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对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2019-01-30安丹丹王自华
李 惠,安丹丹,王自华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应用大数据、互联网媒体,结合“线上+线下”,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教学模式进行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综合改革,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运而生,并在培养学生创新心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有良好的推动效果。
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手段的选择性、学习内容的延伸性、学习需求的差异性,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核心素养,使其在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等方面形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1]。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借鉴其工作理念、技巧和方法,使其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够进一步发挥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心理咨询与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关系
心理咨询与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都属于科学的心理育人范畴,二者在表现形式和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运行原则、理论依据、内容层次、目的诉求等方面有着高度一致性。
(一)“以人为本”的运行原则
心理咨询中的“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以当事人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价值,充分信任他,引导和协助其解决问题、实现成长,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学生网络使用、学习特点的现状基础上,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个性化的学习平台,重视“以人为本”、“以需为重”的教学模式,彰显每个人独特的心理需求、激发每个人潜在的心理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以“人”为中心,将“人”放首位和归宿,是二者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二)“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
心理咨询的咨询内容、咨询方法、咨询技术等都是在心理科学知识框架指导下展开的,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以及各种心理治疗理论为理论基础,侧重于在一对一的心理服务中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引导来访者改变自己[2]。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心理理论和应用知识的另一种教育和传播方式,在心理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平台,在精准的教学方案实施中,侧重于在朋辈的心理氛围和互助的自我参与管理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实现自我社会化。来源于“心理科学”、反馈到学生心理,是二者在实践上的高度一致。
(三)“大学生活”的内容层次
高校心理咨询内容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应问题、人际问题、学习学业、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生命危机等,集思想、知识、体验为一体,通过灵活的咨询技术与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均是围绕大学生常见的问题与困惑展开的,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借助传统课堂,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成为了心理咨询功能和方式的延伸。根源于生活、应用到生活,是二者在心理育人与思想育人的一致性。
(四)“健康心理”的目标诉求
高校心理咨询以育人为目标,咨询 “已病”和 “未病”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状态与需求,提高个体心理品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最终形成健康心理。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向大众学生,依据大学生身心健康需要,采用混合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健康心理”的意识和习惯。预防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是二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心理咨询在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的结合,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可以作为提高心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原则的心理咨询原则运用
1.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无条件积极关注,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表现,无论来访者怎么样,咨询师都要对其表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关注,使来访者感觉到自身价值。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的运用,正视、平等每一位学生,关注个体平时的、具体的、细化的学习行为或状态的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的作业/练习模式,使得作业/练习成果更具有灵活性,个体选择具有多样性,给个体创设了一个开放、自主、创造的学习环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尤其对于参与性低或自尊感强的学生,帮助他们发现正向的、积极的自己,从心理课程教学中受益。
2.适当保密原则。适当保密,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谈话内容和隐私的保护(保密例外),这是对来访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体体现。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线上和线下教学交叉,网络个体的交流,要遵循适当保密原则的运用,对于个别学生的案例分享,涉及到学生隐私的,一定不能留下任何文字、语音、图像等记录,也不能对其胡乱评论与传播,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控制知情范围[3],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安全与信任,才能敞开心扉,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投入,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3.启发教育原则。启发教育,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理清思绪与问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发现问题、找出办法,而不是替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线上线下教学任务的分配与回收,要注重多种形式的考察,创设性、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设定固定方案、不急于告知学生结果,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关系的心理咨询关系运用
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存在的最终相互信任、充分理解、真诚和谐的特定特殊的人际关系。有效的心理咨询技术与效果都是以良好心理咨询关系为前提的,这种关系给来访者提供一种安全感、信任感,既能提高咨询效率,又具有治愈或治疗效果。从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看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师生教学关系,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形成网络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型教学关系,教师要主动转变身份,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增强自身网络信息知识和技能储备,学习和运用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相关知识,与学生建立双方的信任、平等、互动关系,从行为上做学生的榜样,从心理上与学生亲近,进而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的心理咨询技术运用
1.倾听技术。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它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既可以表达对来访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促进来访者的表达,使之在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问题及宣泄情绪,探索解决办法[4]。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从线上教学平台的任务完成形式、作业提交方式、资源分享范围,线下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成果展示与汇报,多给学生表达和展现的机会,并及时的给予回应,鼓励学生诉说进一步的想法。
2.共情技术。共情是指心理咨询师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来访者的情感与思维,深刻理解来访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并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5]。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共情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的特点、特征和现状,在提问互动、网络点评中注意言语表达,以及非言语表达,如目光传递、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并设置合理的线上线下情景模拟、小组任务角色,真正感知学生的发展需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3.提问技术。心理咨询的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前者是心理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来访者也不能简单的一两个字或一两句来回答,以尽可能多地手机来访者相关信息为主;后者是心理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来访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主要使咨询师可以明确某些问题。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问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学情问卷的调查中,对问题的设置上,要考虑调研需求;在测验评估、随机访谈中,提问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基础,还要注意问句的方式、提问的语气语调,避免预设式的、固定式的、片面化的思维观念,便于掌握真实的教学资料[6]。
(四)教学评价的心理咨询评价运用
心理咨询中,以强调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非主观判断、非批判指责、非盲目决断等价值中立原则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得到业界的认同,这种中立的评价或价值观,对于建立良好咨访关系、消除来访者依赖心理、挖掘来访者自身潜能、增强心理咨询效果等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应该在心理咨询对来访者“价值中立”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了线上“学习进度、学习类型、学习活跃度、自评他评、学习贡献率等”与线下“随堂表现、出勤情况、成果展示等”的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和成长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是导演又是助手,还要考虑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或“思想引领”,对待学生的非理性思维、失衡心态给予“价值中立”下的“引领”,这才是心理咨询评价的有益结合。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心理咨询与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结合,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但整个实效性的落实,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课程教师要有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
心理咨询促进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实施关键在教师。如何将心理咨询的原则、技术与评价等贯穿到整个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如何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需要课程教师自身有较强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不断通过学习和业务锻炼,加强自身心理咨询功底与课堂学生团体辅导活动设计能力,体现心理课程教学的独特性。
(二)课程学生要养成参与的意识和习惯
心理咨询相关技术在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好坏,课程教师的心理咨询技能与课程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要看学生这个主体的教学感受、参与表现、学情数据,这就需要首先给学生设定课程教学规则、活动参与类型、任务/作业形式、知识学习范围与途径等,在混合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上落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