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之路
——戴炜栋外语教育观述论
2019-01-30周大军
周大军
(海军航空大学 航空基础学院,山东 烟台264001)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强化内涵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外语人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已成必然趋势。为此,笔者对我国知名外语教育家戴炜栋教授近60 年的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和评述其外语教育理念,旨在助推我国外语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创新发展。戴炜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等研究领域造诣深厚。他曾任上外校长(1990—2006)、党委书记(1995—2004),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学部委员暨语言文学学部召集人等职。岁月荏苒,自1962 年于上外毕业留校任教起,戴炜栋在外语教育这片他所深爱的热土上已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他长期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之路,为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他在几十年外语教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外语教育观,在我国外语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戴炜栋的这一教育观以改革与创新为理念核心,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为理论主线,以其参与和主持外指委的外语教育顶层建设咨询和上外的办学治校工作为实践途径。
二、理念核心:改革与创新
改革与创新始终是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戴炜栋外语教育观的灵魂。在戴炜栋(2007:xvii)看来,教学不能局限于“教”,而应在“学”的基础上“改”,即教学不能因循守旧,固守传统,而应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探索培养外语人才的理念、模式和策略。
(一)外语教育改革观
早在1964 年初,戴炜栋就被委以重任,在上外英语系基础教研室牵头进行听说领先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于次年面向全国进行示范教学。这次教改显示出戴炜栋的改革开拓意识。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戴炜栋(2007:3)指出,必须要改革陈旧的单一语言教学体制,在调整专业结构、增设课程、加强基础教学、培养第一流的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英语教学改革路子,培养新型外语人才。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戴炜栋(2007:25)提出要深化外语教育改革,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积极参与培育市场,主动介入市场,通过了解市场信息,输出人才,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培养出的外语人才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进入21 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提高全民外语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戴炜栋指出,外语教育教学不进则退,甚至“缓进也是退”,压力和动力同在(周承、缪讯 2003)。其实,早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戴炜栋(2007:29-31,41)就提出,要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使外语教学能适应国家跨世纪发展的需求。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上;二是教学内容上要改造那些固定的、单一的过时材料,代之以新鲜活泼的、实用性强的材料;三是教学方式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四是培养目标上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培养面向21 世纪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发展战略。
在新时代“双一流”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发展构想中,戴炜栋针对一流人才培养,提出了国际化、信息化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设多种课程,设置海外实践平台和基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教学媒介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倡导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三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提高教学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与此同时,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也应重视对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戴炜栋、王雪梅 2016)。在时代发展对外语教育提出不断挑战的过程中,戴炜栋改革进取的作风始终如一。
(二)外语教育创新观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戴炜栋(2007:xxi-xxii)就认为,学校在培养人才并将其推向市场时必须要考虑社会实际需求,否则就是不完善的培养机制。1984 年,戴炜栋率领上外英语系团队尝试以“外语专业+英语”“人文专业+英语”以及“英语专业+人文专业”为主的三种类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后来该人才培养模式在上外全面推开,这一改革举措当时在国内尚属首次。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戴炜栋指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使其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大问题(李雪林、余倩倩 2008)。为此,戴炜栋(2009)指出,教学中要倡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宽阔、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戴炜栋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不要一味重复那些大师、前辈的东西,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陆静斐 2003)。人才创新观是戴炜栋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基准要点之一,其核心内涵是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发展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适应力强,有所作为(戴炜栋 2007:45)。
在创新研究方面,戴炜栋倡导外语教育研究应跳出学科与经验的限制,合理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尝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有所创新;同时,开拓创新要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立足我国国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兴趣,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取得突破,使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有一定的价值(戴炜栋、王雪梅 2006:7)。在戴炜栋(2009)看来,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反复思考中产生的,需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理论基础,需要有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需要恪守研究规范,而且其研究成果需经得起业内同行、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是戴炜栋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戴炜栋的外语教育创新观在他领衔编写的一系列大、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中也得以体现。