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倡导全民阅读助推脱贫奔康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29李巧
李巧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是关键。旺苍县作为全国先进文化县、国定贫困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将提升全民整体文化素质与扶贫扶智、脱贫奔康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全县先后有3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全民阅读先进集体”。
1 加强领导,建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
阅读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广全民阅读,政府责无旁贷。一是建立组织机构。2012年以来,旺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及县文明办、文广新局、教科局等1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每年初,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下发全民阅读活动总体方案,明确年度阅读活动主题和具体要求。二是强化经费保障。每年5-8月常态化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以活动为抓手,推进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所需经费纳入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予以保证,将全民阅读活动纳入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部门的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召开协调小组会议,以工作简报、情况通报等形式,确保全民阅读活动的落到实处,有序开展。目前,全县“乡村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旺苍四大品牌文化活动之一,共吸引40余万人次参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反响。
2 科学规划,建强全民阅读服务阵地
充分发挥图书在推动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科学规划,固本强基,强化县、乡、村三级全民阅读服务阵地建设。一是高标准打造县级图书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建成总面积2830平米,馆藏图书25万多册,资源丰富、功能完善,零門槛、零障碍,集借、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图书信息中心。2013年一举创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复查验收。二是建强基层图书服务阵地。按照乡镇(管理办)图书室藏书5000册,阅览座位30坐;农家(社区)书屋藏书1500册以上,阅览座位8坐的标准,在全县建成38个乡镇(管理办)图书室、389个农家(社区)书屋、60个“文化驿站”“文化之家”图书角。形成了以县图书馆为龙头,乡镇(管理办)文化站图书室为骨架,农家(社区)书屋为支撑,“文化(驿站、之家、茶园)”为细胞的图书服务网络。图书服务网络资源,全部免费为农村群众开放。三是保证图书资源的持续补给。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扶持专项资金,加大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县图书馆每年补充图书5000册、报刊200种;每个农家(社区)书屋每年更新图书70册、报刊4种以上。在县图书馆建设计算机50台的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在乡镇(街道办)建设计算机10台以上的电子阅览室38个,在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建设电子书屋10个,出版物发行网点1个。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手机报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书香满溢,城乡群众阅读需求不断满足。
3 创新方式,提升全民阅读服务效能
为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除县级图书馆注重综合性服务外,根据乡镇、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配置出版物资源,提升全民阅读服务效能。一是乡镇图书室体现区域性。乡镇图书(室)建设,根据各地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产业发展实际,图书资源配置上体现其功能特色。公铁路沿线乡镇除普通书报刊物外,主要配置以企业经营、管理和种养殖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报刊;南北两山的乡镇则以茶叶、核桃、猕猴桃、中药等种植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报刊为主。既满足了乡镇各类读者的需求,又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二是村农家书屋突出实用性。农家(社区)书屋图书资源补充更新,按照发展所需,群众点单的原则,突出实用性,主要补充以法律知识、致富信息和经验、务工技能、种养殖科技、农作物和家畜家禽病虫害防治、乡村旅游等实用性书报刊物。三是图书借阅突出方便性。旺苍在图书资源整合、管理、方便读者借阅方面,创新实施“互联网+图书”模式。从2013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实行图书“一卡通”借阅管理模式,并在全县推广。目前,全县38个乡镇(街道办)的读者仅凭一张卡,就可在县内图书馆(室)通借通还。整合全县图书资源80余万种,实现了县级图书馆与乡镇、村(社区)图书室之间资源共享,消除了城乡图书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为全县贫困人口脱贫奔康提供了智力帮扶。《人民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4 丰富载体,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坚持以活动引领为主要抓手,打造旺苍“全民阅读·书香红城”活动品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一是持续开展主题活动。围绕“世界读书日”,先后开展签名阅读万人签名,本土作家签名赠书、“绿书签”优惠售书、图书漂流、“阅读经典·书香校园”师生演讲比赛,“我爱我家·书香伴我成长”手拉手亲子阅读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县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0多场次,参与人数3万人次以上。二是不断丰富读书节内容。自2012年以来,连续七届的“旺苍乡村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读书征文,“助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征文比赛,经典诗文吟诵与赏析,“经典美文大家诵”广场大赛,“阅读之星”优秀读者评选等系列活动近200场次,年参加人数达6万多人次以上。七届读书征文活动中,共收到经各层选送的来自不同领域的主题征文近3000多篇,其中农民读者征文作品1200多篇。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参加范围不断扩展,活动特色更加鲜明,品牌效应不断凸显。三扎实开展“图书七进”活动。把以特色活动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群众参与作为工作重点,广泛组织社会各界开展读书、用书活动,形成了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专门机构策划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5 全民阅读,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
全民阅读,全民参加,全民受益。旺苍为加快推进文化扶贫进程,积极倡导全民阅读习惯,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推进扶贫与扶智(志)的有机结合。一是“三下乡”送图书到农家。借文化、法律、医疗三下乡活动之机,主动将农村群众急需的种养殖技术、科技致富经验和信息等方面的书籍、刊物送到农户手中,为农村群众开辟出一条获取脱贫致富知识和信息的绿色通道。全县每年开展三下乡活动20多场次,每年向农村群众赠送农业科技图书5000多种,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20000多份。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利用农家书屋阵地,开展学习交流、信息交流和专业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将一些先进的科学理论以辅导的方式传输给农民群众。三是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万家乡西陵村村民通过在农家书屋学到的种养技术已发展魔芋400余亩、种植黑木耳3万余棒、养殖大鲵近100尾,全村人平增收500元。石桥村村民通过在“农家书屋”筛选“致富经”,学到了产业发展技术,确定了产业发展模式。全村发展种藕大户30多户,草莓种植大户10多户,搞建筑的3户,还有其他经营的10多户,不仅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了省级“四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