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鹤镇社区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指导的疗效观察

2019-01-29王伟计雨燕卲尹云

智慧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知晓率肢体康复

王伟,计雨燕,卲尹云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709)

0 引言

脑卒中是因为急性脑循环障碍引发的全面性或者局限性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和脑功能缺损综合征[1],它是目前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每年有70%-80%的脑卒中患者发生残疾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该病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研究证实,脑卒中病人的后期康复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3-4]。为进一步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方法,本研究于 2017年3月到10月,随机抽取50名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了8个月的社区康复指导,产生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在白鹤镇的50名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经过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年龄小于85岁,发病后3个月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③意识清醒,能配合相关治疗。④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78分。

排除标准:①有偏瘫、截瘫、全瘫及失语等后遗症。②既往有痴呆、精神病史。③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不全、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障碍等疾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干预前后,由经过培训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有2名医生 8名护士组成)采用直接询问法对入选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一是《脑卒中康复期知识问卷》,主要涉及个人情况、饮食知识、疾病基本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康复知识。问卷二是《脑卒中患者对恢复状况的满意度测评表》,主要是个人情况、身体状况、满意度情况。回收后的问卷由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组长进行质控。

1.2.2 体格检查

干预前后,由经过培训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入选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该量表分值范围0-100分,评分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评分低代表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

1.2.3 干预内容

对50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8个月。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运用上门随访的方式进行干预,上门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电子和纸质宣传资料,让他们快速熟悉脑卒中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调整、安全防范和康复对策等,同时,通过实地操作的方式、让患者掌握必须的康复技能。随访频率为,前3个月每月开展2次上门康复指导,后5个月每月开展一次,共计11次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经核对一致性符合要求,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后,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1.4 质量控制

由白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组长负责对所有队员进行培训,调查之后抽取10%的患者进行再次入户调查。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组长对全过程进行总体质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干预前:50名脑卒中患者,男性24人,女性26人,年龄在60-85岁之间,平均年龄66.31±2.13岁,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29例,小学16例,初中5例。干预后,45名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0人,女性25人,年龄在60-85岁之间,平均年龄65.28±3.18岁,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26例,小学14例,初中5例。5例因死亡原因失访。干预前,对随机抽取的50名脑卒中患者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干预后调查:对45名脑卒中患者发放问卷45份,回收4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2.2 干预前后脑卒中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知识共涉及饮食知识、疾病基本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康复知识4大类10个题目,其中饮食知识2个、疾病基本知识2个、药物相关知识2个、康复知识4个,知晓率=答对数/回答数*100%,干预前脑卒中患者总体知识知晓率为30.00%,干预后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2,P<0.05)。其中增幅前三位的为肢体障碍者如何穿脱衣服从20.00%提升至93.6%,脑卒中肢体障碍者如何上下楼梯从16.00%提升至97.20%;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时,可以随意停药、增加、减少药量或换药从29.20%提升至93.00%。

2.3 干预前后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情况的满意度

干预前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情况的满意度为30.00%,经过8个月的干预后,满意度提升为66.67%,(χ2=21.32,P<0.05) 。

2.4 干预前后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情况

干预前50名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为45.50±2.47,经过8个月的干预后,45名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提升为61.31±3.68,(t2=8.02,P<0.05)。其中增幅前三位的为吃饭从28.89%提升至84.4%、穿衣从35.56%提升至86.67%、转移从40%提升至86.67%。

3 讨论

脑卒中对患者危害极高,致残率高,一旦患病,患者存活后仍有约86.5%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5]。患病后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是有效提升生存质量的保障,它不仅需要患者和家属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专业团队的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8个月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和对康复情况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提示我们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技能指导,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患者关于肢体障碍者如何穿脱衣服,如何上下楼梯;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时,可以随意停药、增加、减少药量或换药的知晓率得到明显提升,说明脑卒中患者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同时,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时,可以随意停药、增加、减少药量或换药的知晓率在干预前比较低,也说明在高血压人群中,对于规范服药的宣传不能停止,以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要加强规范服药的指导。

调查显示,经过干预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得到提升,他们的肢体功能恢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提升( P<0.05),其中吃饭、穿衣和转移提升最多。提示我们,经过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脑卒中患者不仅能提升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而且能促进他们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技能,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康复速度,最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知晓率肢体康复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