戴炜栋(2007:86)强调,英语专业教学应体现学科的融合性、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理念的融入性,因此,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教材就需要兼容并包、科学合理,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一理念很好地体现在“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和“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两套教材的编写原则中。前者着眼于打造创新精神平台,以扩展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空间和增强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反映各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国家最新有关标准,力求科学严谨地呈现知识信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材立体化配套举措,以拓展教学思路,建构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戴炜栋 2007:88-89)。后者着眼于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与应用能力,全面系统地加强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训练;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使每一本教材都能够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具有有别于单纯引进的国外同类原版教材,并且不可被国外教材所取代的特点(戴炜栋 2007:48)。
三、理论主线: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戴炜栋先后主持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级教学”“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构建”和“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等重要教改课题,以及“全社会外语水平提高”“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途径探索”和“外语教育规划与学科发展战略”等理论的探索研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联系,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教学策略,“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构建”是对外语教育的科学规划,“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和“全社会外语水平提高”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途径探索”和“外语教育规划与学科发展战略”是对外语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一)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级教学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级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教改举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时任英语系系主任的戴炜栋牵头在上外英语系尝试实施分级教学,分级就是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为四级,一级为一个学期。学生入学后,经水平测试,按其成绩编入相应的等级开始学习。分级教学改变了因传统方法编班而产生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缩短了部分学生的培养周期。戴炜栋和基础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从英语系1984 年秋入学的学生起开始试行分级教学,两年后取得了明显实效。戴炜栋(2007:22-23)将分级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继承部分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功能、意念、交际等新观点,使之具有现代语言教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中国特色;其二,充分反映了我国英语专业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加速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其三,摸索出一条正确处理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中个性和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新路子,从而在理论上充实和丰富了因材施教的论述。1988 年,戴炜栋主持的以此教改为基础的研究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相关成果荣获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建构
面对外语教育中存在的费时低效、分割重复的问题,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建构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系统、连贯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实际外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育中的问题(戴炜栋 2007:64)。2000 年,戴炜栋领衔上外专家组开展外语教学“一条龙”研究。该研究项目立足国家“大外语教育”的总体设计,戴炜栋(2007:60-61)提出以下构想:调整和优化外语教学队伍和结构;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大、中、小学各教学段间的衔接;加紧编制具有前瞻性的新世纪外语教学发展规划;“点”与“面”、质与量有机结合,培养广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外语人才;全面统筹规划,打破条块分割。后来,戴炜栋对这一构想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首尾相连、环环相扣,为了使这条“龙”舞起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注意把握好二语习得(中小学)初始阶段和(大学)提高阶段的特点,解决好中小学和大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语言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并协调其间的衔接贯通,从而逐步完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缪讯 2006)。这一观念是戴炜栋外语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强调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即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大、中、小学(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外语/英语教学在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应密切配合,紧密衔接(戴炜栋、王雪梅 2006:10)。
(三)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
戴炜栋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认识是,外语人才代表着中国同外国人打交道,其不能仅仅只懂外语或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更需要懂得政治、经济、金融、外交、法律、文化等知识,有高度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这才是高层次的人才,是大学所要培养的人(赵弢 1997:42)。戴炜栋(2007:41-42)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在知识基础上具有宽厚性、系统性;在学习能力上具有能动性、持续性;在道德品质上具有全面性、发展性。根据戴炜栋(2007:44-45)的观点,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要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以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为动力。他进一步指出,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要注重差异,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发展新路子。实践证明,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这一举措是成功的,其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竞争优势(戴炜栋 2007:42-46)。
