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经济视角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分析
2019-01-29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王建永
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王建永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体育产业要与其他产业进行互动、融合发展,来构建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新型产业业态。在这一体育产业发展指导下,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共享规划,通过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创新产业运营模式、强化共享监管等方式,促进多元化体育共享经济的建设,从而提升体育产业在经济融合中的品牌价值、发展效益。
1 共享经济概念及其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1.1 共享经济概念及主要内容
共享经济是基于实物分享、虚拟资源分享的经济模式,也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闲置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充分利用的商业模式。因此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前端、后端连接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去中介化、再中介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流程,加强线上线下闲置物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整合,再对这些资源进行再次分享,来获取到相应的经济利益。例如,当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已经相继出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形态,且通过多轮资本融资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方便居民消费、出行的重要产业。
1.2 共享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共享经济”这一发展模式,引入到体育产业及其项目的建设、销售中,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共享体育经济,可以对闲散的体育物质资源、体育服务进行整合,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相比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共享,体育产业共享经济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开发潜力大,特别随着我国居民休闲健身、健康养老消费的快速发展,普通民众对体育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高校体育器材、健身器材的共享为例,近年来部分知名高校开始在寒暑假期间,免费向周边市民进行开放,为市民提供免费操场(运动场)、健身器材借阅等服务,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闲置的体育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训练、健身需求。
(2)增强体育产业的品牌效应,获取到丰厚的经济收益。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体育产业项目除健身外,还存在一系列具有附加值的体育产业,如NBA、CBA等体育运动周边产品,也成为共享体育产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在这一共享体育发展形势下,NBA官方网店登录京东、天猫电商平台,“闲鱼”“乐租”等共享经济平台,也开始出现有关体育运动的周边产品,并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而乐刻、抖吧、觅跑等共享健身仓项目,也出现在一线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这些体育共享产品依靠品牌效益,专注于某一体育共享品类的经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受众的关注、加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应及利润收益。
(3)解决体育资源规划、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我国体育健身场地严重不足情况下,公共用地、私人用地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由此也产生一系列体育健身的纠纷问题。如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普通民众非法进入校内体育场等,引发了青年、中老年人群的健身纠纷,甚至出现互相谩骂、打架斗殴的恶劣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市民的外在形象。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内体育资源的规划、分配不均衡,针对此引入“共享体育”的发展模式,通过“租赁”“借出”等方式,对现有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物质资源,进行重新规划与分配,能够有效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健身矛盾,促进居民群众健身运动、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2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体育共享经济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及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快速发展,由体育运动衍生出的体育器材、体育赛事产品、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体育消费,也开始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远远高于国内同期GDP的增长速率。之后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年)》的调查数据得出,近年来我国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已经占国内总人口数的33.9%。而且我国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截至到2018年底,国内已经建成体育场地约200万个,体育运动器材覆盖到村一级行政机构,基本实现村村都能享受体育健身锻炼的目标。
而从体育产业项目的多元化方面来看,网络体育视频、体育赛事观赏等虚拟产业资源,开始逐渐取代体育服饰及周边消费、体育器材等用品产业,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建设与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动力。体育赛事观赏、体育附加产品、体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高端体育品牌、体育传媒等的变现能力增强,为我国体育共享产业、共享产品的发展带来商机,也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体育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
2.2 体育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严重。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仍旧以实体经济为主,包括体育器材、体育穿戴用品、体育联名周边产品等,但体育服务在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不同体育项目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尤其对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实体经济占有的比重较大,共享体育经济“概念”的内驱力不足,且其他体育产业无法与共享经济产生协同效应,服务类体育产业的施行非常困难。
(2)共享体育经济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低。近年来,虽然我国共享体育产业受到大众普遍的关注,且部分共享体育品牌的发展势头良好,但至今共享体育经济仍旧未建立起统一的服务标准,在共享产品类型、产品价值等方面的定位混乱,无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同。同时另一方面,共享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产业中共享信息、共享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率较低,由此使得共享体育项目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3 共享经济视角下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构建体育共享经济统一的产业规划、服务标准
区域体育产业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规划、产业指导目标支持,才能最大程度形成不同企业的联合,释放行业协会、部门平台等机构的巨大影响力。第一,在地区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体育产业要迎合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与网络产业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将互联网服务理念、共享服务机制,渗透到体育共享服务的建设中。第二,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丰富的闲置物资资源、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分析不同消费主体的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需求,构建统一的产业共享服务标准,来改善区域体育产业商业模式、服务理念落后的问题,从而提高体育共享经济的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
3.2 强化体育产业共享经济结构、经营模式创新
相比于体育实体产业而言,体育共享经济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实效性特征。在这一体育产业共享经济目标指导下,相关体育企业应对原有的产业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创新,降低实体物质资源所占的产业比重,增加更多与体育服务相关的虚拟产业内容。如体育产业可以与共享网站平台进行合作,租赁或出售网络体育会员、体育观赏门票、体育联名周边产品,或者迎合消费者的休闲健身需求,推出体育共享场地、共享教练、共享健身仓等服务,强调体育共享经济的使用权、即时价值,满足不同消费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对于体育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则要以区域主导体育产业为支撑,不断拓展体育共享经济的融资渠道、调整经营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体育实体经济、共享产业经济的协同互助发展。
3.3 加快体育共享经济的产业融合、网络化推广
我国普通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区域健身资源匮乏、健身资源分配不均等之间的矛盾,为体育产业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商机。因此政府及其他社会机构,要为体育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通过制定体育发展规划、拨付财政资金,以及聘请专业的体育共享经济运营人才,推进体育产业、网络共享经济模式的建设与融合。如“趣运动”共享经济品牌,提供的健身场馆、健身面积预订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现实闲置资源的结合,在一定时间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运动场地、运动健身器材,来促进让健身锻炼的资源合理分配、群体分流。之后对于体育共享经济项目的宣传与推广,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及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更广泛地进行体育资源、体育虚拟服务的社会传播,同时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依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其中存在的共享内容、共享服务纠纷问题进行处理,进而保证体育产业共享经济项目的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情况下,共享经济打破了物质资源拥有主体、消费用户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形成供求双方产品租赁、商业需求的对接,解决产业资金融资、产品生产、产品租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共享经济视角下区域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在体育实体产业经济的基础上,对原有体育产业结构、服务理念与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体育共享经济、网络虚拟服务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才能有效提高闲置体育物质资源的利用与运转效率,实现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体育产业结构、产业经营效益的优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