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生产与翻译:现状与反思

2019-01-30曾剑平司显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翻译者舆情工作者

曾剑平,司显柱

(1.江西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北京100024)

一、引言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成为当下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国际传播排头兵的对外新闻一直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让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使命。

在对外新闻生产中,翻译是促进对外新闻信息流形成的关键方法。“通过翻译,信息才能跨越语言疆界得以传播。一国对另一国声明的回应实际是对翻译所提供的信息的回应。”(Bielsa&Bassnett 2011:11)可见,对外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翻译。因此,关于对外新闻的研究离不开对对外新闻翻译的考察。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对外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拥有着完善协调的多媒体、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我们国家对外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多语种、多区域的国际新闻覆盖网络以及专业化的新闻翻译队伍也具有业务典型性。为探索我国对外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尤其是对外新闻翻译方面的实际状况,笔者于2019 年7 月对中国外文局的部分新闻翻译工作者和舆情研究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包括:1)鉴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在新闻翻译时如何解决翻译的速度与质量问题?2)中国外文局等我国对外传播机构是如何发布外文新闻稿件的?新闻稿件的作者和译者是怎样分工协作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善和提高?3)为改善我国的对外传播效果,中国外文局设有专门的舆情研究机构——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从舆情研究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新闻翻译有何缺陷与不足?4)从新闻翻译的机构翻译属性和话语的社会实践出发,我国对外新闻翻译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翻译原则?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下文将根据对上述问题的访谈结果分析我国对外传播机构的对外新闻话语生产与翻译流程、新闻翻译工作者的定位,讨论新闻翻译的困难与解决方式,论述舆情研究对新闻生产与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同时,本文将从翻译的能动性、机构翻译特征以及舆情研究等视角对新闻翻译进行阐述,对如何改进和提高我国对外新闻翻译工作予以探索。

二、新闻翻译现状

(一)对外新闻话语生产与翻译流程

在谈到对外新闻话语生产与翻译工作的主要流程时,有一些受访者主动提到了现有国际新闻创作机制中的弊端。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国际新闻报道的形成方式是“中文采编+翻译”模式(基于中国外文局访谈)。由于人力资源、政府管理等客观因素,外籍新闻记者直接采编的方式并未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国际新闻生产环节中,本土新闻工作者仍然是国际新闻生产的中坚力量,更多的采编工作需要由他们独立完成,并且需要用中文完成。外籍员工更多参与的是校对、出镜等辅助性工作。在这样的流程中,国际新闻作品以中文形式生产,要以外语形式呈现,往往须经过创作、审核、翻译、校对等多个环节。这不仅降低效率,也让稿件质量打了折扣。

一位受访者说:“我们的国际新闻一般都是由咱们自己的记者去采写,写出来(的稿件)都是中文的,这样便于后面的审稿、校稿,往国际新闻版面上供稿的新闻,都是在这个流程之后,再由我们去翻译,可能还有外籍员工校对,最后呈现多语种版本。直接用多语种版本生产的稿件比较少。这个流程其实会有很多的弊端,比如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拿着所谓的成稿翻译,很多时候还是有问题在里面,比如我们中文撰写中惯用的一些词法、句式、表述方式,换在英文或者其他外语中就可能毫无逻辑可言,翻译出来很僵硬。为我们校稿的老外常常说我们某些稿子写得太Chinglish,但这其实也有稿件本身的问题,作为翻译你不能大张旗鼓地去修改(原稿件),只能适当地调整,但是这个‘适当’究竟是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规定。”

另一位受访者则表示:“很多用中文采写的稿件都带有国内新闻的写作特点,一条新闻从头到尾包含的信息点比较多。出于对新闻事实的尊重,你必须把每个要素都翻译出来,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很多时候逐一翻译出来的稿子没法看,但是没有人赋予我们修改的权利。”

为了提高对外新闻翻译工作的效率,很多人都试图解决这种流程上的问题,笔者在此将受访者提到的解决途径大致归为三类:保持新闻翻译工作者与新闻记者的有效沟通、新闻翻译工作者反馈和共同创作。综观三类解决途径,共同创作似乎是受访者共同期待的一种方式,即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对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增加、修改等处理,增强最终外语版本新闻的可读性。

