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语境视域下的餐桌会话

2019-01-29殷召荣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餐桌跨文化食材

殷召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418)

餐桌,在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搭建人际沟通的平台。美食,承载着食物背后的文化与情感,表达着彼此的生活态度。餐桌会话作为亲朋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常见形式,折射着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者的生活视野与文化价值取向。简单的餐桌话语背后,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跨文化语境下的会话默契,不单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交际者的语用能力。

一、 语境、文化语境、文化行为

餐桌会话离不开特定语境。语境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即言语环境。和话语理解有关的环境因素通常都属于语境范畴。“语境(context)”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他首先提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情景语境”是话语产生当时及紧接在其后的各种实际事情,即语言发生的情景。继“情景语境”之后,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概念,是指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即说话者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语境被认为是交际双方互相明白的内容和各自了解的情况,对于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义有很大的作用(Leech,1983)。Brown和Yule(1983)将语境分为话语现场、上下文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王建平,1992)。餐桌会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受语境影响。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文化研究与语言的结合,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语言的结合(Sapir, 1921)。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他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汪曾祺,1994)。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1959)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一书中论述道:传播即是文化,文化即是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记录文化并反映文化。

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 。文化语境,是文化语用学的基础性概念。从宏观上说,文化语境就是言语交际(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话语解释)所依赖的文化环境,所以很多人称之为“文化背景”(何刚,2019)。话语反映文化,同时受文化语境的制约。文化语境是由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创造出的语言文化环境,是有言语交际相关的文化背景所营造。文化背景互知有助于更好地建构人际沟通。文化背景不同使会话产生不同理解甚至误解的案例比比皆是。

语境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言语行为,尤其与正确理解会话含义有着密切联系(冉永平,2006)。言语背后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是普遍存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不仅传递信息,同时还调节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何刚教授在2005年香港举行的“第二节中西哲学比较研讨会”宣读论文Construction of a Cultural Act(文化行为的建构) ,提出了文化行为(cultural acts)这一术语。何教授在同年7月第九届全国语用学会议上宣读论文 A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cts(文化行为的语用解释),进一步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文化行为。文化行为指的是具有高度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语境价值的行为。文化行为可以是言语的、非言语的、象征的、示意的、语用的行为(何刚,2007)。文化行为指的是言语行为在具体文化语境中的实现,文化行为的存在和实施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承载文化身份的交际主体(竹旭锋,2016)。本文讨论的文化行为是来自跨文化语境下餐桌会话中的言语文化行为。

二、餐桌会话中的文化互知与文化行为

美食是一个国家和地域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折射一个地域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的集合符号。餐桌会话是人际言语互动交际的常见形式。顺畅的会话由发话者和受话者相互协作完成。跨文化餐桌会话是在交际双方不同文化语境下构建的新情景语境下展开。美国进修期间,先后邀请过四位美国朋友品尝笔者擅长的中式香辣红烧凤爪(chicken feet),朋友们均为第一次品尝凤爪。

A(大一学生):Well...it's pretty to look at.(嗯……看上去不错。)

B(护士):Oh gosh...I don't know if I can eat that.I'm not quite that adventurous.(天哪……不知道我是否能吃下,我不确定能冒这个险。)

C(大学老师):Beautiful presentation.I am afraid so.( 看上去不错,我恐怕不行。)

D(大二学生):看上去吃的津津有味。聚餐后问起她的体验,D微信回复:I really liked the chicken foot.It was very spicy.It was odd because usually the food we eat here in America is not shaped like the actual animal, it's usually put into patties.(我真的很喜欢吃,比较辣,可是这菜比较奇怪,通常我们美国人不吃依然是动物原本形状的食物,会做成肉馅)。

美国朋友听说中国孩子很小能娴熟的边吃鱼边剔除鱼刺时,他们惊讶中国人的舌头如此神奇。美国朋友看到餐盘上的鱼眼睛,会有和鱼对视极为不舒服的感觉。正如美国朋友Lauren说到:I would not eat a whole fish and most of us here are simply unaccustomed to seeing a whole fish on a plate.In China, I cannot taste a fish soup which is served in a restaurant.Here we are just not used to fishes with heads and tails on them.(我不吃一整条鱼,我们很多人也不习惯看到餐盘上的一整条鱼,在中国我不能喝鱼汤,在美国我们不习惯吃带着头和尾的鱼。)