(四)全社会外语水平提高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针对我国的总体外语水平不高的问题,戴炜栋(2007:146-151)提出了提高全社会外语水平的建设性意见: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通行的国际交流语言的重要性;有的放矢地借鉴国外英语教学理论,以充实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育理论体系;夯实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调整专业外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外语教育;引进和编写既能反映国外最新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又能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与国外合作建立权威性的英语水平测试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于此,上外在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提高全社会外语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上外建立的成人教育教学点,致力于为上海市各类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外语培训、组织上海市通用外语等级考试和外语口译考试等。进入新世纪后,戴炜栋(2009)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全民外语水平的两点建议:其一,要切实认识到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之间的互补关系,加大继续教育和成人外语教育的工作力度,密切与各外语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对公职人员、企业人员等的岗位培训,提升其外语能力;其二,要为促进全民外语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挖掘相应的教学资源,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全民外语水平。
(五)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发展途径探索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戴炜栋在其外语教育生涯中矢志不渝的追求。对于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的建构,戴炜栋(2007:161)提出,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依托现有的、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在英语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的外语学习与需求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法,进行不同的“整合”与“磨合”,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戴炜栋曾经探索了不同层次外语教学模式的建构。譬如,他曾提出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协作探究模式。在他的视域中,该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基点的教学程序,具有平等合作、互动创新、互补高效的优势,有助于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戴炜栋 2007:191-200)。戴炜栋强调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创设立足我国国情、为我国教育发展服务的外语教育体系。该体系以本土性、多元性、发展性为原则,包含了外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师教育和外语人才培养三个方面;主张进行有本土特点的外语教育研究,切实培养反思研究型教师以及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戴炜栋、王雪梅 2006)。之后,戴炜栋(2009)基于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出了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建议:其一,要实现全国外语教育管理一体化,注重各专业、各地区协调发展;其二,要明确定位,注重大、中、小学有序衔接,抓好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三,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倡导创新研究,繁荣学术交流;其四,要进一步丰富外语教育形式,全面发展,提高全民外语水平。综上所述,戴炜栋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对中国特色外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不懈探索。
(六)外语教育规划与学科发展战略
近10年来,戴炜栋一直致力于对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学科发展战略进行宏观思考。譬如,他指出了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分析外语教育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的建议(戴炜栋 2009)。随后,戴炜栋进一步阐释了外语教育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语言规划、学科规划、人才培养、教师教育、学术研究等主要层面(戴炜栋、王雪梅 2011)。对于外语专业教育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划、布局、质量、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问题,戴炜栋(2013)从定位、布局与发展等层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外语专业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其布局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区域性、传统性与合理性,其发展应从专业规范和评估、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教师教育等方面制定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和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戴炜栋从“文化走出去”和“双一流”建设视角对外语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思考。针对外语学科如何助力“文化走出去”以及学科本身如何“走出去”,戴炜栋提出了外语学科的发展战略:对接国家战略,整体规划外语学科发展;推行双向国际化理念,培养多元跨文化人才;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提高文化产品外译质量;建设海外文化推介机构和平台,完善海内外专家资源库;打造国际化教学科研团队;丰富文化资源与传播途径;建设高端智库;促进期刊国际化;提升外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戴炜栋、王雪梅 2015)。针对“双一流”建设为外语学科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戴炜栋提出了外语学科的发展思路: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应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类型、语种专业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出发,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在一流学术研究方面,应在研究定位、研究内容、研究人员和研究评估等方面体现一流外语学科的指导意义;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从教师职责、教师发展和教师评估等方面出发,打造结构合理、水平一流、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在一流社会服务方面,一流外语学科要发挥智库作用和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在一流学科管理方面,应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规范作用、加强学科管理的服务意识、坚持学科管理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原则,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戴炜栋、王雪梅 2016)。戴炜栋对外语教育规划和学科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思考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实践途径:外语教育的顶层建设咨询和办学治校
