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分析

2019-01-29陈依依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茵陈光疗黄疸

陈依依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0 引言

新生儿黄疸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式较多,为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展开了相关研究表述,以下为具体内容。

1 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将出生未满28 天便出现黄疸病症的新生儿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发病于诞生后2至3 天,并在4 至6 天达到病症高峰,于7 至10 天后开始消退,医学上将其划分为生理黄疸。若婴儿诞生不足24 小时即出现黄疸,且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 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医学上将其划分为病理性黄疸。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汤剂

付芬芬学者[1]曾指出,采用退黄散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极为显著,将砂仁、茯苓、白术、太子参、栀子、郁金、大黄、茵陈等药物用水煎服,每天1 剂,每剂40mL,以多次少量的方式给予患儿治疗,连续治疗6 天,可实现病症的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超过95%。另取大枣3 枚、甘草2g、木香2g、大黄2g、栀子3g、龙胆草3g、川芎3g、丹参3g、虎杖3g、黄芩3g、茯苓6g、茵陈6g、板蓝根10g 制药也可实现新生热黄疸的治疗并且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极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2.2 中成药制剂

付妍,刘明等[2]学者曾将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增加退黄散颗粒口服并停止母乳喂养,对照组患儿仅停止母乳喂养,持续治疗3 天后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

2.3 中药浴

闫旭学者[3]选取60 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选取其中30 例患儿进行复方浓煎取汁服用,其配方为:板蓝根10g、炒白术6g、木通3g、泽泻6g、车前子20g、白花蛇舌草20g、大黄2g、栀子5g、茵陈10g;选取另外30 例患儿服用相同药物配方并进行中药浴治疗,药浴配方:枳壳、鸡内金、栀子、茵陈,每天泡浴20min 左右,每天1 次,连续泡浴6天。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中药浴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效果高达93.3%,仅2 例患儿未实现康复。

2.4 中医推拿

陈璇学者[4]曾选取80例患儿进行中医推拿治疗,选取腹部中脘、天枢,足部隐白、内庭,背部胆俞、胃俞、脾俞、肝俞,下肢阳陵泉、足三里,上肢内关、合谷等穴位,采用点按揉方式进行推拿按摩,频率为每分钟90 次左右,每个穴位按压20min 上下,连续推拿6 天。推拿结束后全部患儿均实现治疗。

2.5 中医针刺

朱艳华学者[5]采用毫针针刺方式为5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取患儿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建里、中脘、内关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不留针方式,每2 天针刺1 次,间隔时间为1 天,每针刺3 次为1疗程。经过治疗后50 例患儿均恢复健康。

3 西医治疗

3.1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我国多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新生儿一旦确诊后,变将其放置于光疗箱中,采用黑色眼罩将其双眼蒙住,同时将会阴以及肛门等部位用尿布包裹,避免光疗对新生儿此类柔弱部位造成伤害。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 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多数情况下治疗时间为2 天,至多不超过4 天,若时间过长则须立即中断,改用其他方式继续治疗。

3.2 换血疗法

换血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胆红素的治疗方式,如字面理解一般,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是换血条件较为苛刻,且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使用该治疗方式较少,多以其他治疗方式无效时才执行。

3.3 药物治疗

采用药物来控制胆红素的产生,提高胆红素的清除效率,以此实现疾病的治疗。目前较为常见的药物为茵栀黄颗粒或者茵栀黄口服液等。

3.4 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4.1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

曾有学者[6]采用茵陈茯苓汤(药方为:茵陈、茯苓、黄连、车前子、栀子、黄芩、甘草,用水煎服,每日服用2 次,每次30mL)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其研究显示,60 例患儿实施该治疗方式治疗后,共计58 例患者实现有效率治疗,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

4.2 中成药口服联合西医

将西医治疗联合黄疸茵陈口服液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极为显著,西医治疗方式极为多样,如光疗退黄、肝酶诱导剂、白蛋白促进胆红素代谢等。黄疸阴沉口服液服用剂量为每日10 至20mL。该治疗方式具有多样化特点,能应对各式病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且总体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7]。

4.3 中药外洗联合西医

李丽等学者[8]在《中药方洗浴对新生儿黄疸血清转铁蛋白与C 反应蛋白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退黄洗液(配方为麦芽、鸡内金、柴胡、枳壳、黄芩、大黄、栀子、茵陈)进行泡浴同时进行光疗,可有效的实现疾病的治愈,针对出生不足24 小时即出现黄疸病症患儿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可在72小时内完成疾病治疗,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4.4 中药直肠给药联合西医

李锦,张远军等学者[9]曾使用大黄、丹参、金银花、车前子、茵陈等药物进行煎制,待药液冷却至38 摄氏度后对患者实施灌肠治疗,同时联合口服鲁米那、维生素C 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参与此次研究的120 例患儿,共计114 例患儿实现疾病有效治疗,总占比高达95.0%,且治疗途中,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且配合度较高。

4.5 中医推拿联合西医

韩宇枫等学者[10]曾在使用光疗加推拿方式为1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采用此治疗方式的患儿能够实现预期治疗效果,总治疗有效率高达98.0%,且治疗效果显现快,绝大多数患儿均在实施治疗后2 至3 天实现康复。

5 结束语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病症之一,对患儿健康成长具有极大影响,为帮助患者实现治疗就需要对患者病症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应治疗[11-12]。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方式极多,根据大量学者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西医是目前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见效快、实施方法简单等特点,但是西医治疗效果较差,如光疗,时常出现治疗无效化情况,严重时便会耽误疾病治疗,引发较为严重后果。中医治疗属于较为少见治疗方式,虽然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是由于现代西医运用范围极广,现代化年轻人对中医兴趣不高,学习中医人数较少,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加上治疗方式较为麻烦,使得实施中医治疗人群不多。中医联合西医为其展开治疗效果最为良好,且治疗安全性极高,但是由患儿年龄段太低,配合度不足致使其治疗实施较为困难,且治疗费用较高[13-14]。总体来说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希望后续有更多医疗学者对此进行专研,研究出更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最实用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式,让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治疗效果、效率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茵陈光疗黄疸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不负春天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