保持新闻翻译工作者与新闻记者的有效沟通是所有受访者都提到过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理应保持与新闻记者的有效沟通。与记者的沟通有助于新闻翻译工作者理清中文新闻的创作思路,解决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点,从而确保翻译的质量。因此,这种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现实中却不能保证。

一位英语新闻翻译工作者说道:“很多时候因为新闻翻译要得比较急,我们不能多次去和记者沟通,有时候你去沟通了(作者)人也不在,可能去跑下一个新闻了……要想有高质量的国际新闻,我认为这个沟通渠道要打通。对于记者来说,他的稿子被翻译者完全吃透、毫无疑问了,才算截稿。但现在(记者的想法)往往就是我写完了稿子就可以了。这样翻译不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个死循环。”

新闻翻译工作者反馈则是将外文翻译视为新闻原稿审核与修改的重要考量:新闻翻译工作者在外语阅读习惯、文化习惯等的指导下,为了翻译效果的提升,对中文新闻提出修改意见。有很多新闻翻译工作者已经逐渐将这种模式纳入自己的翻译体系中。

“在翻译之前自己通常会先行理解和消化,然后再就一些可能会让翻译更准确、更地道的修改方式去和作者沟通,这个过程几乎成为了我翻译的一个常态。沟通之后往往能够有更大的收获,再去翻译的效果往往更好,能够避免很多不科学、不地道的翻译,同时保留新闻的各大要素。”这位受访者所说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新闻翻译工作者采用。

共同创作比前述两种方式更为强调新闻翻译工作者的能动性。具有这种共同创作意识的新闻翻译工作者往往将自己视为新闻创作的主体之一,并凭借翻译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让稿件呈现出更好的质量。

正如一位资深的英语新闻翻译工作者所说:“我认为翻译也是新闻创作的一个‘环节’,因为干这一行久了,自然会去阅读和接触更多的外语新闻,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积累的过程,你就会逐渐知道国外的新闻原来是这样的,而我们以前翻译出来的新闻原来是那样的。我认为国际新闻的本土化是很高的一个层次,好的国际新闻应该让国外受众不觉得陌生,不觉得语言奇怪。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翻译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当你拿到翻译稿件之后,能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给一些修改意见,比如哪些主语没必要反复出现,哪些背景知识需要补充交代一下,哪里可以省略,哪些词语是过时的,有没有什么禁忌需要注意。这些作者不一定都能注意到,作为翻译者,有必要给作者一些反馈,共同为稿件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这是新闻翻译很高的境界,我认为这个行业需要这种精神。”

(二)新闻翻译工作者的定位

有关新闻翻译职业定位的问题,在行业中一直有较大的分歧,这个分歧也导致新闻翻译工作者无法明确其自我定位。一方面,人们普遍认同翻译是一种工种,新闻是一种文体。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翻译只不过是翻译工作者从事的诸多类别翻译中的一项而已。另一方面,一些翻译工作者将“新闻翻译”视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这种职业兼具“新闻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的双重特性。

在翻译工作中,精通译出语与译入语语言,掌握必要的翻译转换技巧,熟悉相关文化和专业知识是翻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对于新闻翻译来说,要胜任这项工作,具备以上这些还远远不够。在越来越多的新闻翻译工作者看来,为了保证新闻翻译的水平,有必要在新闻翻译领域引入或推行专业资质认证制度,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专业资质与专业培训是影响新闻翻译工作者职业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的专业资质认证制度可以确保行业的整体准入水平,而适时适度的专业培训则是精进业务的必然要求。不少受访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正规的专业资质可能是这个行业(新闻翻译)比较缺失的。很多人都是兼职,或者转行来做新闻翻译,只是把日常工作当成普通的翻译去对待。在我看来其实这远远不够。在新闻机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翻译新闻与翻译小说或者其他什么(体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速度要快,用词要正规、准确,很多事实性的常识也要自己去积累。但是我们却没有一个行业性的规范或者资质标准,行业门槛不高,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行业特色,处于一个比较杂的阶段。”

