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化教学变革
2019-01-29张莹
张 莹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将人、事、物连接起来,通过比特流的传输实现事物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层层复杂的、无限延伸的和谐网络系统。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呈爆炸式增长,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数不尽的信息,特别是对出生于数字时代的数字土著们,相比较其他方式,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交流。与此同时,随着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多,学习自由度的增大,仅以学校教师面授为主的单一固化的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课堂必然要向能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具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生态化课堂转变。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如微课、电子白板、慕课、智慧教室等促使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一、生态化教学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工业文明达到顶峰,人们对于生态危机的不断深入认识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质疑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反思的过程中革新了人本主义的“以人为中心”思想,提出了“人与环境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生态主义新理念。生态主义在给整个社会带来强烈撞击的同时,也给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使得他们能够转换角度思考并解决实际教育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下,国外有关生态化学习的思想也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注意,他们不断提出了与之相关联的教学生态、学习生态、课堂生态等思想方法。在多种思想方法下,本文的聚焦点则是生态化教学。
学界对生态化教学有三种阐释:一是生态主义理论基础下的教学及理论;二是以生态主义理论为内容的教学,即学习相关生态主义的内容;三是为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起来的教学,主要指的是生态主义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所衍生出来各种具体的教学形态。从这三种理解上可以看出后两种理解是第一种理解的具体化、特殊化。其他学者提出生态化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还是一个健康的教学生态系统,具有系统性、和谐性和整体性等,充分凸显了生态智慧的教学理念。在这个信息、工具和资源空前繁荣的信息化时代,生态化教学更像是一个由师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活动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借助多种手段交互的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情感需求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可以看到该系统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师生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教学环境也影响着他们,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二、信息技术促进的生态化教学变革
通过文献整理分析,目前,互联网与教学发生的联系大多是外部联系,主要集中于环境、教学形式等层面,两者间的关系也表现为诸如“智慧教室”等教室环境的建设,“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慕课”等教学形式的盛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建设,“混合式教学”等范式的产生,“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加强等。因此,在基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化教学变革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变革
在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智慧学习环境中,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从原先的教学内容转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知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主要侧重于教材内容的整理以及适当的课外拓展。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设计教案时则将重点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育资源的利用上,与此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浏览与主题相关的专题网站、访问数字化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来获取更多满足他们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数字化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加重视内容的呈现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比如: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多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便于学习者能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加工。传统的主要以文本、图形单向固定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向以电子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便携的移动终端呈现。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媒介平台如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网络的互通互联也使学生直接向领域专家请教成为可能,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宽度。
(二)教学媒体的变革
教学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信息的传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也逐渐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媒体,其作用的体现使教学媒体不再仅作为是教学内容呈现以及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可以用来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以及管理教学等。除了服务教师外,现代教学媒体还可以是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形成概念图并根据自身理解相互交流等。除了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工具外,还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来进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目前,比较火热的便是智慧教室的构建,利用智慧教室内的装备以及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实现与学生的深度交互。生态化教学变革除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人员的相互影响下,也包含了人与教学环境的相互影响,要重视构建并维护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功能。
(三)教师教学的变革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已不单单是“单回路”教育的实施者,“双回路”式的探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也不能再坚持工具理性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应该更加注重人性,做知识的建构者,追求反思性实践,不为课程教学而教学。
1.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入,传统课堂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逐渐转化成“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从本质上也发生了变化。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教师扮演了教学内容重构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参与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以一个平等独立的身份为学生的每个选择提供有效的意见,借助教学平台,教师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学习风格、浏览记录等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节奏地引导学生学习。
2.教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时代也是“赋权学习时代”,学生被赋予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更优地教学成为许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因此,接踵而来的便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也发现,虽然利用在线学习视频能够作为一些传统面授教学的补充,但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人际交流的减弱、实践操作的生疏等。也就是说在线学习不是教学的唯一,在某些教学情境下,以集体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更加适合面授教学,而针对个别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则以在线教学的形式更为合适。基于此,本文将以北京某一中学采用的“双课堂”为例来说明。
