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其改善策略※

2019-01-30弓思佳黎鹏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医患家属医学

弓思佳 黎鹏程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本文将根据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从医方、患方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善策略。

1 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更加注重精神和健康生活,因此,就对医疗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民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医患沟通障碍等,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无法正确而理性地对待疾病及其诊治结果,从而使医生和患者或患者家属产生冲突,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1]。尤其近年来医患恶性冲突事件频发,例如:2002年5月11日,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百名医闹暴打、凌辱医生案震惊全国;2003年9月4日,四川成都市第二医院,怀孕护士惨遭干部病房患者家属殴打致流产、其丈夫也被殴打可能致残,千人签名要求严惩凶手;2009年6月18日,南平市村民杨俊斌患肾病住院,术后因并发症死亡,家属要求医院赔偿,双方大打出手,多人受伤;2016年12月14日,四川省骨科医院一名急诊医生在处置一起疑似醉酒摔伤骨折的病例时,被患者陪同人员打伤等。这些医患冲突事件的发生无疑反映了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

2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1 医生医疗水平、职业道德及沟通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2.1.1 医疗水平低下 部分临床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临床诊疗经验不足,判断患者病情以及诊疗方案的确过于武断,从而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有些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的了解不够清晰,对药物的使用方法、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的把握不够熟练,或由于做事马虎,粗心大意,导致失治、误治等结果;部分医生行事盲目狂妄,过度吹嘘,在对患者疾病的预后转归以及后遗症等的把握不够充分的前提下,就对患者或家属做出了不实的承诺,当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或引起死亡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冲突。

2.1.2 医德医风不正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的是临床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医德医风的培养和建设,造成部分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低下以及人文修养缺乏;还有部分医疗工作者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对患者的服务态度差;除此之外,有些医院、科室或医生为了盈利,过度地强调业绩和经济效益,从而出现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大开处方的现象[2],忽略了患者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都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1.3 医患沟通障碍 医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否良好,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临床诊疗工作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的。如果医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足,医患沟通障碍,医患之间就难以准确有效地传递疾病诊疗信息[3],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医生的诊断失误,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误会和不满,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2.2 患者对医学认知不足及经济水平的影响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2.2.1 医学认知不足 患者对医学认知不足,对医生期望过高。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十分迅速,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医学仍然有其局限性,在临床上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并不理想。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医学的认知不足,对医院以及医生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只要住进了医院或者把病人交给了医生,疾病就一定能治愈,所以当他们缴纳了较多的医疗费用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时候,由于期望过高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就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4],甚至迁怒于医务人员和医院,从而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2.2.2 经济水平影响 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水平。通常情况下,医生在为患者诊疗疾病的过程中,首先会考虑保证医疗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降低医疗风险,并且由于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疾病最终的确诊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多项检查,由此就会造成患者检查费用以及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而对于经济水平较低或者经济困难的患者家庭而言,高昂的检查和治疗费用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会导致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和医生不满,尤其再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更容易激化医患矛盾[5]。而对于较为富裕或社会地位较高的患者家庭来说,又会对医生以及医院服务的要求较高,易于对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的服务产生不满,这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2.3 法律政策不健全及社会舆论的误导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2.3.1 法律政策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医院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市场竞争的环境当中,再加上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不够,相应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6],因此就出现了医院需要依靠向患者收取检查及医疗费用来维持医院运转的情况。从而导致医院愈发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过度检查以及过度医疗的现象,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且关于处理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当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往往无法可依。并且由于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7],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权益,但同时也极大地束缚了医院以及医生的诊疗发挥,许多医生为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不得不让病人接受更多的检查来确保医疗安全,提高诊疗的效率,但是过多的检查势必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从而加剧医患关系紧张。

2.3.2 社会舆论的误导 社会舆论的偏见以及误解,往往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许多新闻媒体在进行医患纠纷的报道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医患纠纷的发生肯定是医院或医生的责任,而这种观点往往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实事求是以及客观公正;并且有些媒体在没有搞清楚医患纠纷的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对新闻大肆报道,就会对不了解真相的群众产生严重的误导,使得普通群众对医院以及医生失去信任甚至产生敌对心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媒体是加剧医患关系紧张的幕后推手。

3 医患关系紧张的改善策略

3.1 医生高水平医疗、医德高尚及有效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

3.1.1 提高医疗水平 第一,医生医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做到勤奋刻苦,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时刻关注科技前沿,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努力学习先进的医学技能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诊疗水平。第二,临床上面对的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疾病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医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悟性,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第三,学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博采众长,要想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就需要拜名师,学习他人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想,不断总结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来。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诊疗水平,提高诊疗效率。

3.1.2 端正医风医德 要加强医风医德的建设,提高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服务意识,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8],逐步培养和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3.1.3 加强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实现医患之间疾病诊疗信息传递的准确、有效、及时[9],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不解和误会,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3.2 提高患者医学认知水平和法律意识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3.2.1 提高患者医学认知水平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对普通群众医疗常识的普及工作,提高普通群众对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纠正医生与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减少群众对医生的误解,缓解医患矛盾。患者及家属与医生的根本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患者疾病能够痊愈,身体能够恢复健康,因此,患者及家属应当尊重医务人员,相信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2.2 提高患者法律意识 加强对普通群众的法律普及力度,使群众能够正确理智地看待医疗纠纷,并且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当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能够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甚至以暴制暴,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3.3 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3.3.1 完善相关政策法律 政府应当尽快健全卫生补偿机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并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监管和调控[10],控制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化和商业化的转变,使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发挥其应当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尽可能地减轻普通群众就医的经济负担,解决患者就医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医患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明确医患之间的权利界限,使得在出现医患矛盾的时候,医生或者患者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3.2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医疗纠纷发生时,新闻媒体应当实事求是,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再客观公正地报道,而不是妄自跟风炒作,误导群众。另外应当由专业人士主动和新闻媒体进行沟通,对于医疗纠纷采取不回避、不包庇、实事求是的态度[11],积极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要强化医疗单位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医疗纠纷,尊重医疗工作者的劳动,正确认识医疗风险,从而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疗技术以及医疗卫生事业也得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要想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除了医生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之外,也需要患者的理解,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医患家属医学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