“想要提高新闻翻译的业务水平,需要靠自我积累,也得靠单位的一些职业培训。我们做翻译的多是学外语出身,可能没有那么高的新闻素养,刚入职的时候在工作中也经常有很多困惑。像我们(外文局)入职培训也有翻译方面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普通的‘翻译培训’而不是‘新闻翻译培训’,缺少了一些针对性、专业性的内容。这也是日后工作中遇到难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能够学会写好一条新闻,那么我才能翻译好一条新闻。但怎么写好新闻?大家似乎没有对翻译工作者提出过这种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一些主流涉外新闻机构对于新闻翻译工作者还缺乏明确的职业资质要求,一些主流的国际新闻机构甚至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这给新闻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新闻翻译的困难及其解决方式

(一)新闻翻译的困难

对于新闻翻译而言,其最大的困难就是存在着速度与质量的矛盾。

对于国际新闻报道乃至对外传播事业而言,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翻译既是新闻生产中的一种特殊环节,也是翻译工作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可以说,新闻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因为它和翻译行为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本转换方式,因为它和新闻活动密切相关。

对于新闻翻译工作者来说,他们是连接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桥梁”,其翻译工作最大的价值和作用是通过准确的翻译还原新闻报道的信息和观点。然而,与大多数体裁作品的翻译不同的是,新闻时效性的客观要求让新闻翻译成为了一项“必须要出速度”的工作。用金勇和崔玉娇(2015)的结论来说,新闻翻译是一个“时效强、责任重、要求高”的特殊工作。因此,新闻翻译工作者经常会面对一个矛盾:“精细翻译”指导下的慢工出细活与“新闻时效”压力下对翻译速度的追求的矛盾。如何面对这样的矛盾,是很多对外新闻翻译工作者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那么有无解决之道呢?根据笔者对中国外文局新闻翻译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建立更高效的翻译流程、善用翻译辅助工具以及树立目标语思维意识是破解上述难题的主要方式。

(二)解决方式

1.建立更高效的翻译流程

对翻译过程中的阅读原文、排查翻译疑难点、翻译、校对等环节,每个翻译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特有的处理流程,翻译工作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流程的效率。经过访谈得知,接受访谈的多数翻译工作者都从事过新闻翻译以外的翻译工作,与其他体裁的作品翻译相比,新闻翻译更讲求速度。换句话说,一篇新闻作品从创作到完成外语版本的传播,留给翻译工作者的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对于新闻翻译工作而言,流程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速度。

为了提高流程效率,有些工作团队(特别是人员充裕的团队)会依据新闻主题对翻译人员进行分组,如时政类、文化类、体育类等,每个翻译工作者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翻译类别,这样方便建立相对而言比较固定的词汇库、句法库、专有名词库等,能够极大地提升翻译的流程效率。人员不够充裕的团队也会让新闻翻译工作者尽量按照稿件主题进行集中翻译,从而提高整体的速度。

“为了提高翻译的速度,我们摸索了很多方法。在有很多翻译(任务)的时候,为了提高整体效率,我们一般会按照新闻类别翻译,时政的(新闻)、财经的(新闻)……这样来(翻译)。这样整体节奏会快一些。如果交叉着翻译,效率就会打折扣。”正如这位受访的新闻翻译工作者所说,按照主题的分类翻译是提高翻译效率的有效方法。

2.善用翻译辅助工具

对于翻译工作而言,选择恰当的翻译辅助工具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翻译速度。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越发人性化与智能化,这些工具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采用。特别是云计算等概念在翻译工具中的应用,让翻译工作者有了更多借鉴和参考的空间,许多复杂的人名、地名等词汇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对应的大众化翻译。

诚如一位受访者所言:“像谷歌翻译、有道翻译等翻译工具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乎每一个翻译工作者都会在日常工作中频繁使用这些翻译工具……这能够极大地节省时间,而且这些工具的词汇库也在动态更新,对于新闻翻译工作来说很有帮助。”如今,翻译辅助工具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工作之中。

