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2019-01-29
临床上,冠心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造成的血管阻塞或者血管狭窄,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坏死而出现的心脏病[1]。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抗血栓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也有部分患者会采用冠脉介入术与抗血栓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治疗,均可能将上消化道出血风险间接性或者直接性提高,特别是原来本身就患有消化性溃疡或者胃炎的患者,具有更高上消化道出血恶性事件发生率[2]。如果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出血量较大,那么便会促使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加重,诱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具有较高病死率,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3]。为此,临床上要及时采取合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8.96±6.32)岁,共90例,男性58例,女性32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有40例、50例;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患者分别有52例、22例、16例。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本组8例出血量较大(1 000 mL左右)患者在胃镜下行止血操作,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凝血酶,局部注射高渗盐水,静脉给予患者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选择三腔管压迫方式进行止血;12例出血量较小(50~200 mL)患者直接采用药物止血方式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法莫替丁与甲氰咪呱,同时给予其去甲肾上腺素与凝血酶口服治疗;除此之外,所有患者还要采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补充血容量、纠正体内电解质、输血以及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每隔8 h对患者的胃液pH值进行一次测定,确保其大于5。
1.3 疗效评定标准
若患者便隐血或者胃液呈现为阳性,需要将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用量增加,停止采用抗凝抗栓药物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或者患者止血无效、出血不止,需要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血压以及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出现急剧恶化现象,则为无效;若治疗48~72 h之内停止出血,没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出现,胃液呈现为咖啡色或者血色,继续接受1周治疗后,大便出现转黄现象,血压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则为有效;若患者接受24 h治疗之内便成功止血,没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出现,同时黑便与呕血现象也停止,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血压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则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研究中纳入的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头晕、黑便、呕血以及腹痛;有12例患者出现呕血现象,16例患者出现黑便现象,25例患者出现呕血伴黑便现象,37例患者出现腹痛伴黑便现象;全部患者均在发病之前选择采用抗血栓药物进行治疗,发病之前采用非留体类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0例,在不同程度上伴随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胃溃疡的患者共有12例。
2.2 出血原因
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均接受了大便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行内镜检查,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其呕血、黑便、尿量、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对血尿素氮、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计数进行复查;在患者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对其行对症支持治疗,等到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再对其行胃镜检查,对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门静脉高压胃病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不明原因的出血患者分别有13例、31例、37例、9例,构成比分别为14.44%、34.44%、41.11%、10.0%。
2.3 治疗效果
对本研究中纳入的90例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有45例、28例、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11%。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冠心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该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有研究显示,采用抗血小板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将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5%。虽然这些抗血小板药物大部分属于肠溶制剂,但是用药过程中依旧可能促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4-5]。当消化道出血处于一定程度时,会有血容量不足现象出现,组织缺氧、缺血明显,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对缩血管活性物质进行大量释放,促使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出现心肌缺氧、缺血等情况,促使心肌梗塞或者心绞痛再次出现,患者具有较高病死率。所以临床上也有学者也将其称作为由冠心病引发的致死性消化道出血。所以临床不管是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还是采用介入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均会将冠心病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风险性明显提高,促使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6-7]。
临床上对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处理时,应首先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治措施,促使患者病死率降低。以患者出血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合理采用抗酸药物或者制酸药物来将胃液碱化,确保空腹胃pH高于6.0,促使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最大程度上降低[8]。所以临床上在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应合理安放胃管,对胃液进行定时抽吸,对胃液pH值进行测定,在有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情况下,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对症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最大程度上将胃酸分泌量减少[9-10]。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得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要及早将患者的颅内高压状态解除,采用脱水剂来将患者的颅内压降低[11-1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选取的90例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得知,出血原因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门静脉高压胃病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不明原因的出血患者分别有13例、31例、37例、9例,构成比分别为14.44%、34.44%、41.11%、10.0%;治疗结果显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有45例、28例、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11%。
综上所述,临床诊治冠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需先明确出血部位,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抢救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