“双课堂”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课堂,既包含了班级教室中开设的“现实课堂”,也包括了网络平台上开设的“虚拟课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设计的配合,突破了以往单一的面授式教学,利用网络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从原先的“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因而在“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双课堂”教学方式是互联网时代下做出教学变革的实际尝试之一,并非尽头,教师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来重新“激活”教学课堂,培养可以适应不断瞬息变化社会的新时代的学生。
(四)学生学习的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中,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筛选过后的学习资源,学生由原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的变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知识仅仅是课本上死板的知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教条知识,缺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缺少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在这个倡导“人与环境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习目标必定也要作出变化,一种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相联系的教学目标应运而生,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容量,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创新成为学习最根本的目的。
2.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以及认知的有机结合。随着“互联网+”时代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与自主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学习者正在逐渐处于一种全新的学习形态之中,开放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应有尽有的学习来源,便捷易用的手机终端让学生可以课下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
学习过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新的环境需要新的学习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了SOHO式学习方式。SOHO是Small office(and)Home office的缩写,字面意思就是小型办公、家里办公的意思,从工作性质来看是自由职业的另一种称呼。同样的,将其应用到教育中来,SOHO式学习也是一种自由、弹性的学习方式,它需要在互联网覆盖的条件下进行,SOHO学习方式下,学习过程中任何的学习因素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学习对象,是个人还是群体;自由地控制学习形式,是正式还是非正式;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环境,是虚拟学习还是现实学习。SOHO式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者中心化、学习空间自由化、学习活动自组织化是信息化时代学习的新趋势。信息社会中,个人知识网与组织局域网和社会互联网间相互影响、相互传输的动态变化是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
三、生态化教学变革的基本原则
教学有自己的原则和逻辑,教学变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化时代下,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处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无论是处于何种环境下的教学变革都离不开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重视传统,利用传统创新
任何变革都不是和过去的一切割裂,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变革尤其如此,故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应该主动借鉴一切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优秀的成果,同时也要遵循量力性、因材施教等教学的基本准则。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变革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考虑到了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间是相互作用反馈的,而非单向作用。虽然它有别于过去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教学方式,但生态化教学在具体教学中仍需要启发、交流、情感激励等。要活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的高度和谐,不要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二)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并肩齐发
生态化教学变革的实质是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都知道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教学变革也不例外。教学涉及教与学,在教的方面,涉及到的教学理论有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系统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等。技术的发展推动理论的产生或修正,在学的方面,目前在互联网比较盛行的时代,有学者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生态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生态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机制的研究不仅仅是分析和描述,更是要进一步探索它形成的过程,它认为学习是建立连接、分享贡献、互惠互利、分布认知以及共享协作的过程,它所提出的情境学习、社会建构、联通、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等对一味的“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对外部教师、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质疑,为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三)共同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充分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不过分夸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能要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是因为师生间信息的交换,当师生间不再仅是知识传授的关系,而是有了真诚的互动交流时,学生的学习就不仅仅局限于硬性知识的范畴,它会逐渐扩展到精神领域,比如情感人格等。这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身心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性不高,而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各种亲身经历的活动,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获得直接经验的积极性,这也是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生态化教学变革中,对学习的态度由原先“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最后达到“我能学”这样一种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虚拟化教学和面授教学相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学活动无法避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环境更加智能,教学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教学智能化不断加深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隐藏在“互联网+”背后的问题。过分强调数字化、虚拟化,只依靠虚拟而没有实体,互联网在人际交流中的先天弊病则会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学生享受用视觉去获取知识,就像看电视那样,入眼不入脑;其次是过度的虚拟化交流使学生在现实中的交流能力减弱。因此,我们需要将实体和虚拟结合,相互补充,因为若只有实体而没有虚拟,我们的教学方式无法变革,无法适应时代需求。我们知道信息时代需要有两种重要的能力,一是连接,它所指的意思为学习是连接特定节点的过程,建立并保持连接是学习得以持续发生的必需条件。二是分布式认知,即认知不仅限于个体内部还包含于各种交互之中。未来的学习必定离不开互联网,虚实结合的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在生态化教学变革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以教学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发展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