一整条红烧或者清蒸鱼是中国餐桌上的一道人气硬菜。美国人通常不吃带着鱼头,鱼眼和鱼尾的整条鱼,只吃处理好的鱼肉。中国鲜美的鱼头汤,有美国朋友Facebook发布:In China I saw fish heads in the soup and fins on the fish and just people eating the eyeballs of the fish—that was quite amazing.(在中国,我看到汤里有鱼头,鱼身上带着鱼鳍,有的中国人吃鱼的眼球,这真是太神奇了。)中国餐桌鱼头对着贵宾,体现着餐桌“礼数”。鱼的象征意义源自中文中“鱼”的发音,同“余”,寓意年年有余。美食背后是各自独特的文化习俗形成的不同文化语境。下面从餐桌会话交际主体的文化互知和文化行为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餐桌会话交际主体的文化互知

当会话交际主体来自不同文化语境时,因饮食传统,习惯与理念不同,餐桌会话会变得有趣,缺少会话默契,有时沟通中断。会话中人们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对方的话语。因文化语境差异,听话人理解的话语意义与发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有时产生语用失误。定居美国的好友和她八岁的混血儿子,去年暑假从美国来郑州探亲。去羊肉馆聚餐时,儿子看到餐馆门口挂着的宰杀好的无头羊体,非常好奇的研究了很久之后,母子会话如下:

S:Why don' t goats here have heads?(子:这里的羊为啥没有头?)

M:Heads can be sold separately.(母:羊头可以另卖。)

S:Are they edible? (子:羊头可以吃吗?)

M:Sure.Mum favors goat' s head meat while your auntie loves goat' s eyes.(母:当然了,妈妈很喜欢吃羊头肉,姨妈很喜欢吃羊的眼睛。)

儿子听后很惊讶。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儿子缺少中国羊肉馆的文化背景,对中国羊肉馆的文化语境缺乏认知,体会不到妈妈对中国羊肉的情感。中华美食文化语境下长大的妈妈尤其在离开中国定居美国多年后很想念中国的美味羊肉。会话交际主体(说者和听者)的文化互知是跨文化会话默契的基础,也是达成共识的重要基础;相反,缺乏文化互知或交际一方的情境性文化意识缺位,可能会导致理解偏差,文化冲突,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何刚,2019)。该餐桌会话中妈妈和儿子成长于不同的饮食文化语境。妈妈眼中的羊肉文化语境中包括:羊蝎子、羊肚、羊腰、羊头肉、剔骨肉、羊肠、羊肺等。烧制有炖、焖、烧、煨、炒等。美国肉牛业发达,牛肉作为美国第一肉品,价格相对便宜。羊肉食材相对较少,价格较贵,美国人羊肉相对吃的比牛肉少很多。中国以羊肉为主打的火锅是中国餐饮界的佼佼者。以“不蘸料、更有料”为特色的“快乐小羊”火锅正进军全球,成为代表中华火锅文化的新宠。中国厨艺的高明把羊肉本身的膻味处理的恰到好处,鲜美的羊肉汤营造出热气腾腾的中式饮食语境。

中国的热食习惯和美国的冷食习惯营造出截然不同的餐桌语境。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认为冷饮不利于热食物的消化。一位上海妈妈带着八个月宝宝去美国朋友家做客时,美国妈妈给中国宝宝喝冰水,中国妈妈很惊讶,美国妈妈缺少中国的育儿饮食文化语境。跨文化餐桌会话需要交际双方文化互知,同时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营造合而不同的新语境。五花肉(pork belly),作为中国肉品中的人气食材,生动地演绎着中国的热食习惯。只要食材处理和火候烧制都恰到好处,吃起来一定肥而不腻。比如东坡肉、粉蒸肉,扣肉,扎肉等代表性中式菜都是以五花肉为食材的美食演绎。陶罐烹饪是中餐独特的烧制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热食习惯,即便是大块梅干菜扣肉也是热腾腾的美味。加上中国餐桌上通常有热茶或热水,通常认为热茶有助于消化油腻的食物。体验中国食物的美妙离不开特定的饮食环境,把中国式大块肉放在美国的冷食环境下,就不合时宜,也不会美味可口。

(二)餐桌会话中交际主体的文化行为

餐桌,凝聚着家人亲朋的情感沟通交流。中国亲朋相聚餐桌实施诸多文化行为,比如为亲朋送行,接风和答谢等。在现代商业文明快节奏生活下的家宴招待是对朋友的高级礼遇文化行为。交际主体的文化行为体现在会话情景语境中,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下实现。跨文化餐桌会话是彼此不同文化行为的延展。美国人L来中国朋友S家里体验端午节,当L告知主人她吃饱了,会话如下:

L:I am stuffed.Thanks.(我饱了,谢谢。)

S:Please eat more.(再多吃点。)

L:No, thank you.I could not eat anymore.Everything was delicious.(不,谢谢,我不能再吃了,每样都很好吃。)

S:Please eat more.Help yourself to some zongzi.(再多吃点,随便吃点粽子。)

L:I would take a small amount.I save some room for icecream.(那我就尝一点,我留着肚子吃冰淇淋呢。)

S:I have prepared Ming Qian Green tea for you.(我给你准备了明前绿茶呢。)

会话中一再让客人“再多吃点”,展现了中国主人对客人的中国式餐桌关心。 “I save some room for icecream.”表达了美国人的冷食习惯和对冷饮甜品的热爱。主人已给客人准备了明前春茶展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文化行为。明前春茶,作为文化负载词,需要中国主人简要地给客人做一下清明节前的茶叶生长环境介绍。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细嫩珍贵,“明前茶,贵如金”是其写照。中国家庭聚餐中如有客人,给客人泡茶倒茶是基本的表达敬客的文化行为,双手端茶致敬客人。倒茶的顺序也彰显着尊老爱幼,女士优先,先人后己的文化行为。饮食礼仪是交际主体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餐桌礼仪承载着文化秩序。

西肯塔基大学进修初期,先后主动约导师两次去当地餐馆聚餐,主动买单。一次请导师来家里品茶,以茶敬师。主要想以中国文化的方式感谢导师的系列帮助。导师每次收到邀请都欣然接受。笔者主动邀请导师以及餐桌上致谢的话语背后是表达中国的尊师文化行为。当给导师解释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文化时,导师惊讶而又幽默地说道:那你进修之后离开美国,我还要继续对你负责吗?显然导师关注点是从她的工作责任出发,在美国文化语境下来理解的。理解“尊师文化”离不开中华文化语境。在美国重要的节日导师都是提前邀请笔者来家里参加家庭聚餐,也是彰显了美国人的友好热情的文化行为。因交际主体彼此的文化语境不同,听者对说者的话语理解偏差很大。

餐桌会话作为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重要的节日全家人相聚餐桌前共度佳节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行为。下面分别结合中国家庭的年夜饭和美国家庭的感恩节晚宴简单分析会话交际主体的文化行为。中国年夜饭,一桌丰盛美食背后,承载着亲情融融的家庭文化语境,营造了特殊的中华家庭仪式感,其文化行为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家庭价值观。年夜饭的餐桌会话以晚辈祝福长辈,长辈祈愿晚辈为主题,彰显中国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家庭文化行为。美国感恩节的晚餐中大家庭的团聚气氛类似中国年夜饭。美国家庭的感恩节聚餐,要为所有的祝福祈祷和感谢上帝。曾在肯塔基州被一美国朋友邀请到家里参加大家庭的感恩节晚宴,主人家三个儿子的小家庭分别来到父母家团聚,感恩。主客餐桌就坐后,主人友好的告知笔者“It is our custom to pray before dinner.We pray and then we eat.”(餐前祈祷是我们的习俗。我们祈祷后再享用美食。)然后主人告知“Let' s pray.(咱们祈祷。)”美国家庭也喜欢在感恩节看足球比赛。通常一整天都有NFL(全美足球联盟)的橄榄球比赛。感恩节的餐桌会话以祝福祈祷和感谢上帝为主题,彰显着美国基督教家庭的宗教文化行为。全家对客人的欢迎也是彰显美国友人的善良友好的文化行为。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行为。价值观又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等特征得以反映。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部分上反映了中美不同的价值取向。美国餐桌上主菜中各种食材互相不混搭,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也不混合,也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饮食方面的体现。西方的分餐制,自助餐也是餐桌文化的个人主义延深。中国的圆桌,美味佳肴共享,营造了一种团结热闹的中餐文化语境。中国隋唐时代才有分餐向合餐过渡,周代可看作分餐制正式开始,合餐制在清代成为主流饮食习惯。这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文化语境孕育滋养着不同的餐桌文化价值观,形成彼此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行为。

三、餐桌会话中的中国美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餐桌美食书写着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五彩缤纷的饮食文化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智慧的写照。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的配套活动的亚洲美食节中,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美食以及亚洲美食。中国美食文化如何“走出去”?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如何通过餐桌表达才能被西方社会认知?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下准确的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即语用学中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实质是语用能力体现为具体情景语境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何自然,1997)。下面从语用能力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一)对中国独特饮食文化的表达能力