3.树立目标语思维意识

关于提高翻译效率的方法,有的受访者还提到了“树立目标语思维意识”。新闻翻译工作者的这种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效率,而且能让翻译作品更加符合“信达雅”标准,更好地还原新闻事实。通过不断接触外语的文章、视频、音频,保持外语的“语感”,很多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时候不需要逐一‘硬翻’,地道的外语表达可能也就是一两个词。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来讲,只能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接触目标语言来培养这种语感,培养这种思维,这要比逐点逐字的翻译省时省力。”因此,培养目标语思维是有效提高翻译效率的方法。

四、舆情研究与新闻翻译

在对外新闻传播中,舆情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指导对外宣传报道的前哨站,也是帮助提升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重要指导。作为我国专业从事对外传播舆情研究的机构,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也被纳入了本研究的调研范围。

关于舆情研究工作对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一位受访者给出了如下解释:“舆情研究工作对于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大家基本上对此已经形成共识。拿我们机构举例,从2015 年‘两会’开始,我们逐渐试行了‘中央集中式’的重大选题舆情策划指导工作,为全局各个刊网媒体的对外报道工作提供舆情提示和选题建议,让我们的对外新闻报道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获得更好的对外宣传效果。2015 年‘两会’、习近平主席访美,以及2016 年‘两会’和G20 峰会期间,我们都试行了这种运行机制,并且直接收到了较为积极的效果反馈,这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

目前来看,舆情研究工作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指导,主要集中于提供国际舆情研究、境外受众调查以及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其中,国际舆情研究成为了指导新闻翻译的另一个突破口。

一位舆情研究员说:“舆情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我们既有的对外传播的一次效果检验;第二,它能够作为我们对外传播选题策划的重要依据;第三,它能够在报道语言、报道形式、报道主题等多方面指导我们对外传播内容的选择。”

尽管从事舆情研究的专业人士已经点名了舆情研究对于“报道语言”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指导作用对于新闻翻译工作者的价值却较为有限。一位新闻翻译工作者说:“对于新闻翻译这一行来说,有很多东西需要平时去积累。大到翻译理论的应用,小到特殊名词的标准化译法,都需要不停地吸收。但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们工作中所能接触到的培训也好,指导也罢,更多的是从宏观的翻译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培训能够指导你更好地进行翻译,但究竟是文学作品翻译、影视作品翻译,还是新闻翻译?针对性不够。”

与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新闻翻译辅助体系较为缺失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闻翻译工作者大都具有自觉意识,即他们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也能够从实际工作中找到突破方法。比如“舆情研究”就是一个新的“发现”。在新闻翻译工作者看来,要想让对外新闻传播的舆情研究工作发挥出更大的指导作用,需要对新闻翻译——或者广义上讲的新闻文本的语言学层面——给予更多关注。与他们实际工作相关性最大的需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效果评估环节应纳入“语言”变量,否则将导致国际新闻评价体系中缺乏对于新闻翻译评价的依据。

第二,报道提示环节应当纳入境外目标语言的“新闻高频词汇”“句型句式变化”“语篇字数”等大数据,否则将导致新闻翻译工作者在新闻翻译环节缺乏有效的指导,不能与新闻生产的其他环节一样拥有完善的保障体系。

这种舆情研究工作的实际效果与新闻翻译工作者的理想效果之间的“错位”,也从一线的舆情研究者那里得到了印证。一位受访的舆情研究员表示:“舆情收集与研究环节涉及的语种比较多,区域划分也比较细,但更多的是从内容层面的分析与研究,语言学范畴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分析,目前我们的确少有涉及,也缺乏科学的体系。这也是日后的一个方向。”

五、启示与讨论

(一)翻译的能动性

对于新闻翻译工作来说,由于最终呈现的外语版本才是所谓的“终稿”,因此,新闻作品的传播,是以外语受众阅读和理解翻译稿为目的的。正如冯迪芳(2009)所言,由于新闻翻译特殊的传播方式,它同其他媒体形式一样突破了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取代了原文的地位。因此,翻译工作者的能动性在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自然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新闻翻译是一种“二次创作”的说法,有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认为新闻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作品的最终质量”。但也有受访者认为翻译工作者虽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并不妨碍国际新闻作品是“记者的新闻”,而不是“翻译者的新闻”。

