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29黄湲邵勇吴远华张东兰曹丽平蔡静刘时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神经病导向教学法

黄湲 邵勇 吴远华 张东兰 曹丽平 蔡静 刘时喜

在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的今天,现代的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学生不应该像容器一样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因此,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一种被称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新概念应运而生。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内化、运用,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神经病学的教学困境、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探讨如何在我国神经内科教学中有效实践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推动神经内科教学工作的进步。

1 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下,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和考核等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培养其医学专业技能。在悠长的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当今互联网等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医学教育知识传授的主流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知识的传授,学生大多遵循着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的被动接受及消化。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欠缺互动及新意,被动聆听下学生很难全程集中精力,无法深入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身专业情况上吸收有效的信息及消化难点,使学生丧失主动思辨的的意识,训练自己的诊疗思维,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1]。

神经病学是入门相对较难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关教学内容多,要求学生在对人体系统病理生理学习的认知基础上,从结构、功能、疾病、人类行为等多个维度认识神经系统,涉及知识广泛,包括神经发育、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生理、精神病学等。而神经系统解剖结构部分知识相当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需解剖与病因病理学等知识的支撑,加之在神经病学学习阶段,基础课程早已完成,造成学生常常不能与前期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如继续进行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将很难有效调动学习氛围及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效率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改善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效率是目前神经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优势

行为导向教学法,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法,率先由德国职教专家在1980 年提出的,其主要思路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引领、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包括多种不同的教学法,根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头脑风暴法等[2]。

教师的角色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习的指导者,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主旨,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主体,引导其主动学习,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该教学方法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充分吸收、消化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应用于实践中,不但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正确临床思维的形成,因此被逐渐应用于我国的医学教育中来[3]。

3 行为导向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1870 年,创造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兰德尔(Christophet Columbue Langdell)教授,是在学习者掌握了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策划和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及研究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特定的事件现场,使学习者置身其中并进行独立思考、集体协作,在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高效的沟通技巧与协作能力的教学方式[4-6]。

教师必须根据授课内容对案例进行认真选择和准备,可分别开发脑血管疾病案例、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变性、癫痫等案例,向学生提供典型案例,要求学生以3~5 人成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进行临床信息归纳,寻找诊断依据,提供辅助检查及治疗思路,并针对相关学习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综合分析。当学生充分阐述各自诊疗观点后,教师应对各组表现进行点评及总结,针对各组的异同进行分析,指出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给予答疑,并细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从病例中的临床表现、重要体征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提出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3.2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根据相关教学专业的要求,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仿真模拟演练,使学生在不一样的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可更好的提高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1,7]。

模拟教学的运用具体到神经内科教学,可通过模拟典型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患者体征或者发病诱因,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疾病作出快速识别及合理的诊疗处理,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强化其专业素质。例如,课前告知学生有关癫痫病的病例,包括诱因、临床表现、既往史、入院后查体、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等病例资料,让学生根据病案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本、互联网等方式查阅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将整理后的材料进行汇总、PPT 制作,PPT 中需要重点记录学习难点和重点。正式上课后,老师对各组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如患者、医生、家属,扮演医师的同学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角色为患者的学生配合病史汇报及体查,家属辅助补充说明个人史、发病时情况等。各组不同成员可进行角色相互更换,以便从多角度熟悉癫痫病。角色扮演完成后,每组学生需轮流汇报学习内容,分享模拟过程中所提炼的知识点,并提出自己的初步诊疗方案或不解之处。老师在角色扮演及汇报过程中需进行记录,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剖析各组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答疑,并给予闪光点的肯定及总结不足。

3.3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冲击法、智力激励法,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激发群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同样适用于神经病学实习或见习阶段的教学[8-9]。

教师可于上课前一天通过学生负责人将讨论议题告知实习或见习学生。学生通过课本、文献查阅或相关互联网检索等途径为上课时的讨论进行理论准备。上课时,要求学生推荐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对讨论内容中涉及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提醒剩余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求根据其观察所得的病史采集及检查操作情况进行讨论,为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进行整合准备。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让学生讨论具体神经系统疾病如肢体不自主抖动者,其病史采集需包含哪些内容?需要注意哪些既往史?以及现场同学的病史采集有哪些疏漏?查体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鉴别的是哪些疾病?需要进行哪些辅查?让同学们提供可能的诊断及依据,拟定初步治疗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是学生对个人知识进行储备、学习思考、运用的过程。

4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神经病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4.1 提高学生参与度

因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课堂角色的转变可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度及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们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案例教学法中,由于预先将病案告知所有学生,所以在课前准备中可形成一定压力,不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督促同学回顾并有效整合前期所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学基础知识及神经解剖学知识,并通过翻阅教材及参考书籍、文献检索、相互讨论等多种途径进行课程预习,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10]。

4.2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建构、拓宽神经病学知识,训练、培养临床思维。如模拟教学法中,不管是病史询问、专科查体及课后总结均由学生亲自完成,学生不得不记忆其发病形式、起病情况、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并综合所观察到的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仅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效率,并为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潜能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11]。

5 行为导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1 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的教材适合传统的教学传授模式,主要以陈述形式对疾病进行介绍,是为教师的教授传导而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的,学生只能被动的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大大降低,因此很难保障较高的教学质量。

5.2 师生角色转换的不适应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基于教材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课件讲解,教师在角色和时间利用上是主导者,然而行为导向教学中主角是学生,教师负责知识点学习及时间安排的引导,所以对教师无论在专业知识的提炼及课堂节奏的掌控上有更高要求,教师对于这样的角色转换及课程要求不太适应。

而学生们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养成了“听课-理解-记忆-考试”的学习习惯,难免使他们形成了学习思维上的惰性,比较依赖教师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及难点的分析解释,所以在行为导向教学中,要求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主导对教材的消化吸收,他们会觉得无从下手、压力较大。

6 解决对策

6.1 普及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定期参加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培训,更新教学思维,并通过培训成果汇报、相应的教学演练等形式将新的理念在校内进行传播,解放、丰富教学思维模式,使师生在意识层面接受行为导向教学的实践。

6.2 提高教师素质

6.2.1 优化传授内容 做好教学课件的准备,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凝练知识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临床,并通过互联网、数据库所得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收集更为全面的信息,让课件更生动,学生更有兴趣去理解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多个方面、更深层次的掌握临床知识。

6.2.2 重视引导教育 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做好教学引导。根据学生专业情况、常见难点、教学进展等进行教学问题设置,并通过课堂效果的不同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向,设计适宜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方案,克服学生实践的紧张、畏惧情绪,激励学生进行尝试与探索,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注重考核评价

重视教学评价与经验练习评价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在以往的试卷考核体系下,需补充以下的教学评价方法[12]:

(1)自我评价。学生需针对自身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效率、成绩等进行回顾并自我评分,在发掘自身长处的的同时,审视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方法,不断改善学习效果。

(2)小组成员的评价。小组成员在协作过程中作为旁观者,可更直观的观察到组内及组间成员在思维及协作沟通方面的问题,通过组员对优点与不足的评价,促进学生临床学习实践的进步。

(3)教师的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行为导向教学过程中表现,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实践协作方面的缺陷,并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相应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确自身需要进步的方向。

7 结语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锻炼,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其临床思辨能力,可大大优化教学效果,将神经病学的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开辟了走向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神经病导向教学法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偏向”不是好导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越测越开心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