中华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时下人们对食物的品质追求“原生态”。四季有别,应季应时是中国烹饪中食材选择的一大特色。不时不食,出自《论语·乡党第十》,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传统。就拿“中华节气菜”为例,已成为当下餐饮新贵。中华节气菜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规律,利用季节时令食材。“中华节气菜”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了中国人尊重生命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如何结合节气调节美食养生,中华节气菜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符号。对外传播中华节气菜离不开二十四节气的中国文化语境。《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以“节气”为主题,展现出节气影响下中国人形成的顺应自然的饮食之道和生活智慧。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就不是餐桌会话中三言两语能给国际朋友解释清楚的了,需要中方交际者的语言和文化功底。传播中国文化时,先清楚自身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1.“药食同源”的饮食理念

“药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理念。食物和药物同出一源,均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被医学家运用到食物中,认为食物同样也具有。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中国人擅于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西医中但凡药就不能是食品。有美国朋友很惊讶在中国药店能买到食材。一次约美国朋友Amy(已在上海语言培训机构工作半年。)来上海家里过中秋节,正巧她咳嗽厉害,笔者Linda亲自给她煮了冰糖梨水并告知能润喉止咳,会话如下:

L:Amy,here is home - made pear soup for you to cure cough .(艾米,给你煮了冰糖梨水,止咳的。)

A:Thanks.I have taken my American medicine.(谢谢,我已吃了我的美国药。)

L:Please taste it.Good for your throat.(尝一尝,对你嗓子好的。)

A:A bit sweet.(有点甜。)

L: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can moisten your lung, relieving cough.(根据中医,冰糖梨水能润肺止咳。)

A (puzzled):We are not in the habit of using food to treat ailments.(我们没有用食物治疗疾病的习惯。)(艾米一脸茫然。)

分享冰糖梨水是笔者对美国朋友表达中国式关心。美国朋友缺少中国“药食同源”的饮食文化语境,缺少对冰糖梨水的文化经历和情感因素,显然缺少和笔者的会话默契。Amy在连续喝了几天冰糖梨水后开心的发信息给笔者:Chinese pear soup is amazing.There is good evidence it works.I think it is a good thing.(中国冰糖梨水很神奇。很明显是见效的。是好东西。)很多西方朋友对中国“药食同源”的文化语境知之甚少。西方医学中但凡食物就不会谈疗效。在看似平常的家庭或者朋友相聚的餐桌旁,交际者如何言简意赅的表达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何在顺畅会话的同时,也传播中华文化,对交际者提出了语言和文化素养双重考验。

2.“滋补养生”的饮食习惯

“药食同源”的独特饮食理念下,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了滋补养生的饮食认知。有美国朋友说起和中国朋友聚餐时,听到最多的是中国朋友推荐某食物时说到:It is good for your health.(**有利于健康)。比如“伏羊节”作为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之一,伏天食用羊肉,典型的朴素养生理念,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美食节日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传承。“食补”是通过调整饮食种类和进食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的饮食方法。比如黑鱼汤(snakehead fish soup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口感细腻鲜美,兼有滋补的功效。尤其在女性产后以及手术后食用黑鱼汤,有补血、有利于愈合伤口等功效。一次和美国朋友H聊起中国的“食补”。会话如下:

L:If I invite you to taste snakehead fish soup,what would you think ? (如果我约你吃黑鱼汤,怎样?)

H:Oh...my....oh...no! I would kindly decline your offer.(哦,天哪,不,我不能接受。)

L:It is very nourishing.Women eat it after giving birth, and patients eat it after surgery.(黑鱼汤很滋补的。尤其女性产后, 病人手术后常吃的。)

H: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 one.What’s supposed to be healing about it?(我从没听说过,能治疗什么?)

