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检验科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29王偲李小强石宇吴宁宁陈大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检验科儿科科室

王偲 李小强 石宇 吴宁宁 陈大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医学生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把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的能力,所以临床实习对医学生来说非常关键[1]。我们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体会到: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及带教方法将对实习生学习质量、实习兴趣及今后的工作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主动性、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得到不同的学习效果。我院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如何使实习学生顺利完成规定的实习计划,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是我们在带教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提出实习学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制定对策,旨在不断改进带教工作,提高检验科实习的质量。

1 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教师方面

高质量的临床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带教教师。不同的带教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相同,且教学重点也不一样,使得带教教师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只是一味的传授,并没有关心学生的掌握情况[2];或者由于方式方法的原因,教学过程得不到实习学生的积极互动,无形中降低了带教教师的积极性;部分带教教师较年轻,带教经验相对不足。

1.2 实习学生方面

一部分学生刚进入检验科实习时,可能由于环境的转换不适应,导致实习效率不高、积极性不够、做事不主动;一部分学生认为先进的检测仪器能够完全取代手工方法包括人工显微镜检查[3],错误认为操作仪器才是实习的重点内容;一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成绩对以后毕业和就业没有什么影响,故不重视临床实习[4];一部分实习生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特别是考试前期,都在全力以赴准备考试,对临床实习有所放松,使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3 儿科特点方面

儿科医生面对的是一群特殊人群,儿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配合度不好,给诊治带来不少困难。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强烈,期望值过高,一旦治疗未达到预期,极易产生负面情绪[5],导致实习生在面对患儿进行操作时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在实习前很少接触患者特别是儿科患者,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

2 对策

2.1 加强入科宣教

实习学生到检验科报到的第一天,科室应进行入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介绍医院、科室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相关卫生行业法规及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三查七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入科培训还需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医德医风学习,使学生在实习开始就形成“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二是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掌握手卫生、职业暴露处理、消防安全演练、医疗废物分类等相关知识,让他们知晓如何处理在平时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三是信息管理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实验室LIS 系统培训,让学生具有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意识;最后,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检验科各专业组的分区和布局,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6]。

2.2 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

科室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纪律、安全方面的教育。严格实习管理,完善考勤制度,各专业组每月统一对实习学生排班,每天签到,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提出批评,无故缺席的学生严肃处理。学生请假按照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执行。平时实习过程中,按照ISO15189 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中的要素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7]。

定期召集所有实习学生进行座谈,收集实习学生提出较多的问题并总结分析,必要时向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增加实习学生的夜班费,加班后也给与一定的补助,提高其实习积极性。

2.3 合理制订带教计划及安排带教教师

科室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实习学生教学细则》,教师在带教时严格按照细则执行。每个专业组需详细制订教案,内容包括所在岗位的职责,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带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每个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临床意义,以及当结果有异常时,如何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在检验科,除了操作仪器,还有很多手工方法供学生学习,比如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的辨认仍不理想,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8],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检验侦察兵”的作用,带领学生意识到人工镜检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细胞形态学识别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随时向实习学生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分析前的标本采集和转运,分析中的标本处理和操作流程,分析后的标本保存和处理等[9]。

科室应加强对带教教师的培训。带教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带教教师应意识到带教工作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例如:实习学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末梢血采集时,有家长提出不愿让实习学生操作,带教教师要耐心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且沟通要耐心、态度要温和,如果家长同意让实习学生操作时,带教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监督,做到“放手不放眼”。这样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给予学生操作实践机会。科室应建立科学的出科考核制度[10],实习学生在各专业组实习完毕后,完成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考试,由本人在实习手册的鉴定表上填写自我小结,再交由各专业组组长客观、公正地做出实习评价。

2.4 定期安排小讲座,科研与临床结合

每月应至少安排2 次实习小讲座,形式多样,不限于以下内容:实验室检测技术最新进展、结合ISO15189 谈实验室的规范与管理、科研论文的写作、特殊病例的分享等[11]。在目前的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和带教教师的临床经验进行带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在常规带教中引入科研方面的内容,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兼备的全能型人才[12]。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中文论文。科室应为每位实习学生指定一位有科研基础的论文带教教师,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汇报等一对一地全程指导,完成毕业课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读研或者是工作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欢迎实习学生参加每月科室举办的科研交流会,进行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统计分析和综述写作等方面的学习。

2.5 联合多种教学模式,突出儿科特色教学

除了传统的教学法,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比如引入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以学生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们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主动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和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3]。还可以导入“问题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实习,激发学生的实习积极性[14]。利用网络,建立师生微信群,让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沟通,带教教师在微信群内发布一些公众号文章、疑难病例和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形态学涂片等,让学生们在实习之余也能继续学习,还可以一起讨论。我院是儿童专科医院,带教中要注意强调儿科的特点[15],比如观察到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儿童血常规各指标从新生儿到学龄期儿童的连续性变化特点;认识好发于儿童的鞘磷脂病骨髓中的尼曼-匹克细胞,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海蓝组织细胞等,结合患儿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家族史,综合认识疾病,激发学生们对儿科的兴趣。

3 小结

医学的快速发展也对临床实习带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带教教师、实习学生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带教质量。对于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及时总结,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提出改进措施,积极探索出适合当下实习学生的带教方法,培养更优秀的医学检验人才。

猜你喜欢

检验科儿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