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9-01-29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异态睡眠的形式之一,由Schenck等[1]在1985年作为单独的疾病提出,主要指在快速眼动睡眠中,伴随生动的梦境,出现各种不自主运动或行为异常[2-4],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的发作性疾病。RBD表现为REM睡眠期正常肌肉失张力功能丧失,被认为是因调节 REM 睡眠失张力的脑干通路损伤引起。在正常REM睡眠期,肌肉失张力会间歇地被肌肉抽动打断,而在RBD中,这些正常运动事件会异常增多。RBD与很多退行性疾病相关联,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导致患者及同床者受到伤害,甚至被误诊为夜间出现的癫痫发作。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多导睡眠图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科就诊的11例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根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的诊断标准(ICSD),RBD的临床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1)多导睡眠记录(PSG)显示:REM 睡眠期间肌肉失弛缓(RSWA);(2)至少满足以下一项:既往存在与睡眠相关的、具伤害性或潜在伤害性的行为如梦境扮演行为,和(或)PSG显示存在REM期的异常行为;(3)脑电图显示:REM期无癫痫样放电;(4)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解释。
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6~75岁,平均(69.1±7.3)岁,病程平均(9.3±3.6)个月。均因梦中喊叫、挥舞四肢就诊于失眠门诊。其中1例误诊为癫痫发作,1例误诊为梦游,1例误诊为焦虑症。
1.2 研究方法
回顾11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内科和神经系统查体,5例完成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全部患者完成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长程(4~24 h)动态脑电图及视频多导睡眠图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为多梦6例,白天嗜睡5例。11例患者均夜间睡眠中出现喊叫、双手当空挥舞、拳打脚踢、翻滚甚至跌下床的复杂行为,患者的活动与焦虑性梦境有关。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尿便失禁等。
2.2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体格检查未见异常。7例头部MRI检查未见异常,3例脑白质变性,1例双侧脑室旁示点片状缺血灶。5例患者完成ESS评分,2例为10分,1例11分,1例9分,1例8分,均为轻度嗜睡。11例患者完成长程视频动态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多导睡眠图检查:11例患者均在REM期出现行为异常。睡眠潜伏期正常,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加,REM期睡眠片段化,深睡眠比例减少。7例夜间喊叫、说梦话、突然坐起或者四肢舞动。可见下颌肌电波幅明显增高,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示REM期睡眠;另4例未见夜间异常动作行为,多导睡眠图显示REM睡眠期下颌肌张力阵发性增高(肌电增高大于1/2屏)。
2.3 鉴别诊断
夜间发作行为异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夜间发作癫痫:11例患者均性夜间长程脑电图未见异常表现,可排除癫痫。
(2)夜惊和梦游:梦游患者夜间行为异常出现在三期睡眠,11例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均发生在REM睡眠期。
2.4 治疗和随诊
11例患者均给予氯硝西泮0.25~1 mg/晚。所有患者服用氯硝西泮后,猝倒发作睡眠改善,夜间异常行为减少。随诊6个月~1年,2例患者因乏力、共济失调不能耐受氯硝西泮,换用普拉克索0.25~0.75 mg/晚维持治疗。
3 讨论
RBD患者主要表现是睡眠中突发的,通常是大幅度的运动行为,伴有生动的、内容各异的梦。有的患者述夜间频繁睡眠中断、白天嗜睡,可以突然起病,但多数人有较长时间的前驱症状,通常持续数年,主要表现为在快速动眼睡眠期(入睡90 min后)出现各种与暴力性梦境相关的言语和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包括在床上挥动手臂、掴掌、踢腿、拳击、梦呓、喊叫、爬行、刻板行为、跌下床等,偶可出现磨牙、大笑、打电话、唱歌、夜间行走,但未见性活动、进食等行为[5]。极少数患者甚至有开枪、试图点燃自己的床或勒死床伴等危险行为,对自身和床伴都易造成伤害。本文7例患者具有复杂的夜间发作性行为异常表现,发作期间多导睡眠图显示REM睡眠期肌张力增高,临床症状典型,可以诊断为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另外4例监测过程中虽未发作,但REM 睡眠期间肌肉失弛缓,结合临床症状,仍符合诊断标准。
多导睡眠图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白天嗜睡,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对于夜间行走,动态脑电图背景不是NREM期睡眠,可以排除睡行症。对于有反复刻板动作的误诊为癫痫的患者,因动态脑电图未见癫痫样异常放电,也可排除。
一般人群中RBD的发病率是0.38%~0.50%[4],可见于任何年龄者,多为50~7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性激素调节攻击性行为的作用有关[4-5]。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失眠门诊就诊的11例患者平均年龄(69.1±7.3)岁,均为男性,与文献报道[5]一致。
近二十余年来多种药物用于治疗RBD,氯硝西泮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药物。研究显示,其能明显减少RBD患者的行为症状,但是却并不能恢复REM期的肌肉弛缓状态。而褪黑激素能改善RB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部分恢复REM睡眠期的肌肉弛缓状态[6-7]。还有报道,多巴胺能激动剂普拉克索能改善RBD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也证实其有效。
RBD的病因主要是REM睡眠期肌肉张力失弛缓[8],与脑干蓝斑周围的ɑ核团有关[9],受脑桥被盖部及其投射通路的调节,免疫调节及tau蛋白也参与其中[10]。大约50%~60%的RBD为特发性的,其余患者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主要包括痴呆,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性睡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等[11-13]。RBD常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表现。因此,如何早期识别这部分人群,并对其进行干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当RB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神经系统体征时,应当警惕神经变性疾病,减少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