭背景影响的学生外,大部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并没有通读过儒家的经典著作。学生们大多只记得中学课文对孔孟的简单介绍和一些名词名句,对其更深层的内在理路和发展脉络则所知不多。而从知识铺垫、思维习惯的养成角度看,先从儒家文本入手学习传统经典,可为中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中医学的不少治病理念、治疗原则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又可溯源于道家。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医家都精通道家文化,甚至本身就是道士,历来就有“医道相通”一说。因此《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也应视作中医院校人文教育的资源。要想深入研究中医学,对道家的研究绝不容忽视。简言之,教师可通过介绍人物、梳理典故、观念溯源等,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以儒道为主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增加对包含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

3 路径:课程教育与校园文化并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中医院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目所占比重普遍较低,这非但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认同,还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发展后劲不足等系列问题。2017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这一政策导向,高等中医院校应结合中医药学科特色与教育规律,首先从课程教育入手,开设并优化相关科目。

3.1 开设人文类先导课程 “只有博学于文,始得精专于医”,中医院校应将“具有专业所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作为要求,列入学生的培养目标当中。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先对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开设人文类先导课。譬如,可在第一阶段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国学概论》《儒道经典名篇名著导读》等对中医药学具有重要透射作用的课程;在第二阶段开设《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再进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专业课的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感悟、掌握中医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念。此外,在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诗赋韵文也是一种特殊的呈现方式,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广为流传。故而《大学语文》课也应是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3.2 优化思政类课程 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除了专设相关课程外,还可采取“渗透教育”的方式进行,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行各门课程之中,形成合力逐步实现教育目的。在众多科目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系列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些课程的教材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所当然地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教师可从中国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经典文本中寻找教学资源,通过比对、分析,找准结合点,建立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由于这四门课均为公共必修课,授课的时间跨度长、对象广,因此也是现阶段中医院校人文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

3.3 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上有明确的指导意见,高等中医院校应依照这些要求,利用所在地及周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源,建立校外教育活动基地,设置各类主题组织外出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体验学习等活动,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价值认同。同时,在校内搭建完善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如: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定期组织传统文化类的讲座论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结合院校专业性开展特色活动,如药膳节、武术节、针灸技能比赛等;固定在学校各类宣传栏、校报校刊、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中医药文化专栏,校园建筑风格突出中医文化特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等。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3]。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中医院校应把握这一契机和要求,立足专业特色,多渠道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入手,逐步过渡到能自觉甄别、理解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切切实实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中华人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人文绍兴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