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职业病评估与分析
2019-01-29葛兵赵明时
葛兵 赵明时
摘 要:港口工程投产后运行期间可能存在或产生的一定的职业病危害。为了减少港口职业病的发生,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为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从职业病防治角度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可供类似港口企业管理参考。
关键词:港口;职业病;危害;防护
1 前言
唐山港京唐港区23#~25#多用途泊位工程,按1个3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泊位进行建设。设计吞吐量为:集装箱30万TEU(标箱)/年,木材100万方(100万吨)/年,汽车6万辆/年,大件10万吨/年,中厚板200万吨/年。装卸系统(主要为码头装卸船作业)、堆场(主要包括大件堆场、汽车堆场、木材堆场、重箱堆场、空箱堆场、钢材堆场)和辅建区(1#、2#变电所、辅建区变电所、机修间)。
本工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装卸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作业人员露天作业,可能存在环境高温、环境低温;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作业时可能产生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紫外线、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设备使用柴油,柴油扩散或泄漏产生危害。根据历年事故统计可知,如图1所示,本工程引起职业病的主要危险源为维修人员的职业性接触毒物(主要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图1 职业危害
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1,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必须对唐山港京唐港区23#~25#多用途泊位工程的职业性接触毒物进行评价[3]。
2 职业病评估与分析
2.1 危害程度的分级依据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以毒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与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9项分项指标为基础进行分级。
由职业性接触毒物分项指标(权重数)计算毒物危害指数,按毒物危害指数确定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級。
职业性接触毒物分项指标(权重数)按该标准附表确定,毒物危害指数计算:
2.2 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过程
2.2.1 二氧化氮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
二氧化氮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计算详见表2:
2.2.2. 一氧化碳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
一氧化碳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计算详见表3:
2.2.3 一氧化氮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
一氧化氮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计算详见表4:
2.3 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结果
本工程主要有毒物质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判定结果详见表5。
2.4 防护措施
本工程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三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运营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提出以下有毒物质防护措施,见表6。
3 结语
1)本工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为职业性接触毒物,机修间作业人员接触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一氧化氮等有毒物质是码头投入使用的主要风险,生产经营单位一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作业,确保防护措施满足生产要求。
2)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毒物浓度可能超标,因此在进行维修作业时,维修人员应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以达到劳动保护的目的。
3)本工程通过对职业病的评估与分析,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了该泊位运营的稳定性,符合现代国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京唐港构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龙头,确保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及核心战略资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GBZ/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S].
[2]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S].
[3]陈星,高磊,李爽.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J].职业与健康,2017,(24):3422-3425.
作者简介
葛兵(1984-),男,汉,河北枣强人,本科,现就职于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港口工程技术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