L:It is good for wound healing.(对伤口愈合好。)

H:I would kindly decline your offer after I got over the shock of it.(等我震惊平息,缓过神来之后,我依然拒绝你的邀请。)

中医药典里面记载了黑鱼具有解毒去热等医疗功效。产后,手术后食用黑鱼汤利于伤口愈合。在美国,黑鱼不会是餐桌美食,更不会衍生出“食补”的功效。在美国文化语境下,美国朋友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拒绝邀请,拒吃黑鱼汤。 “以食疗病,以药入膳”是食物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演绎。通过食物对身体进行保养的“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滋补养生是中国人对食物的认知升化。养生,典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仅是西方朋友面临此类中国文化语境的缺失,中方交际者也要丰富梳理相关的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缺失是很多交际者英语表达力的绊脚石。

(二)对中国独特食材和美食的翻译表达力

如何使美食的英译即能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在译入语语境中有接受度和传播度?下面以黑木耳为例作简要分析。黑木耳在中国厨房是一种常见食材,在火锅中也是人气食材,曾在美国亚超(Asia supermarket)看到黑木耳包装袋上写着英文black fungus。Fungus一词常见于中国餐馆的英文版菜单上。根据《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的收录,“木耳”的英译名是wood ear。“木耳”也叫cloud ear或tree ear。就是中文“木耳”的直译。根据维基百科,“黑木耳”的英译名black fungus, black Chinese fungus (or mushroom),其中fungus(真菌)说明木耳是一种菌类。可是美国人看到fungus或听到fungus这个词,不会想到是一种蘑菇,美国文化语境下会想到 Toenail fungus(脚趾甲真菌感染),美国人还会联想到是a mold that grows on the house(长在房子上的霉菌)或者是 some kind of body fungus growth(某种身体真菌病)。考虑到译入语语境中的接受度,黑木耳最好翻译成black wood ear mushroom,避免使用fungus一词。

曾在上海“很久以前羊肉串(Long time ago)”餐馆读到英文菜单上把六花肉(比五花肉多一层肉皮)翻译成six-flower meat,美国朋友一脸的迷茫,询问食材:Pork belly, isn’t it ?菜单翻译一直是一个面临挑战的复杂工程。比如炸藕盒(fried lotus root sandwich),陕西肉夹馍(Shanxi hamburger),分别用三明治和汉堡西方熟悉的食物样式构建西方人熟悉的语境。有学者认为对于具有中国特色且被西方已经接受的传统食品,尤其是已被国外主要英文字典收录的,首选使用汉语拼音,比如饺子,粽子的英译名。

曾和几个中国朋友约美国朋友聚餐时,套餐中有上海本邦菜“草头圈子”,“圈子”就是猪大肠的代名词。美国朋友很迷茫的看着这道菜。一位朋友介绍这是stewed sausages ,这样翻译菜名虽然不会引起美国朋友的尴尬,可是体现不出具体食材。猪大肠在很多中国餐馆翻译为intestine,这样会使美国朋友显得很惊愕。餐桌,作为中华美食对外弘扬的平台,这类独特食材的菜名的英译名称,对翻译表达提出了严峻考验和职业要求。从翻译的角度,对于这类中国人习惯的独特食材应尽量回避使用相关食材的生物和医学名称。有翻译人士建议用chitterlings(作食用的大肠)作为“圈子”的英译。“作食用的大肠”一是包含中国厨师对特殊食材处理的巧妙,二是避免使美国朋友感到不适。再加上美国南方有Chitterlings这类食材,美国南方人也能在自己的语境中具体化该中国食材。翻译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人士是架桥工程师,需要其语言和语用能力双向技艺。

很多“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其背后的故事,用英文表达有一定难度,即便是交际者的语言准确,其在西方语境下的受众依然是个难题。跨文化传播者即是跨文化交际者,又是母语文化使者,要擅于文化观察(culture watch)。全球化文化语境下,各高等院校应该成为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肩负其培养学习者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重任,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

四、结语

餐桌会话是交际主体的文化互知互动的跨文化行为。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主体的饮食文化语境不同,对同一美食的认知情感不同。中华饮食之于国际友人,是浓缩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教科书。在当今跨文明对话的语境下,让中国文化不单是“走出去”,而是如何培养其国际受众群体,让西方社会看到中国文化的真正价值并乐于接受。美食是全世界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交际主体彼此的快乐与友好。对异国他乡美食的体验与欣赏,承载了彼此的文化交融。异质文化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中外各具特色的美食需要彼此相互欣赏,进而享受异国美食带来的异国风情。

习近平总书记(2019)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在当今跨文明对话语境下,如何用英语畅谈“药食同源”的独特中国饮食理念?在美食带着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如何通过对方的语境表达解释清楚中国文化特质?跨文化传播者注重提升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语用能力,成长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跨文明交流的使者”。展开跨文化语用策略等研究是跨文化语用学学科研究的时代重任,对学者提出新的时代思考。

猜你喜欢

餐桌跨文化食材
巧用食材铺“地锦”
色彩缤纷的腊月餐桌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来点“鲜”
有ID的放心食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