(一)在外指委的外语教育顶层建设咨询工作
戴炜栋1985 年进入外指委的前身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而他最早参与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顶层建设咨询工作始于1983 年。当时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他作为大纲工作组上海组负责人参与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根据该大纲和随后编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的精神,戴炜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提出在高校英语专业实施四、八级教学测试的建议,以检查大纲执行情况,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1992 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改建为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指委汇聚全国外语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群策群力,为外语专业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届外指委副主任委员兼英语组组长,戴炜栋主抓英语专业教材编审,教学大纲修订,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与题库建设等工作。1997—2013 年间,他连续担任第二、三、四届外指委主任委员,这期间外指委的主要工作成绩是:1)面向新世纪制定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发展规划和战略,起草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制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规范,修订完成各语种的新版教学大纲;3)开展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的专业四、八级测试工作,完善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体系;4)大力扶植非通用语种专业发展,在全国首批建立10 个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5)提出并论证“中国外语教学一条龙”的理念,提升外语教学的有效性;6)制定《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对102 所院校本科英语专业进行评估;7)支持指定学校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域优势,进行立项研究;8)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戴炜栋 2018:102)。这一时期,我国外语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其中凝聚了戴炜栋等外指委成员在教学指导工作中所付出的心血。
(二)在上外的办学治校工作
在1990—2006 年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主要领导期间,戴炜栋始终忠实遵循和践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探索高校改革创新之路。1997 年,戴炜栋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并不主要是为了增进学生的谋生能力,更是要使他们从人类文化的丰富遗产中求得知识,增进理智和创造能力,成为讲人道、富有责任感的人,其所要造就的是有广博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人(赵弢 1997:42)。因此,上外不仅仅是要训练专业人才,更是要造就全方位的人才。2002 年,戴炜栋明确提出,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外办学的定位标准必须进一步提升,培养人才的目标要与时俱进。因此,在新世纪,上外确立的办学定位是以外语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主,教学与科研并举(缪讯 2002)。2004 年,他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要求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上外要充分运用自己所长,着力打造新型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培养具有特色的适应国际需求的世界公民(戴炜栋 2007:399)。21 世纪以来,上外通过进一步吸纳和派遣留学生、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国际校际合作和开拓国际网络教育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新趋势。离开上外领导岗位后,戴炜栋仍然继续关心上外的建设和发展。譬如,近年他曾就为建设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言献策,认为一流外国语大学的主要特征就是汇聚人才、共享资源、有效治理,其所研究的问题应具有全球性,所建构或传授的知识应具有跨学科性和创新性,所解决的问题应具有非盈利性和全球性(戴炜栋、王雪梅 2017)。
戴炜栋亲历了改革开放40 余年来上外的三次大改革,特别是由他主导和推动的后两次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上外提出把单科性外国语学院转变为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时任英语系系主任的戴炜栋在英语系推行变单一的英语专业教学为双语种教学或主辅修教学,增设复合型英语新专业,英语系成为上外转型的样板。在此基础上,上外创立了复合型外语教育模式。第二次改革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戴炜栋和其他上外校领导班子成员大胆开展了两项改革试点:其一是在全国率先进行以收费招生为龙头的全面改革;其二是率先进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上外的改革试点,使作为重点院校的上外由服务全国为主改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主(戴炜栋 2007:387-388)。2000 年,戴炜栋带领上外人拉开了意义更加深远的第三次改革大幕,旨在建立基于新的办学理念和机制的崭新大学(初曦 2001)。改革的思路是,深入推行包括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的学校综合改革(戴炜栋 2007:390-391),抓住新校区建设的机遇,把上外办大、办活、办好,并主张新校区要尝试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从而带动学校的超常发展(曹继军 2000)。改革的成果是,上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松江校区占地面积比原校区扩大10 倍,其在松江大学城内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上外与企业、区县、外省、外国合作开展多元化办学,开拓办学新领域,提高了学校辐射力。这次改革成为上外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五、结语
戴炜栋的外语教育观是他长期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理论结晶,其中既有对我国几代外语教育人智慧和经验的继承与融合,又有对探索有中国特色外语教育发展之路的思想创新。系统梳理和总结这一外语教育观,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研究和传承以戴炜栋教授为代表的外语教育前辈们的教育理论和治学理念。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宝贵理论财富在中国特色外语教育体系建构和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以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共同推动中国外语教育在新时代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