如果把国际新闻的第一次创作称之为“记者的新闻”,因为它代表了新闻记者的独立观点,并且传达了新闻记者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我们这里不对编辑的校对、修改等环节进行过多探讨),那么经过翻译之后的外语版(或者称之为最终版)还能否依然被称为“记者的新闻”,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无论翻译者如何增加、删减和改变某些信息,新闻的核心内容仍然和原始的版本没有出入,这“既是翻译者的职责,也是高水平新闻翻译的要求”。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充分肯定了翻译者在整个国际新闻生产流程中的“能动性”,并认为新闻是记者和翻译者“联合创作”的。

诚如接受访谈的一位英语新闻翻译工作者所说:“新闻翻译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因为存在语言、文化、背景等很多差异,有些信息需要增加,有的需要省略,有的还需要稍作修改后再翻译,这个过程是一个翻译者的再创作过程。当然你(翻译者)需要理解(新闻),也需要对相关的信息了如指掌。”

(二)新闻翻译的机构翻译属性

我国对外新闻翻译与传播的主体是包括中国外文局在内的国家涉外机构。由这些涉外机构发布的对外新闻报道话语,如前文所述,一般采用“中文采编+翻译”模式。新闻翻译工作者以中文底稿为蓝本进行翻译,后再经审读、校对,最后定稿产生了最终外文文本,而非由机构外某一个或几个人翻译出来的文本。换言之,新闻翻译是一种机构翻译(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

何为机构翻译?根据Baker&Saldanha(2009:141),它是指“在或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内)的翻译行为”。历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机构翻译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功能,以机构名义进行的规划性或规模性的翻译实践,常常是国家规划性的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机构翻译就是以国家的名义、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而自发实施的自主性翻译实践,是一种国家翻译实践。由此观之,新闻翻译并非仅仅涉及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新闻翻译工作者依据机构、国家的对外传播目的和一定的认知模式进行的话语社会实践活动。自然,译者在翻译的同时要对所译新闻加以编辑(Bielsa 2007:144)。换言之,新闻翻译工作者往往同时也是原新闻的改写者和干预者,也就是所谓的编译者,更为独立和自由(Bielsa 2007:143)。事实上,编译(transediting)是新闻翻译的一种常态,是各国处理国际新闻时常采用的一种翻译实践(Munday 2007)。新闻编译是多方(译者、把关人、编辑、机构)共同参与的机构行为,而非某个新闻译者的个人行为。译文新闻话语通过对原文的编译,构建和传播某种社会知识,包括运用语言策略传递某种特殊意义,有意地树立某种特定形象。

新闻翻译表现出的上述特征,从翻译研究的社会学、文化学视角进行考察不足为奇。翻译研究操纵学派认为所有翻译都隐含着为了某种目的而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操纵。而根据译者行动模式理论(Wolf 2011),翻译行为被放在更宽泛的职业语境中考察,译者、原文作者、客户或委托人、译文读者等都在译语文本生成过程中起着作用。译者被看作是与各方合作的专家,与翻译任务中的机构和其他人互动互存,以保证译本符合相关各方约定的要求。Cunicn&Munday(2007)指出译文可以被视为处于具体的社会、时间和地理环境下的符号形式,由译者、编辑在相应的翻译策略下生成。翻译本身应该被视为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翻译过程并非中立单纯。由此可见,作为机构翻译的新闻翻译,一方面必须跳出原文的束缚,大胆放手地改写;另一方面,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自觉地服务于国家形象的塑造。

(三)新闻舆情研究与翻译

如前所述,新闻舆情研究对新闻翻译的指导研究由于在数据采集参数设计上缺失海外媒体“高频词汇”“句型句式变化”等大数据,而无法对我国新闻翻译工作起到指导和启示作用。鉴于此,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建构中外文同类新闻语料库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探寻中外新闻在主题词、高频词、搭配以及篇章体裁层面上(诸如语步结构、主位类型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对新闻翻译工作者建构译语文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水平,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

猜你喜欢

翻译者舆情工作者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数字舆情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数字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