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体现浙派中医特色※

2019-01-29吴小明朱德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八味医家浙江

吴小明 郑 洪 朱德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对浙派中医的总结也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省内兄弟院校也有人做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探讨[1],但在我校尚缺乏在教学中的有组织研究与实践。在中医学类专业中融入地域中医流派内容,无疑可以彰显学校教学特色,并深化学生对中医三因制宜治则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中国医学史课程中率先开展“浙派中医特色”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以校本特色促进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1 浙派中医发展史实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东海之滨,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生物繁茂,人杰地灵。有史可稽,浙江地域春秋时吴越争霸,战国时属楚。考古发现,浙江有河姆渡、马家浜、良渚与跨湖桥等四大古文化遗址。在中医药领域,医家辈出,医史上的重要医家,浙江约占1/4[1]。上古时期有药学家桐君采药于桐庐城东桐君山,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录》。东汉时上虞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首记化学及制药。晋代葛洪炼丹于西湖旁葛岭、丽水括苍山。宋金元以来,医分门户,义乌朱丹溪创滋阴学派,伤寒有朱肱著《南阳活人书》、柯琴《伤寒来苏集》;温补有赵献可《医贯》,张景岳创“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王孟英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创“伏气温病”说。还有探究三因、易简务实的永嘉医派,聚众讲学于杭州侣山堂的钱塘医派,以绍兴人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针灸有滑寿的《十四经发挥》、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本草前有宁波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后有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妇科有南宋陈木扇、明嘉靖以来的宋氏以及萧山竹林寺三大世医。范永升主编的《浙江中医学术流派》,把浙派中医概括为 10大学派[2]3-9。

2 浙江地理和气候因素对浙江地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响

浙江,亦即古代瓯、越地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地处东经118°-128°,北纬27°31′-31°31′,北接上海、江苏,南邻福建,西连江西、安徽,东临东海,全省海岸线长1840 km,陆地面积10.18万km2[3]。境内山脉自西向东有天目山、仙霞岭和洞宫山3支,自然河流有苕溪、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7大自然水系,人工开凿有京杭运河(浙江段)和杭甬运河。浙江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杭嘉湖平原和温瑞平原等,盆地有金衢盆地等30余处,遍布全省各地。故浙江一地,降雨充沛,气温适中,生物繁茂,同时也是传染病易于流行的地区。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志》[4]记载,浙江传染病的流行,最早见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十四年(38)“会稽大疫,死者万数”。从东汉至清末,可查证的传染病大流行(大疫、疫疠)有57起之多。另据《富阳县卫生志》[5]记载:“晋太和元年(366)春,大疫。南宋淳熙八年(1181)四月,大疫。元元统二年(1334)二月,疾疫。明万历二十九年六月辛丑,寒气逼人,山中飞雪成堆。至七月天始热,八、九月仍热如故,人多裸浴,里无不病之家,家无不病之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六月大水,是年疫疠。清道光元年(1821),大疫。清道光十四年(1834),时疫流行,棺木为空。清同治二年(1863),大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秋大疫,死者甚众。清宣统三年(1911),夏阴雨,秋大疫。”

3 浙江医家诊疗特色和制方用药特点

针对浙江的地理、气候及由此引起的多发病常见病,浙江医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形成了相应的诊疗特色和制方用药特点。如针对传染病方面,有海宁陈司成的中国第一部梅病学专著《霉疮秘录》,针对温病和霍乱的,有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和《霍乱论》,治痧的有余姚胡云谷的《痧症度针》,都记述了防治传染病的经验。绍派伤寒医家,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下,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对象,创立了集伤寒、温病于一炉的辨证论治体系,扩大和充实了六经辨证的范畴,又吸收了卫气营血辨证的经验,地方色彩浓郁,同时还创立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众多新方,积累了许多新的用药经验,仅《通俗伤寒论》就载新方101,何秀山又附创一首,其中有些就是根据时病而研制的新方,如蒿芩清胆汤、羚角钩藤汤等,其制方、用药,都富有绍兴及浙江地域特色。俞根初说:“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挟湿”,何秀山在藿香正气散条下说:“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胡宝书也说:“南方无真伤寒,多系温病,而吾绍地处卑湿,纯粹之温热亦少见,多类湿邪为患。”故俞根初把握浙绍地区疾病多湿的特点,治疗四时外感之证,立法多芳香宣透,开达上焦;或以辛凉或微温之药微发其汗,通调水道;或淡渗利湿,运中渗下。《通俗伤寒论》所载102方,大多佐渗利之品,或芳香宣透之药饵,芳淡宣化者,通用蔻仁、藿香、佩兰、滑石、通草、猪苓、茯苓、茵陈、泽泻之类,重则五苓之品[2]239-360。

4 浙江地方中草药

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以“浙八味”最为有名。“浙八味”即白术、杭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早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可见“浙八味”早已驰名中外。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庆余堂等一些名老药店,都选购“浙八味”作配方用。除此之外,还有“杭十八”之说,即杭州市郊十八味著名药材,据民国十八年(1929) 《工商半月》第20期“笕药之调查”[6],“笕桥居杭城东北,距城约10里,……地宜种药最著名者凡十八种,乡老传言,仙人过笕其囊裂药坠而遗种,故其药特效,是言虽怪诞不经,然足以证其品之纯良,其毗连临平、乔司两镇亦产药材,而不及笕桥之丰,故成名笕药,十八名药中计植物药十四,动物药二,冬瓜(冬瓜皮、冬瓜子)、莱菔(萝卜子、地骷髅)各分为二,故号十八。今列诸于后:玄参、麦门冬、地黄、薄荷、草决明、千金子、白芷、白芥子、荆芥、牛蒡子、冬瓜皮、冬瓜子、萝卜子、地骷髅、黄麻子、泽兰、地鳖虫、僵蚕。笕桥的玫瑰花、浙贝母,品质殊佳,为笕桥药中后起之秀,但未列入十八名药之列。”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内外编》中都体现了对浙江民间验方用药的重视,其取材多随手可得,这与浙江民间走方医的流动性有关,流动性决定他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的药材,所以取药必须“山林僻邑仓卒即有”,如蔬菜类的蒜、葱、姜、萝卜、韭菜,果品类的桃、杏、梨、桑椹、大枣;肉类的猪、牛、羊、鸡、鸭、鱼等[7]。

5 教学效果

经过一轮在中国医学史教学内容中融入浙派中医的地域特色的尝试,学生兴趣浓厚,听课注意力更为集中。当讲到某一地医家或某地所产药物时,其中“某某同学就是某地的”,如果同学不了解当地医家或药物,布置让同学回家予以关注,作为作业;如果同学有了解,就让同学发言补充。学生充满自豪感,又有话说,课堂参与度增高,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八味医家浙江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柯子大 煮出人生“八味”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蒙药黄柏八味散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蒙药利尿八味散中白硇砂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浙江医改三部曲
比色法测定肉豆蔻八味胶囊中总黄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